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翠萍
摘要:中国是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国度,中国古代文学更是成果斐然、群星璀璨,现代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本文将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在当代的价值的意义出发,从中国古代文学影响国家价值观形成、现代人交友选择、当代道德观的发展三个方面阐述中国古代文学在当代的价值。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价值分析;实际作用
中国古代文学中包含着忠、义、仁、孝等道德精神,这些精神是我国古代文学传递的主要精神,且这些精神的积极内容正深刻影响着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在西方文化试图渗透我国人民社会生活的当下,应当充分挖掘我国古代文学在当代的价值,使人民充分感受到古代文学的魅力并自觉继承中国古代优秀文化。
一、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当代价值的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中包含着许多对现代社会生活有证明影响的内容,如果能够发挥这些内容的积极作用,使之为我国构建更加强大的精神支柱服务,我国构建文化强国的进程便会加快,人民的精神凝聚力会更强。此外,当前西方文化正日益渗透我国网络、现实生活等领域,许多人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出现了否定我国传统文化、盲目崇尚西方文化的行为,这对我国优秀文学的传承和发扬是一种巨大的威胁,究其根本是由于这些人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我国古代文学在当代的现实价值,而是将古代文学当成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认为中国古代文学无法服务于现实生活。因此我们必须通过挖掘古代文学的当代价值,使更多人认识到我国古代文学的积极作用,并将中国古代文学体现的价值观与现实生活创新性结合,使之发挥现实作用,为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提供更多支持。
二、中国古代文学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一)影响国家价值观的形成
我国的国家价值观体现在中国对外关系与人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我国在对外关系上一直贯彻“和平发展”的理念,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种崇尚和平的精神在我国古代文学中早有体现。如唐代王昌龄的《出塞》一诗中,诗人借用明月表达了战士长期出征无法回家,对家人浓厚的相思之情,这实际上是暗示了战争的残酷。战争使得许多战士不得不在沙场上奋战,远赴战场的战士没有亲人的陪伴,加上可怕的战争阴影的环绕显得格外孤独无助,作者通过对人物境遇与心理的描写表达出了对和平的向往之情;再如元代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一诗中,作者用秦汉宫阙的变化突出了战争对人民正常生活的影响,警示后人战争是残酷的、可怕的,从而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如今我国外交部在面对大国的挑衅时总是第一时间采取警告的形式而非战争的形式回应他国挑衅,在国际经济往来中也尽量避免损害他国利益,这实际上体现了我国为争取世界和平所做的努力。
除了崇尚和平的观念,我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充分体现了古代文学对当代国家价值观形成的影响。我国古代社会的最高目标是建成大同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诚信、友善”等内容充分体现了当今人民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二)影响现代人的交友选择
现代人选择朋友的标准也深受我国古代文学价值观的影响。如在《朋友赋》中和振洋用“朋者,共同也;友者;近密也”定义了朋友的概念,并在该赋中充分阐述了好的朋友应当相互理解、道义相助而不应当口蜜腹剑、献媚逢迎的道理,这一价值观在现代人的交友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凸显。在小学思想道德课上,教师也必定会教育学生要乐交诤友,不交损友;在成年人的价值观中,一个能够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朋友便是最宝贵的人际资源,也是人生不可多得的财富。该赋还充分引用诸多名人交友的典故说明交友与双方的地位无关,而与双方的道德品质有关,无论师生、同门都可成为朋友,这实际上体现了“平等交友”的理念,现代人交友也更注重朋友的道德品质而不是出身,素质教育的理念甚至鼓励教师与学生成为朋友、家长与孩子成为朋友,这都是现代交友理念在古代交友理念基础上的新发展,是对古代文学中暗含的交友观的改进和延伸。
中国古代许多古诗也歌颂了美好的友谊,如《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用桃花潭水的深度来衡量作者的友人对自己深厚的情谊,作者认为桃花潭水如此之深也不及友人对自己的情谊,这充分体现了古人对真挚友谊的赞扬之情。即使在当代,这种真挚、深厚的友谊也是令人羡慕的,古人歌颂友谊的诗句给当代人交友提供了借鉴,也使当代人对更纯洁的友谊更加向往,这体现了古代文学对当代人交友观念的根本性影响。
(三)影响当代道德观的发展
中华民族自古被誉为“礼仪之邦”,这并不是空穴来风,这一美誉与我国古人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有着密切关系。
中国上千年的文学传承使得中国人深谙修身养性之道,许多经典的道德著作在经历风雨后被传承了下来,这些道德著作中暗藏着中华道德教育的智慧源泉,且这些古人的智慧对当代道德观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孟子》认为人即使拥有巨大的财富也不能变得淫贱、挥霍无度,即使十分贫困窘迫也不能改变自己的志向,即使有权有势也不能做理亏的事,这一道理在当代也十分适用。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商人的逐利性被充分激发出来,部分商人因此改变了自己经商的初衷,为了追逐利益做出危害社会的事,甚至不惜以他人的生命为代价,为自己谋求利益最大化。社会大众在评价这些人的过程中渗透着对古人价值观的认同,这也充分体现了古代文学在当代社会的实际意义。
《史记》中的许多内容对当代中国人的道德观念也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且在当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史记》所表现的道德观的重要价值正逐渐被人认可。《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的理想是“究天之际”,这强调的是自然与社会的关系,通过阅读《史记》不难得知,司马迁所认为的“天”指的是自然界的规律,如四季更替、日月盈亏等,“人”指的则是世间的人情冷暖。司马迁在《史记》中用大量篇幅描写“人”本身,而非某个人的事迹,如在《伯夷列传》中,司马迁并没有在文中用大量篇幅描述伯夷所做之事与儒家的道德观念是如何符合,而是重点阐述伯夷品行高洁、才华横溢也未能得到社会充分重视这一事实,这实际上渗透着司马迁“人本”的思想。司马迁在讨论自然时探讨了自然之势如何变化,以及人與自然的关系,并提出人应当“应物变化”的观点,这与当代的人文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妙。当代人文主义也强调关注“人”本身而非其它事物,即使在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人们也越来越频繁地用人文主义道德观去衡量人类所做之事的对错,这实际上也体现了古代文学对现代人道德观的深刻印象。
三、结语
总之,我国古代文学所体现的价值观既有可借鉴的内容也有不符合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内容,当代人应当批判性地继承古代文学,仔细辨析古代文学中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内容,并结合当代社会的发展状况对其做创新性的改造,使古代文学能够在当代社会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为促进我国社会进步服务。
参考文献:
[1]史丰.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价值与意义——评《中国古代文学与教育之间的关系研究》[J].高教探索,2017 (10):131-132.
[2]翟杨莉.内在体系、贯穿性范畴与言说方式——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价值体系管窥[J].文学与文化,2018 (01):90-96.
[3]殷锐,朱祖君,王文仙.试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价值[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 (08):88.
[4]宁稼雨.论中国古代文艺评论价值体系之研究价值[J].江淮论坛,2018 (02):155-159.
[5]汪树东.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自然精神取向[D].武汉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