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磊
摘要:黄粱美梦是一个尽人皆知的成语典故,也是戏曲作家钟爱的一个经典故事,平调和落子作为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剧种,结合魔术和现代舞美的元素打造出了一部大型魔幻舞台剧,本文以“荒唐”为切入点,对此剧进行一次赏析。
关键词:《黄粱梦》;魔幻;平调和落子;荒唐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成语典故中,“黄粱美梦”可以说尽人皆知,而且几乎人人都能说出蕴含其中的一些道理。而在同样浩如烟海的中国戏曲中,平调剧和落子剧作为两个地方剧种,又显得没那么突出。可是这个成语和这两个剧种都诞生在同一个城市——邯郸。于是乎一场奇妙的化学反应便开始了,这就是邯郸以平调落子为核心打造的一部大型魔幻舞台剧《黄粱梦》。
所谓大型,自然指的是规模大、投入大,邀请了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艺术家边发吉担纲总导演,集中了国内及河北省内外优秀的主创人员,历时两年,耗资2000余万打造而成。对于地方剧种来说,这个规模、这个投入堪称是一部戏曲舞台的“大片”。而魔幻的含义并不仅限于其中有鬼神报应、因果循环的神魔元素,还有就是其中使用了大量的魔术的手法,结合声光电的效果,呈现出一种神奇的效果。其实无论是“大型”还是“魔幻”,都只是后人给这个故事的呈现增加了一些新的方式,而对这个故事的本身而言,“梦”才是最核心的。既然是梦,在逻辑上自然不是严谨的,甚至是天马行空、无边无尽,用一个简单的词概括,那就是“荒唐”。
一、故事荒唐
古往今来,对于黄粱美梦的改编不在少数,唐代有《南柯记》,宋代有《南柯太守》,元朝有马致远作的《邯郸道省悟黄粱梦》,明朝有汤显祖改编的《邯郸记》,清代蒲松龄也作了《续黄粱》。可是不管故事怎么改编,中心的意思都是一个一心求功名的考生在经历一番跌宕起伏的梦境后大彻大悟,这其中蕴含了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又有佛家万物皆空的境界。仿佛我们面对起伏不定的社会特别是看似凶险的官场似乎躲避才是唯一的出路,否则只能同流合污最后只能死无葬身之地。其实不只是黄粱美梦改编的故事如此,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展现的也是一种历经繁华与磨难之后的顿悟,在这点上贾宝玉和卢生有很相似的地方,我想曹雪芹一定是深受黄粱美梦的影响,所以才写下了“满纸荒唐言”的自我评价。
在这部剧中,我看到了不一样的结局,卢生经历一番起伏的梦境后同样大彻大悟,可是他并没有选择随吕洞宾修道,也没有与剧中的店婆合伙经营客栈,而是定下决心继续踏上科考的路程,誓言要做个好官。这种改编自然是突破了以往的路数,确实令人耳目一新。正所谓“学成文武艺,贷与帝王家”,中国人尤其是古代书生有几个能真正放弃对功名的追求,偶尔写两句闲散诗或者编几个神仙剧,不过是历经客场心灰意冷后的无奈,更多的是像范进那样学到老考到老的执着。因此,本剧的结局是对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古代社会的一种相对正确的解读。当下社会与古代相比,国人骨子里那种喜功名的观念依旧很强,只是实现功名的手段更加多元化了,看看当下火爆的公务员考试就可以了解一二。所以说,改编以后,结局更加合理,但是洋溢其中的对功名的热烈追求依旧是荒唐的。
二、人物荒唐
在以往的作品中,故事中最主要的兩个人物是卢生和吕洞宾,在这部剧中加入了店婆、公主和判官三个主要角色,虽然也有很大的戏份,但是终究只是故事发展的辅助性人物,尤其是店婆,只不过是个串场人物而已,本剧的绝对主角依旧是卢生。在本剧中,卢生时而是个踌躇满志的青年书生,他大踏步地走过邯郸古道,为的是功成名就;时而又是一个胆小无能之辈,率领二十万大军去捉两个毛贼却还是战战兢兢;时而还是一个心狠手辣之徒,谋害忠良,残酷镇压政治对手毫不手软;时而又大彻大悟,一心又想做个好官。这些跌宕起伏的设计,足显得这个人物有多么荒唐。卢生的表现前后不同甚至充满矛盾,这还是因为他做了一场梦,在梦境以外是个热心功名的书生,在梦境之中则是个任人摆布的棋子,而操纵卢生的梦中人生的就是吕洞宾。可以说,吕洞宾是卢生的人生导师,他施展幻术是为了让卢生放弃本来的儒家专业而改学道家专业,而最后卢生又偏偏在最后没能让吕洞宾如愿。吕洞宾没能达成目的,他的行为同样荒唐。
三、表现荒唐
这部剧耗资巨大,在剧本编写、动作编排和唱腔设计上的确花费了不少心思,确实也收到一定的效果。然而,本剧过于花哨的创新恰恰稀释了观众对于戏曲本身的追求。剧本编写中加入了卢生梦中遇见四大美人的场景,虽然新奇,但是对剧情的发展来说显得有些拖沓,即便是保留这一桥段,也需要做必要的删减。动作编排也融入了很多魔术的元素,同样新奇,可是有些地方并不是为了推动剧情而做的,有很强的炫技成分。而在唱腔设计中,平调落子作为地方戏虽然不是远近闻名,但观众也知道这毕竟不是流行歌曲,即便是加入了西方乐器伴奏,其曲调也应该是传统的戏曲曲调,而现在已经变成了融入了地方戏曲调的音乐剧,这明显偏离了戏曲艺术的本质。因此,在剧本、动作和唱腔上,此剧确实也有些荒唐。
参考文献:
[1]张庚,郭汉成.中国戏曲通史[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
[2]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