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集体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

2018-12-04 06:08彭志萍周淼葭
当代县域经济 2018年12期
关键词:枯井集体经济贫困村

本刊记者 彭志萍 周淼葭 文 /图

在城镇化的大背景下,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载体,推动传统农业规模化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共识。而如何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则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四川省大英县围绕做强村集体经济这一目标,从投入、产业、服务等关键环节发力,探索建立“产联式合作社”,很好地解决了资金投入、土地耕种、产品销售、风险防控等问题,从而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农村集体经济脱虚转实、由弱变强,推动全县脱贫攻坚向高质量阶段迈进。 2018年,大英全县45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达到4.5万余元,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峦苍柏村的村级劳务公司

从大英县城向东行驶20多分钟便到达了金元镇峦苍柏村。峦苍柏村是大英县面积最小的村,也是最偏远的村。全村仅有2.5平方公里,正如它的名字——满山苍柏,山地与沟壑成了峦苍柏村地势最大的特点。此前,这里既无交通优势,也无资源优势,是典型的贫困村。

记者在峦苍柏村看到,一栋栋新楼整齐地排列在一起,水泥路贯穿其中,昔日的贫困面貌已不复存在。当天,村里广场上,30多张圆桌依次摆开,村民们团团围坐,吃着糕点糖果,观看着台上的节目表演,其乐融融。

原来,这一天是重阳佳节。金元镇峦苍柏村农民夜校集结了全村在家群众、帮扶部门、社会热心企业及个人等400余人,开展了以“我们的节日”为主线、“脱贫路上感恩有你”为主题的九九重阳感恩活动。

这天,村支书陈俊彬忙前忙后,他说,为拓宽集体经济增收路径,峦苍柏村率先在贫困村中试点组建村级劳务公司,主要承接本村及邻村政府投资的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劳务项目,并免费对村里的富余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

“一天至少有100元收入,比在外面打工好,工钱也不会被拖欠。”陈俊彬说,“劳务公司建立了详细的农民工人事档案,一有就业信息便快速传到农民工手中,达成就业意向后由公司帮助农民工与用工单位签订协议。”农民工人事档案不仅让村民实现了集体就业,还掌握了谋生技巧,走出了农村。

2017年,峦苍柏村签订劳务合同3个,承接了4个项目,带动20余名贫困人口人均增收4000元左右,成功退出贫困村,“劳务公司的收入将作为村里以后的发展资金,用作村里的建设。”

除了成立村级劳务公司,村里还把村民的撂荒地开垦出来,种了200亩脆红李,今年就收获了一批。陈俊彬告诉记者,经过市场考察,脆红李销路很好。挂果后每株收入约有200元,按照一亩地收入12000元计算,200亩地收入可以达到200多万元,业主、村集体、农户将按照1:1:8的比例进行分配,这也将成为村民未来增收的支柱性产业。

金元镇峦苍柏村的坝坝宴

产联合作下的龙虾养殖基地

金元镇峦苍柏村一景

枯井村的“一社一品”产业经

在峦苍柏村吃过丰盛的坝坝宴之后,记者一行驱车来到回马镇枯井村。枯井村是典型的丘区旱片死角村,靠天吃饭,农业生产面临诸多困难,在过去属于四川省级贫困村。2017年底,枯井村实现了“村摘帽、户脱贫”的目标。

在枯井村的高山坡之上,养殖着肉牛和乌骨鸡,掩映在茂密的雷竹林中。竹林旁养牛,竹林下喂鸡,山坡下稻田里还喂养着小龙虾。

2017年,四川品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品均来到枯井村,采用“公司+农户+村集体”的方式,带动村里发展起了乌骨鸡和小龙虾养殖。枯井村村支书徐永说,仅2017年,村里的乌骨鸡就卖了9万元,稻田养虾从最开始的50亩,扩大到了现在的200亩,涉及贫困户56户。

2018年1月,养了大半年的肉牛正式出栏,除了买牛肉的帮扶单位,许多村民也赶来看热闹。“这是集体养的牛,这一卖,咱村的集体收入又增加了几万元。”徐永告诉记者,别看现在的养牛基地规模这么大,在2017年联村党支部成立前,这里只是一个废弃的圈舍。

肉牛养殖基地旁,100余亩雷竹正在茁壮生长。竹林下,8个鸡舍1000余只跑山鸡布满山坡,黑色的羽毛光亮顺滑。鸡舍前散落着金黄的玉米粒,这就是跑山鸡的主要食物。

枯井村是大英县率先开展产联式合作社的试点示范村。徐永说,枯井村按照“适度规模、一社一品”的发展思路,以建设种养殖“产联式”合作社为抓手,加快发展稻田养虾、雷竹种植、肉牛、乌骨鸡养殖等农业产业项目,为实现群众增收致富、壮大集体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最初到如今,稻田养虾扩大到了现在的200亩,按村“集体+企业+农户”2:4:4比例,预计今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6万元以上。再来,通过村集体投资管理,肉牛、乌骨鸡养殖、雷竹种植基地,预计今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4万元。

据记者了解,枯井村共有176户、603人参与到集体经济发展中,其中贫困户有89户、182人。引进产业,夯实发展基础,也让许多年轻人回到了枯井村,成为村干部的后备力量。记者离开枯井村时,80多岁的村民陈贵芳感慨,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枯井村,不“枯”的枯井村真的太好了。

回马镇枯井村的跑山鸡养殖基地

回马镇枯井村的肉牛产业

“产联式合作社”的秘密

如何将单打独斗的散户种植升级为联合的“利益共同体”?“产联式合作社”是有益的尝试。赖安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大英县把在贫困村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发展“产联式合作社”,构建贫困村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产业扶贫,创新机制脱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总抓手。

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工商企业、农户、村集体等各个主体的优势,推进“村村进产业园,户户入合作社”,实现农副产品由个体经销向统购统销转变。

在创新资本投入渠道上,引导农户以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参与产业发展。发挥了政府、工商企业、村集体和农户作用,共建运行规范、相辅相成的农业生产组织体系,提高农业标准化管理水平。

在结合投入比例上,科学建立利益分配制度。多措并举防范风险,确保了产联式合作社的生机和活力。再通过创建示范场社、建立发展基地、建设产业园区,努力转变贫困村农民观念,实现“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带动农民解决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不敢调、不愿调和怎么调”的问题,形成脱贫致富长效机制。

大英县发改局局长王海波说:“产联式合作社的基本特征,集中表现为‘一个模式、五联机制’。”“一个模式”就是通过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产业扶持政策、统筹调配涉农资源、实施农业风险预警、推进落实相关政策,把政府、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工商资本、国有农业发展公司等农业发展主体联合起来,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形成联结紧密、分工明确、运转有序的多元共同体,这就是“多元一体”的产联式合作社模式。

趟出农业农村发展新路

大英县在脱贫攻坚中,探索建立“党组织+政府+工商企业+村集体+贫困户(农户)”等多方主体联动的产联式合作社,围绕资本联投、生产联营、经营联动、风险联控、效益联赢激活多种生产要素,走出了一条集体增收、群众致富、企业赢利的脱贫新路子,为打赢脱贫攻坚硬仗,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谷贱伤农”“菜贱伤农”,这是分散农户面临的普遍难题。如何让好产品卖上好价钱,产联式合作社的“五联”机制很好地整合了生产要素、激活了生产力。

创新资本联投模式,着力解决工商资本下乡难的问题。农户以土地和劳力参与,村集体和国有农业开发公司以产业发展基金投入,工商资本投入资金和技术,政府注入政策性资金,多方参与,形成合力。这一点着力解决资金谁来投的问题。

创新生产联营模式,着力解决生产组织体系散的问题。通过村集体组织发动、农户定责生产、企业指导的方式,实现组织一体化、管理精细化、生产标准化。这一点着力解决土地谁来种的问题。

创新经营联动模式,着力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发挥企业市场优势、村集体管理优势、农户劳动力优势以及政府资源整合优势,建立“政府围绕增收转、企业围绕市场转、农民围绕生产转”的市场化经营体系。这一点着力解决产品谁来卖的问题。

创新效益联赢模式,着力解决收益分配问题。政府投入不分利,最大限度保障收益最大化。再通过精深加工、品牌创建提升附加值,农民增收渠道由窄拓宽,村集体经济收入由虚向实,企业盈利由薄变厚。这一点着力解决利益怎么分问题。在大英县各个产联式合作社,都建立了相应的利益分配制度,让各方发展主体,利益均沾,共享发展成果。

创新风险联控模式,着力解决收益保障问题。建立以最低保障为支撑的农民收入兜底机制、以企业和农民为主的收益分配机制,将各方权益牢牢捆在一起,实现利益共沾、风险共担。这一点着力解决风险如何控制的问题。

猜你喜欢
枯井集体经济贫困村
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和粮食安全保障法列入2022年立法计划
贫困村变身“客栈村”——勐腊县勐伴镇河边村的脱贫印记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伊川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探索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脱贫攻坚拉响新警报
救井
枯井变陷阱 为何没人管
走出枯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