彭晓云
保山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云南保山 678000
结核分枝杆菌引起慢性传染病-肺结核,其中以菌阳性肺结核传染力较大,因此在病情的控制上应以控制菌阳性肺结核具有重要意义[1]。抗结核分枝杆菌的治疗药物-PZA,有效杀灭酸性环境下将其他抗结核药物无法杀死的处于半休眠期状态的结核分枝杆菌,疗效较高[2]。而PZA的大量使用,导致了耐药性呈增长趋势[3]。在临床研究中PZA耐药对肺结核近期疗效的影响分析,而PZA耐药的初治菌阳肺结核却鲜有报道,该研究主要针对于此对,将在该院感染科就诊近期(2015年2月—2017年2月时期)收治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91例,在2018年2月对91例患者进行随访,依据PZA耐药实验分为PZA耐药组33例与PZA敏感组58例。分析两组患者的随访疗效,旨在为临床此类患者做出研究贡献,现报道如下。
纳入标准[4]:初治菌阳性肺结核患者;采取PZA治疗;临床资料完整;对研究知情同意;可配合治疗及随访。排除标准[5]:该组研究药物过敏或已知耐药;精神异常;依从性较差者。将在该院感染科就诊近期收治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91例,在2018年2月对91例患者进行随访,依据PZA耐药实验分为PZA耐药组33例。PZA敏感组58例。PZA耐药组中包括男性17例,女性 16例,年龄 20~46岁之间,均值为(29.8±5.9)岁,病程 0.2~2 年,均值为(0.8±0.4)年;PZA 敏感组中包括男性28例、女性30例,年龄21~47岁之间,均值为(30.1±6.6)岁,病程 0.3~2.1 年,均值为(0.9±0.2)年。两组在平均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选取菌悬液(1.2 mg/mL)稀释至108 cfu/L,抽取0.6 mL,置入PZA药敏特用的MGIT培养管中。培养管包括含有PZA添加剂的中药物浓度为0.1 mg/mL,观察和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状况和药物敏感性。
经PZA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病灶吸收率和空洞缩小率。临床效果:痰菌检测结果呈阴性者为治愈[6]。患者完成疗程后痰菌检测结果呈阳性者为失败。病灶吸收率:病灶吸收与原病灶面积相比面积显著减小例数/总数×100.00%。空洞缩小率:与原空洞直径相比直径明显缩小例数/总数×100.00%。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对护理前、后测评,从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每个大领域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质量越好,患者如实作答专业培训护理人员进行评分。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采用百分比(%)表现,数据相比采取χ2校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ZA敏感组的治愈率、失败率和病灶吸收率、空洞所效率分别为96.55%、3.45%和94.83%、72.41%,显著优于PZA耐药组的72.73%、27.27%和72.73%、8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病灶吸收率和空洞缩小率比较[n(%)]
随访1年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其中PZA敏感组生理和心理评分分别为 (93.64±3.63)分、(92.64±7.78)分,明显优于 PZA 耐药组的(83.36±6.46)分和(80.46±6.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详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随访1年后WHOQOL-BREF调查评分[(±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随访1年后WHOQOL-BREF调查评分[(±s),分]
组别生理治疗前 随访1年后心理治疗前 随访1年P Z A敏感组(n=5 8)P Z A耐药组(n=3 3)t值7 3.6 4±6.7 5 7 3.5 6±6.7 6 0.3 5 8 6 9 3.6 4±3.6 3 8 3.3 6±6.4 6 5 4.3 4 5 2 7 2.0 6±6.6 4 7 2.9 4±6.6 3 0.7 5 2 4 9 2.6 4±7.7 8 0.4 6±6.8 5 9.8 5 7 4后社会治疗前 随访1年后环境治疗前 随访1年后P值0.3 0 1 2 0.0 0 0 0 0.1 8 2 4 8 6 0.0 0 0 0 7 4.3 4±6.2 6 7 4.4 1±6.3 1 0.3 6 3 4 0.1 4 5 2 9 2.2 6±4.9 4 8 2.3 6±3.3 6 5 6.3 7 5 6 0.0 0 0 0 7 3.6 5±5.5 6 7 3.5 9±5.6 1 0.5 6 4 6 0.1 6 8 4 9 2.5 9±4.7 3 8 1.6 8±5.4 7 5 3.3 7 2 5 0.0 0 0 0
慢性传染病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结核病,结核菌入侵人体肺脏器官也称为肺结核病。呈慢性发病过程,极少较为急促[7]。以咯血、乏力、咳嗽、低热等为主要表现,且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因此此类患者常获得较低的生活水平评分。该研究中,PZA敏感组的治愈率、失败率和病灶吸收率、空洞所效率分别为96.55%、3.45%和94.83%、72.41%,显著优于PZA耐药组的72.73%、27.27%和72.73%、8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检测PZA的耐药性,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治疗前两组WHOQOL-BREF调查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其中PZA敏感组生理和心理评分分别为(93.64±3.63)分、(92.64±7.78)分,明显优于 PZA 耐药组的(83.36±6.46)分和(80.46±6.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过系统治疗PZA敏感患者获得了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直接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研究认为,应加强患者对肺结核的认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与服药依从性,提高自我机体抵抗能力,才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饶运帷等[8]的研究结果显示,PZA敏感组的治愈率、失败率和病灶吸收率分别为97%、3%和95.87%,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在随访1年后发现PZA耐药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心理和生理分别为(93.65±6.62)分和(93.64±3.33)分,与该文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对于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PZA对耐药患者直接影响着临床疗效,降低病灶吸收几率,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应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注意耐药情况,及时发现是否耐药改变临床治疗方案,以改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