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傅静静
随着幼儿教育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教师成为教育科研的主力军,对幼儿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基于幼儿、发现幼儿、理解幼儿是教师教学研究的前提保障。只有对幼儿有更充分的观察、认知,熟悉幼儿的一举一动,才能更好地引发教师的思考,树立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并不断以优质的教育作用于幼儿。笔者选取了具有典型问题的观察记录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观察时间:2017年11月10日
今天早上,大宝和二宝来得较早,他们一开始并没有玩“建筑工人”,而是在“娃娃家”玩了一会儿,等到他们组的另一个女孩子到了以后,他们相约去了建筑区。他们选择大砖块积木先进行垒高,这个创意倒是非常棒的,他们合作得也相当愉快。整个搭建过程安静无声,但是配合默契,你放一块,我再放一块,看到垒高成功了,三个孩子一起拍手庆祝胜利,穿黑色衣服的女孩姜楠还露出了快乐的笑容。
然后,姜楠用一块积木平放在地上,当做这座高楼的门,这时我引导道:“能让这扇门立起来吗?”于是她选了一块木条竖着放,但只要她动作稍微大一点,木块就会因震动而倒下。在和我的共同探索搭建下,她用一块胡须形的积木立在地上,高兴地自言自语:“我要开门进去啦!”
小班幼儿在玩盖房子的游戏时,教师要引导他们思考:“房子是什么样?”“门要怎样建?”等问题。小班幼儿搭建水平低、经验少,但他们喜欢模仿,喜欢和教师共同游戏。这时教师就可以与孩子一起游戏,你建一个,我盖一个。只要是孩子们想得到的、能说出来的,教师都让他们尝试着进行搭建。
以上观察记录中缺少了教师指导幼儿的具体策略。幼儿从一开始的平放到后来将门立起来,短短的时间内活动进展顺利,效果明显,可见教师在其中发挥了有效的指导作用。但是在记录中,只用了“在和我的共同探索搭建下”来概括了整个指导过程。
笔者站在幼儿的角度,记录也侧重于幼儿,却忽视了“教”与“学”是同等重要的,教师的指导同样也是需要研究的过程。
其实,“在和我的共同探索搭建下”包含着三层问题:(1)为什么要帮助她?(2)采取了什么方法和策略来帮助她?(3)幼儿在教师介入后有什么反应?教师接下来需要做些什么?围绕这几点,教师就可以在观察记录中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做详细的记录。
观察者:傅静静 观察时间:2017年11月14日
阳阳将一块长方形的积木平放在地上,又在上面放了一块拱形的积木,然后将一块“Y”形的积木放在了最上面:“老师,你看,房子哎。”
我及时肯定了他,他兴奋地将房子推倒:“我再搭一个。”他找了一些小的长方形积木,将一块竖着放在地上,再将一块平放在它的上面,再在上面竖放一块,最后在上面放一个三角形。这次他用了四块积木,比刚才多了一块。我说:“哇,你又搭了一座房子。”他脸上扬起了笑容,然后将房子推倒后放回到积木筐里。
面对再次的成功,阳阳信心十足,从筐里找了一根长长的积木,贴紧积木筐,竖放在筐边,在上面再竖放一块底面积相等的短些的积木,再在上面放一块三角形积木。此时,阳阳的房子比前两次的都要高。他再次指着自己的作品,说:“老师,高楼,好高的楼。”我说:“哇,真的,跟小区里的高楼一样哎。”他捂着嘴,窃喜道:“嘻嘻,跟小区里的高楼一样。”
我说:“小区里有滑滑梯,你可以搭个滑滑梯。”他听了以后,将积木又都放回筐里,重新找了一块长长、扁扁的长条积木拿在手里,然后又找了一块相同形状但更长的积木,将两块积木并排放在一起。
我说:“这两块积木长短一样吗?”他摇摇头,找了一块小小的积木,放在略短的积木上方。结果发现还是不一样,他又找了一块更长的积木放在上面。刚放上去,几块积木就都倒下了。
我提示道:“滑滑梯是斜斜的。”他一声不响,把倒下的积木放回筐中,只剩下一块长长、扁扁的积木,他把这块积木斜放在筐边上,激动地说:“滑滑梯,滑滑梯。”
经历了小班初期只对单个积木感兴趣后,阳阳开始把积木一个一个叠高、推倒、再叠高……这是小班幼儿建构的特点之一。我们可以根据幼儿在该阶段的动作发展特点和兴趣点,开展诸如盖高楼、铺小路之类的结构游戏。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为幼儿创设相应的故事情境和游戏情境,引导幼儿理解和表现所建构的事物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相互关系。此外,还可以循序渐进地用不同积木训练幼儿的垒高或拼接技能。初期时,可以选择大块、方正的大型积木,后期逐渐提供不同形状、大小各异的积塑玩具,让幼儿在结构游戏中逐渐感受积塑的多样性,同时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对自身观察记录的分析思考,我们可以及时调整教育目标和学习目标,发现幼儿的个体优势、智力特征,让自己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