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正平 (南通大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社会主义建设意义重大。习近平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1]担负着未来国家发展重任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准确理解和高度认同,更是关系着全社会的基本价值认同,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健康、稳定发展。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主干课程之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称“纲要”)有这个优势条件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纲要”课可以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其自身的特点有较密切的联系。“纲要”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但同时亦是历史课。实际上,人们都有一种想要探究过往的本性。法国年鉴学派创始人马克·布洛赫在回答历史学有什么用时,首先给出的答案就是人们普遍地对历史感兴趣,它满足了人们探究过往的天性[2]。就高校学生而言,他们对历史亦具有浓厚的兴趣,这是“纲要”在培育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优势条件。其二,中国近现代史内容丰富,富有趣味性,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其三,“纲要”的内容主旨就是近代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民主、社会安定和谐,为达到这个目标,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献身民族独立和发展,这些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
意识形态的宣传,灌输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列宁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3]。这种灌输理论在培育高校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同样适用。可以通过选择代表性的历史事件,经过老师生动的讲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高度认同。关于这方面,古代的历史写作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司马迁的《史记》在史才、史学、史识和史德方面达到完美结合,向来被称之为中国古代史学写作的典范。《史记》之所以让我们感到百读不厌,在于其运用诸多高超的写作技巧,其中之一即“寓论断于序事”。顾炎武即说:“古人作史,有不待论断而于序事之中即见其指者,唯太史公能之。《平准书》未载卜式语,《王剪传》未载客语,《荆轲传》未载鲁勾践语,《晁错传》末载邓公与景帝语,《武安侯田蚡传》未载武帝语,皆史家于序事中寓论断法也。”[4]白寿彝先生也指出:“《史记》于序事寓论断的最基本形式还是通过最基本的序事来体现的。《史记》辉煌成就之一,即在于使人读了一篇传记或一段记事后能得到深刻的形象或印象,了然其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其事是怎么一回事,不待讨论而评论已在其中。这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5]这为”纲要”教学中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很好的启示。通过巧妙地讲述相关历史事实,少加入甚至不加入老师的评论,让学生自觉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价值,对其产生高度认同,避免老师的刻意灌输而使学生产生说教的感觉。如我们在讲授甲午战争时,可以指出当时中国的海军有四支水师,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福建水师和广东水师。但在海战中参战的只有北洋水师,其他水师则未参加。因为他们认为这只是李鸿章的淮军与北洋水师和日本之间的冲突,与他们则并无关系。因此,其他几支水师只是坐山观虎斗,仅图自保。这样的情况之前亦发生过,十年之前的中法战争,法国舰队炮轰福建水师,南洋水师亦见死不救。叙述到此,再结合相关材料,如梁启超在《李鸿章传》里的相关认识,“各省大吏,徒知画疆自守,视此事若专为直隶满洲之私事者然,其有筹一饷出一旅以相急难者乎?即有之,亦空言而已。”以至于后来发生更为可笑的事,“刘公岛降舰之役,当事者致书日军,求放还广丙一舰,书中谓此舰系属广东,此次战役与广东无涉云云。各国闻者,莫不笑之,而不知此语实代表各省疆臣之思想者也。”[6]老师在讲述中只是叙述相关的史实,引用一些代表性的论述,并不加入自己的评判,让学生在老师生动的讲解中,自己就得出了当时国人包括那些督抚,各自为政,普遍缺乏近代国家的观念,缺乏凝聚力,致使在近代反侵略斗争中屡屡受挫。这里,意识形态教育和历史教育达到了有机结合。
事实表明,在教学过程中,不时让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这里试举一例。我们知道,洋务运动推行时遭到守旧势力的极力阻挠。比较典型的例子是,1866年奕訢请旨在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遭到大学士倭仁、山东监察御史张盛藻等顽固守旧势力激烈反对,倭仁说:“窃闻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今求之一艺之末,而又奉夷人为师,无论夷人诡谲,未必传其精巧;即使教者诚教,学者诚学,所成就者不过术数之士。古今来未闻有恃术数而能起衰振弱者也。天下之大,不患无才。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精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7]奕訢反驳道:“该大学士既以此举为窒碍,自必别有良图,如果实有妙策,可以制外国而不为外国所制,臣等自当追随在该大学士之后,竭其梼昧,悉心商办,用示和衷共济,上慰宸廑。如别无良策,仅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等词,谓可折冲樽俎,足以制敌之命,臣等实未敢信。”[8]
虽然最后奕訢的请旨被清廷采纳,但因为倭仁等人的反对,报考的人寥寥无几,奕訢失望地说道:“自倭仁倡议以来,京师各省士大夫聚党私议,约法阻拦,甚且以无稽谣言煸惑人心,臣衙门遂无复有投考者。”[9]
在交代完历史背景后,可在学生中进行民意测验,在这场辩论中支持谁、反对谁,绝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奕訢而非倭仁,因为后者比较迂腐,而前者的主张更有利国家的发展。但事实是,倭仁的言论在当时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力。学生对这样的问题就会很感兴趣,这时,老师就可以提问,为什么倭仁近乎迂腐的言辞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力?学生在讨论后,老师再做总结,一是当时排外的社会风气。这一点,学生多能想到,可略讲。第二点,从所谓的爱国主义立论。倭仁等守旧势力立论很巧妙,借助于神圣的事物比如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去打压这些改革者。倭仁说:“夷人吾仇也,咸丰十年,称兵犯顺,凭陵我畿甸,震惊我宗社,焚毁我园囿,戕害我臣民,此我朝二百年未有之辱,学士大夫无不痛心疾首,饮恨至今,朝廷亦不得已而与之和耳,能一日忘此仇耻哉?”[7]当守旧言论同爱国主义捆绑在一起时,自然就产生极大的煽动力。陈旭麓先生说:“顽固的人们借助于神圣的东西而居优势,迫使改革者回到老路上去。”[10]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自然意识到倭仁等人没有合理运用爱国主义。老师再联系当前的社会现实,一些国人在爱国的旗帜下,做出过激之事,甚至为自己谋私利,这是滥用爱国主义,应该为我们坚决摒弃。让学生明白我们需要爱国,但是应理性爱国。通过设置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再由老师通过生动历史事实予以阐述,会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深刻的认识。
综上,不论是通过讲授,还是提问的方式,都是将生动丰富的中国近现代史内容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结合起来,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启发性的方式培育和增强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理解,使他们在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