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微博”的主要特点及价值取向

2018-11-30 18:42江苏太仓市港城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28期
关键词:笔尖形式思维

江苏太仓市港城小学 王 成

“微博”顾名思义,就是微型博客,是人们借助网络平台用一两句简短的话记录生活、发表感想。它早已悄无声息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并以其短小、方便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从语文的角度讲,写微博不失为一个练笔的好方法。但是受网络等因素的影响,让小学生将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微博的方式“转战”为用笔尖记录的方法,于是就变成了“笔尖微博”。从杂志上看到不少一线教师的作文教学故事,发现越来越多的教师将日常生活中“微博”“微信”等记录点滴生活的形式引入学生的练笔中,突然觉得这一形式很新,也很有其独特性,便也尝试了一个学期。经过一个学期的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笔者也对“笔尖微博”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一、“笔尖微博”的主要特点

“笔尖微博”,顾名思义,就是将“微博”以微小的形式记录生活的方式用笔和纸来代替。形式不同,实质却是一样的,所以,“笔尖微博”的特点其实也是微博的特点,其最主要的特点是以“微”著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微”在形式上

“笔尖微博”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形式上的“微”,即它是有字数限制的,从几个字到几十个字不等,只要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得清楚明白即可。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人们也没有太多的时间静下心来每天坚持从头到尾写一篇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于是产生了这种短小、不受字数限制的方式来记录生活。对于学生来说,若是每天叫他们写一篇几百字的日记,一方面,不一定会坚持下来,时间一久,厌烦写作;另一方面,他们的生活每天是两点一线,每天几百字记录下来的内容并无大的区别,久而久之,他们也会失去对写作的信心。一反每天记日记的方式,而以“微博”的形式记录生活,失去了字数的限制,既不需要他们花费太多的时间,也不至于他们在短时间内失去兴趣,一举多得。其实,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2.“微”在时空上

现代人的生活每天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内容,时空的不停转换也会扰乱人的记忆,待到忙完一天再来回忆白天在某一个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情,也未必能够百分百记得。更何况,有时候灵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而“微博”却能超越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记录下来,我想这也是“微博”为生活在快节奏里的现代人所钟爱的原因吧。对于小学生而言,每天的在校生活丰富多彩:上课、活动、午饭、阅读、作业,等等,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笔尖”记录的内容,每一个时间段发生的故事,或喜或悲;每一个地点看到的人,或高或矮,只要抓住每一个瞬间,善于捕捉,同学们的“笔尖微博”就写成了。

3.“微”在选材上

写一篇几百字的日记,可以随心所欲,想到哪里写哪里。而一篇短短的“笔尖微博”因为受篇幅的限制,只能表达有限的内容,往往把一件事情说清道明已属不易。因此在选材上,一篇“笔尖微博”的视野就不能太开阔了,或是一句话或是一个眼神,抑或是一个瞬间,但一次“微博”只能表达其中的一种,旨在发现“微小”的世界。但是换个角度,选材的“微”仅仅限于一篇“微博”,往往精彩的大世界,却能存在于无数个“笔尖微博”里面。但是这两种观点却并不矛盾,只是指向的对象不一样罢了。

4.“微”在思想上

将所见、所闻记录下来毕竟还只是写作的表层目的,真正的财富是从所见所闻中表达所思,这是所有好的文学作品吸引人的地方所在。“笔尖微博”的存在也旨在提高学生的思考力,表达的随意性与即兴决定了“笔尖微博”的思想也是“微”的,对于一件事情,他们往往只能看到一个方面:考试了,很悲伤;过年了,很开心;跨年了,又长了一岁……类似这样的想法,既是“微”的,又是“浅”的。但对于学生而言,可能发生的事情有很多的相似性甚至相同性,也决定了他们思想上多角度的“微”,即从同一件事情上,学生有不同的表达方向。从这个角度来讲,也可以聚“微”为大,化劣势为优势。

总之,“笔尖微博”的“微”特点,为学生的创作提供了足够的自由空间。

二、“笔尖微博”的价值取向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和及时的指导,“笔尖微博”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表现出以下几种价值取向。

1.积累精彩,发现多彩生活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记得刚刚布置“笔尖微博”任务时,很多学生抱怨说:“老师,我们每天不是学习就是在家,哪有什么东西可写啊?实在是写不出呀!”我看了看他们,并没有说什么,只是让他们放开了去写,不限字数、不限内容。结果,第二天收上来的“作品”中确实有一半都是以“今天”做开头,以“流水账”的形式记录了一天的生活点滴:“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散步。”“今天,我们又考试了,哎,无限的考试,什么时候是个头啊!”不写真不知道,原来学生眼里的生活是多么寡淡无味,这不应该。于是,我便引导学生换个“镜头”去看生活:不妨给你的生活换种颜色,涂上你们的颜色:蓝色、红色、绿色等。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写着写着,学生们的“笔尖微博”由“流水账”渐渐丰富了起来:同桌、放学、下棋、课堂、午餐、面条、公园、天气、树叶、家务、作业、争论……他们恨不得将大千世界的种种都概括进来。甚至在他们的眼里,累也变得值得了:“累水而非泪水,此水来源于那层层要命的楼梯,体育课后,原本就灌了铅似的双腿,十分费力地爬上楼梯,却不知我还得去图书馆,细细想来我爬完了19层!汗水从身上无情地流下,哦,那是累水。”

只要愿意去发现,并用一种匠心之法将本来枯燥无味的东西换一种表达方式,也许精彩就在身边。

2.挣脱束缚,享受表达自由

不得不说,平时只要一提到作文,学生们便发出一致的“哀怨”声。其实仔细想想,也难怪他们。在平时的习作中,我们总会有意无意地将习作的框架为他们限得死死的,学生们不敢“越雷池一步”,长期的“机械化”操作,他们心生“哀怨”也是能够理解的。与平时的习作不一样,“笔尖微博”没有任何束缚,不限字数、不限内容、不限体裁,他们的表达是自由的,更重要的是,这种自由是由心生的。一段时间里,班级里竟然掀起一股“复古”风,同学们爱用古文形式创作“笔尖微博”:茶之味,苦中带涩,却有苦尽甘来之味;菊花淡淡哉;饮之,则口有余香。品读着这些“小大人”创作的“古文”,倒是蛮有味道的;过了一段时间,不知道怎么又流行起了“三字经”,以三字为一句进行创作:文学社,真有趣;小温温,爱取名;孙怡洋,孙怡慧;孙胖洋,孙瘦慧;胖洋胖,瘦洋瘦,胖洋“瘦慧”真不对!甚至还有学生干脆写起了连载小说,每日“笔尖微博”必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作为结束语,真是吊足了读者的胃口。实践证明,表达是发自内心的,是内心自由的诉求,只有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求,才能让他们尽享表达的自由。

3.“微博”互动,碰撞思维火花

真实的微博与微信等可以有朋友的点赞与评论,于是,我们也开展了“笔尖微博”的互动活动。在征求每个学生意愿的情况下,我们将“笔尖微博”作公开状,每个人都有权利阅读别人公开的“笔尖微博”,但是阅读之后一定要留下评论;有时候,老师也会选择优秀的 “笔尖微博”在全班分享。很多时候,学生们会发现,自己写的主题与别人的相同,为什么到了别人的笔下,语言竟然可以变得如此优美。同样是写期末考试,有的学生写道:“一个星期又过去了,马上要期末考试了。要多多复习,争取考个好成绩。”这只是简单的、毫无力气的“呻吟”,而另一个学生却写道:“铺天盖地的试卷变成了一座小山,我们在山顶上挥笔不停,变成了愚公,一寸一寸地移山”。读完之后,学生们都对后者频频称赞。从他们的表现中,老师也明白了些许。很多时候,对于同样一件事,学生们从同学的“作品”中读来,并意识到原来还可以换个角度去思考。凡此种种,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结果,也看到了不一样的喜悦。

语言是看世界的眼睛,但决定语言的是思维。从某种程度上讲,即便是小小的“笔尖微博”,其实也是学生看世界的一种思维。实现了“笔尖微博”的交流,也是实现生生思维交流——在碰撞与摩擦之中产生思维的火花,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多维、更加敏捷、更加全面,最终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提升。

总之,“笔尖微博”是学生坚持练笔的一种新尝试,至少在一个学期的坚持中,我们是看到了希望的,相信,坚持到最后,学生们会成就更好的自己。♪

猜你喜欢
笔尖形式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寻找笔尖上的少年
让真情在笔尖流露
深情笔尖下的西部惊叹曲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