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导课艺术

2018-11-30 07:03金海芳
读写算 2018年10期
关键词:趣味性案例小朋友

金海芳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导入的作用,以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通过实例略加介绍了五种不同角度的导入方法的巧妙之处,从课堂具有针对性问题的提出,诱发学生进行课堂思考,利用新颖的问题方式、趣味性以及简洁直白的对话,充分发挥了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作用,充分的利用好课堂的每一分每一秒,积极的推进课堂教学进程,发挥导课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导课;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0-0079-02

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亦然!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巧妙的课堂教学导课,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学导课,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或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导课艺术讲求的是“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像磁石把学生吸引住,后边的课上起来就顺了。高超的导课艺术是一种创造,是教师智慧的结晶,它为一堂课奠定了成功的基础,并且不同特点的导课会产生不同的教学功能。

一、导课要有针对性

课堂教学导课内容要融合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逐步推进,以教材为基础建立知识结构,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进行课堂教学的有效导入,学生会为教学的趣味性而倍受吸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带入学生进入课堂教学的课件内容中去,以凸显导课的内容的针对性特征。具体教学案例如下:

【案例】“招领启事”走进了数学课堂——“用字母表示数”的导入设计。

师:昨天下午四(2)班××同学在学校的草坪上拾到了一些钱,大家想一想,她会怎么做?

生:交给老师或还给丢钱的同学。

师:对!她为了尽快找到失主,就以四(2)班的名义出了一份招领启事,大家请看。(教师用小黑板出示)

招 领 启 事

四(2)班的××同学昨天下午在学校的草坪上拾到了人民币若干元,请丢失钱的同学尽快来四(2)班××处认领。

四(2)班

4月15日

师:大家请看,这则招领启事的哪个地方比较特别?生:“若干元”。

师:这“若干元”表示多少钱呢?大家猜猜看。生:5元,表示她拾到了5元!(师没有表态,只是在黑板上板书了具体“5元”。)生:也可以表示0.5元。(师板书:0.5元)生:还可以表示1元5角。(师板书:1元5角)生:表示拾到200元!(哇!全班学生作惊讶状)生:可能是0元。(全班大笑)生:(反驳)不可能是0元!如果是0元,就表示她没有拾到钱,那么这则招领启事就是骗人的,她不可能这么做。

师:那么这个“若干元”到底表示多少钱,能不能概括地表示出来呢?生:“若干元”可以是任何数,不管拾到多少钱都可以用“若干元”来表示。生:0要除外。(师只是微笑,还是没有表态。)生:(顿悟似的)“若干元”可以用x表示,这样就包括了刚才前面所有同学说的数字;生:也可以用a表示;生:还可以用b来表示。(其他同学又争着说出许多字母。)

师:(故作惊讶)看起来我们可以用x或a、b等许多字母中的一个来表示5元、0.5元、1元5角、200元等具體的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研究的“用字母表示数”(师板书课题)

【案例分析】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课前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正面教材进行讲述,以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德育教育内容为典范,选材得体,施教育人,用鲜活的案例恻隐学生产生好奇,并将数学学科与生活建立紧密结合,将数学问题生活化,这种发生在身边的蕴含着数学问题的生活事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热烈、融洽,使课堂气氛达到了一个高潮。当学生充分发表看法后教师又抛出“能不能概括地表示出来呢?”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可以用x、a、b等字母中的任意一个来表示,这样就顺利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又很巧妙地为新课埋下伏笔,为课堂内容的教授奠定基础。

二、导课要有启发性

导课内容要具有启发性,要激发学生的亢奋心理,使学生大脑思维活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因为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所以教师在上课开始就运用启发性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必将引起学生对新知探求的欲望。同时,启发性导课设计还要预设学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能由此想到彼、由因想到果、由表想到里、由个别想到一般,收到启发思维的教学效果。

【案例】在教学基本类型工程问题时,从类似的整数应用题导人,可先出示:电视机厂要装配120台电视机,甲组单独装配要10天完成,乙组单独装配要15天完成。两组同时装配要多少天完成?

启发学生先求出工作效率之和,再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之和)”求出工作时间:

120÷( + )=120× =6(天)

然后,把工作总量设为“150”、“180台”等等,分别求出工作时间:

150÷( ÷ )=6(天) 180×( + )=6(天)

让学生在具体演算过程中懂得,只要各组单独装配所需的时间不变,工作总量不论是多少,两组共同装配所需的时间总和是不变的,进而把总台数的若干具体量抽象为“装配二批电视机”用“1”来表示,数量关系仍旧不变,从而概括出工程问题的特点是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都未直接指明,只有某几个时间数据;最后求得也是时间,解题关键是把工作总量看作“1”,则工作效率为1/时间。

【案例分析】从学生熟知的整数应用题导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概括,从而启发学生对基本类型工程问题的思考,自然而然总结出此类应用题的解题思想和解题方法。

三、导课要有新颖性

导课所用的材料与教学内容的类比点越少、越精,便越能留下疑窦,越能吸引人。因为心理学研究表明,令学生耳目一新的“新异刺激”,可以有效地强化学生的感知态度,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

【案例】教学小学一年级《度量》一课。

师:(课件出示一个象形的“尺”字)哪位小朋友认识这个字?生:猜想并说明理由。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像不像人的手一拃一拃量东西?这就是古时候的尺字。小组讨论,人的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当作一把尺?

【案例分析】课件一出示象形字“尺”,听老师说这是一个字的时候,小朋友的兴致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展开丰富的想象。当老师宣布这是一个尺字,并且代表用手一拃一拃量东西,小朋友对尺的理解立即变得很简单,学习兴趣非常浓。新颖性导课往往能“出奇制胜”,但应切忌单为新颖猎奇而走向荒诞不经的极端。

四、导课要有趣味性

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一堂课上之所以必须有趣味性,并非为了引起笑声或耗费精力,趣味性应该使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的积极化。”课堂引趣,要根据所学内容,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或布谜设障。

【案例】在学习《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我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带来了什么礼物?猜来猜去,没猜对,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想知道老师到底带来了什么,然后我出示了储蓄罐。这样导入新课,既能激发兴趣,又能创设悬念,使学生自然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为探究学习巧设铺垫。

【案例分析】礼物总是令人向往的,老师带来的礼物对小朋友来说更具诱惑力,小朋友全神贯注地投入到猜测礼物时,出示储蓄罐,小朋友又惊又喜,思维属于高度活跃状态,为学习新知提供很好的心理思维准备。

五、导课要有简洁性

语言大师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这个见解是极为深刻的。课堂教学的导课要精心设计,力争用最少的话语、最短的时间,迅速而巧妙地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以及学生与教材间的距離,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听课上来。

【案例】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的前一天,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些应用百分数的实际问题,带入课堂。

师:同学们拿出在生活中找到的百分数,说说你是在哪儿找到的?生1:我是在网上查到的,盈科护眼灯新产品比旧产品省电80%。生2:我是在衣服标签上找到的,棉的含量是65%,涤纶的含量是35%。生3:我是在酒瓶上找到的,沛公家酒的酒精度是38%。生4:我是在课外书上找到的,天才等于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师:听到同学们的回答,你想到了什么?

【案例分析】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非常明确,并且又跟生活息息相关。在意识上,一下子拉近了认知的距离,从而在学生的心理上降低了学习难度。易学往往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信心,同时在无形中提高了学习效率。

总之,导入方法的运用要因人而宜,要因教学内容而宜。新颖有特色的导入方法常能营造最佳教学心理环境,常能改变学生上课的状态,使更多的学生进入积极的心理状态,提高上课效率,能使学生乐在其中,把数学学习看成是一种乐趣,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了充分保证。

参考文献:

[1]顾青.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技巧[J].中国校外教育,2017(27).

[2]傅海伦.论课程标准下的数学建模教学的优化[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04).

猜你喜欢
趣味性案例小朋友
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创新产品
样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以画之名
趣味几何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Let’s DIY Poster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