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克菲
从小只能在轮椅上生活的莫天池,凭借超人的毅力和勇气,克服重重困难,以优异的成绩读完小学到大学的所有课程,并最终赢得多所世界名校的橄榄枝。
一个苦尽甘来的故事,因为主人公的特殊,让一切都变得不平凡。
第59个“学生”
家住长沙市岳麓区的莫天池,出生第7天,因医疗事故罹患脑性瘫痪,不能独立站立行走。医生曾断言,他很可能有智力障碍。母亲祁彦只好全职照顾他。
可祸不单行,莫天池的父亲莫小红因公司破产,也没了工作,一家三口只靠低保度日。最难的时候,一个星期全家的伙食只有一棵大白菜,吃完这顿愁下顿。夫妻俩仍把全部的收入和精力都投入到莫天池身上,一有钱就拿去做治疗。
为了启发孩子的智力,莫小红找了一些汉字,尝试教8个月大的莫天池认字。在父母悉心的教导下,一岁半的莫天池就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奇迹:认识了2500个汉字。
在莫天池的心中,儿时父母对他讲的那些故事,带他认字看书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给了他人生最大的鼓励。
到了上学年纪,父亲莫小红又犹豫了,他怕孩子被欺负,怕同学听不懂莫天池说话而无法交流。然而,童年的莫天池却极其渴望朋友。夫妻俩作出决定,“他必须上学。希望他和外界能有接触,能有朋友”。
祁彦开始了她漫长的陪读生涯。上学早晚接送、课间还要管儿子上厕所的她也成了儿子班上的一员。祁彦说,儿子班上有58个学生,加上自己就是59个,“他们毕业照上都有我”。
上了初高中,莫天池感受到的也都是身边人的帮助。“大家都很尊重他,老师对他特别好。”祁彦说:“上天是公平的,关了所有的门,开了一扇窗,而且这扇窗是面朝阳光的。”
天才?其实只比别人少睡一点
莫天池说话、书写,甚至连吞咽等简单的机体功能都有严重的障碍,每一次书写,由于手指痉挛,指甲嵌入和手指挤压,手指间会渗出淡淡的血迹;书写速度更不及正常人的三分之一。
与他的天生劣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超乎常人的“学业成绩”。从小学到大学,他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本科毕业,他被保送至本院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并在复试中排名年级第一。
“他是个普通的孩子,他的成绩来自他加倍的努力。”父亲莫小红一路伴随儿子成长,最清楚外人称赞的“天才”儿子所付出的努力——他每晚都会学习到凌晨一两点。
“除了吃饭睡觉,基本上都在学习。”祁彦说。
从大二起,莫天池以组长的身份开始带领同学搞科研,一共完成3个科研项目,并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还获得了“2013年度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大学生”的荣誉称号。他撰写的两篇论文分别入选2014、2015年度的亚太服务计算大会(APSCC);是唯一一位获得与“互联网之父”图灵奖得主温顿·瑟夫先生交流机会的获奖学生。
杀死GRE
莫天池很早就有了出国留学的想法,后来随着AlphaGo的成功,人工智能技术焕发出了无限的魅力,他的这一念头更加坚定。他说:“我想去美国学习人工智能与医疗系统的融合,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为更多的残疾人提供生活便利。”
2015年,在爸爸的陪同下,莫天池赴香港参加特殊安排的托福考试。虽然他知道准备出国留学的过程会特别辛苦,但总觉得不能一辈子待在自己的安全区,要去接触一些更有挑战的任务。“听力是最难的,我每天花5个小时反复听抄,长时间戴耳机导致耳朵脱皮、出血。托福搞定了,就要马上开始准备GRE考试,感觉跟高考的学习强度差不多了。
为了激励自己坚持下去,莫天池为自己刻了一个学习专用章,印着“KILL GRE(杀死 GRE)”字样。
2017年9月,莫天池参加带口语的全套托福考试,获得113分。其中口语23分,阅读、听力、写作均为30分满分,GRE考试成绩为329分。
知道结果后,祁彦满脸喜悅,那个曾被预言极有可能是痴呆的孩子,如今成了她最大的骄傲。
莫天池说,他如此努力是不想让关心他的人失望,也是他性格使然,“长沙话里有个词叫‘霸蛮,我就是这样,即使知道这事可能做不成,也要走到底,我觉得做人应该这样。”莫天池最大的性格特点是,他只要选定了一个目标,就会克服种种困难坚持下去。
(张秋伟摘自《中国青年报》2018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