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文本秘妙写法决定教法
——《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18-11-30 14:42江苏海门市东洲小学吴建英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园子趣事萧红

江苏海门市东洲小学 吴建英

第一板块 原著导入,激发探究欲望

1.(出示课题,齐读)这是著名女作家萧红回忆自己童年生活的文章。

2.课文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写下了这样的感受——“童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出示)在萧红的记忆里,忘却不了,难以忘却的是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由萧红在《呼兰河传》尾声中写下的感受“童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切入教学,既为本文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调,又可以激起学生探究“在萧红的记忆里,忘却不了,难以忘却的是什么”的欲望,为后续学习语言文字做铺垫。

第二板块 抓住重点,综合训练能力

1.预习反馈,重点学习两个字词:

写好“抛”:(1)齐读。(2)仔细观察,这个字怎么写才漂亮?学生交流。(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4)学生在作业纸上仿影一遍,临写一遍。

读准多音字“种”:(1)(出示:下种 种菜)指名读。为什么这么读?(2)小结:当它表示种子时,读第三声zhǒng;当它表示一个动作时,读zhòng。根据字的意思来区分读音,这是一个好办法。(3)在具体的语境中读准“种”。(出示句子:当祖父下种,……反而被我踢飞了)指名读,齐读。

2.快速浏览课文,思考:在萧红的记忆里,忘却不了,难以忘却的是什么?

3.慈爱的祖父和这个园子,还有园子里这么多趣事,都让萧红忘却不了,难以忘却。(板书:祖父 趣事 园子)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和学会概括是阅读教学的两个基本点。“有较强的识字能力”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第三学段关于识字的要求,根据本课生字的特点,重点指导学生将“抛”字规范工整地书写到田字格中,力求美观。另外,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读准多音字,不仅促进词语的积累,还渗透了汉字音随义变的特点。学会概括,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从整体阅读感受入手,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保证对话流畅,同时也是对学生阅读能力、抓重点能力和提炼能力的综合训练。

第三板块 细读内容,感悟往事之“趣”

1.萧红在园子里做了哪些趣事呢?(相继出示:栽花、拔草、下种、铲地、吃黄瓜、追蜻蜓、浇菜)

2.在这样一个园子里,童年的趣事一桩桩、一件件都深深烙在萧红的心坎里。细读3~12自然段,想想:哪件事让你觉得特别有趣?有趣在哪儿?做简单的批注。

3.交流:

●铲地

(1)(出示:其实哪里是铲,……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追问:怎么有趣?为什么觉得有趣?

(2)“我”是怎样铲地的?体会动词的妙用。(一个“爬”,一个“勾”,看似平淡的两个词被萧红这么一写,就把“我”铲地时有趣的样子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指名朗读。

●吃黄瓜 追蜻蜓

(1)(出示: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读着这段话,你想到了哪些童话故事?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她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真是随心所欲,自由自在。这是萧红版的“小猫钓鱼”“小猴子下山”啊!指名朗读。

●浇莱

(1)(出示:玩腻了,又跑到祖父那里去乱闹一阵。……大喊着:“下雨了!下雨了!”)找找描写“我”动作的词。

(2)(想怎么抢就怎么抢!想怎么扬就怎么扬!想怎么喊就怎么喊!要多自由就多自由!)读出这份自由、快乐!指导感情朗读。

(3)再来加上动作读一读,把萧红当时那种想怎么扬就怎么扬,想怎么喊就怎么喊的感觉表现出来。再指导朗读。

4.学到这儿,你觉得在萧红的记忆里,忘却不了,难以忘却的是什么?

5.是呀,童年的有趣、自由、快乐让萧红忘却不了,难以忘却……

【设计意图】阅读要“披文入景,披文入情”才能产生优化的效果。紧扣“趣事”,通过抓重点句段,反复品读,同时展开个性化的交流,不仅让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获得了进一步的理解与提升,而且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了祖父的园子给“我”的童年带来的无穷乐趣。

第四板块 玩味语言,品悟形式之“趣”

1.这一切的自由快乐都离不开这个园子,萧红又是用哪些方法来描写这个园子的呢?轻声读读第13自然段,细细品一品,把你体会到的方法写在文字的旁边。

2.交流:

●(出示:第13自然段)

(1)把目光聚焦在语言形式上,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2)像这样,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的句子连在一起,叫排比。再看看,还有什么秘密藏在里面?

(3)引导:“你们看,爬上架、爬上架,爬上房、爬上房,开一谎花、开一谎花……”像这样,词语或句子反复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我们称它为——反复。

(4)这些句子既有拟人,又有反复、排比。独特的写法往往蕴含着独特的情感、情趣。萧红反反复复写,那我们就来反反复复读。和老师对读:手倭瓜愿意爬上架——(生接)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生接)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谎花——(生接)就开一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生接)就结一个黄瓜。玉米愿意长多高——(生接)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生接)也没有人管。

(5)师生多形式趣味对读:倭瓜愿意爬上架——(生接)……

(6)独特的写法有独特的情感、情趣。读这段有些“重复”的话,你有没有觉得啰嗦呢?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7)强调:这就是独特的写法有独特的情感、情趣。

●在第13自然段中,还有一个字反复出现了10次,哪一个?(“就”)

(1)萧红反反复复地用这个字,一定有她独特的用意。轻声读读,从这反复出现的10个“就”字中,你又读出了什么?

(2)这个“就”字反复出现,也向我们反复诉说着园子中的植物、动物的那份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么独特的文字,这么独特的写法,这么独特的情感。(齐读)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是为了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活动必须指向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只有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怎么写”,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水平。教学中,紧紧围绕“作者是用哪些方法来描写这个园子的”这一核心问题,通过批注、朗读、讨论、交流等形式反复玩味语言,从而感受经典名篇的语言魅力,感悟作者童年生活的有趣,实现“言语形式探究与课文内容理解的和谐统一”。

3.抄写仿写。

(1)这篇课文,尤其是这一段,像这样用上了拟人、排比、反复的句子特别多,写法非常独特。(出示: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这么有趣的语言,我们要把它积累下来。请先在作业纸上把这句话抄写一遍,抄写时要注意什么?

(2)再想想,园中还会有哪些景物?试着用这个排比反复的句式接着写下去。(出示:___,就像_____似的)

(3)交流仿写。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不仅要“阅读语言”“理解语言”,还要“内化语言”“运用语言”。读中悟写,以写促读,进而形成一种良性的读写互动,应当成为阅读教学指向理解和运用的一种深刻的课程自觉和担当。本环节的迁移仿写,把课文理解与语文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突出了语文教学的本质,促进了学生言语的生长。

4.朗读总结:萧红所写的这些有趣的事,这些用上了反复、排比手法的有趣的语言真是让我们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在这园子里——(配乐师生接读第13自然段)

5.在一遍遍反复中,萧红一次次回味着童年的自由快乐。萧红忘却不了、难以忘却的除了这个园子,这些童年趣事,还有她的祖父。这又是为什么呢?下一课再学习。

猜你喜欢
园子趣事萧红
让萧红真正为人所知(创作谈)
我家的园子
快乐的园子
萧红亮 作品
春天的趣事之狼狈逃窜
论影像萧红的呈现与接受
园子匠
街头趣事还真多
与萧红分手后
守在自己的园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