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市水心小学 邵 珺
在教学中,笔者经常会感到很多学生在语文课上不愿发言,不愿思考,有价值的个体体验与创造更无从谈起。究其原因便是平庸的问题设计导致了学生思维的懒惰和僵化。例如,1.教师所提问的问题简单化、零碎化、空泛化,对学生来说缺乏思考价值。有的问题几乎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很难让学生主动发问。2.教师提问的问题超过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理解水平。学生在教师提问之后先是目瞪口呆,再是“无奈”“忧虑”,最后是“低头”。这样,学生在接连答问失败后失去学习的积极性。3.教师只接受自己期望的答案。当学生的回答和教师预设的答案有出入时,教师往往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回答引导到自己的预设中。长此以往,小学语文课堂成了教师的“提问霸权”,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师喋喋不休的提问中变成了“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更是无从谈起。教师的提问被称为是“教学的生命”,因此,课堂问题的设计是课堂有效提问的前提。笔者在长期的课堂实践研究中探索出了以下三个有效的提问设计策略。
课堂提问是一种双边的教学活动,如果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就会使学生陷于被动应答的境地,使课堂走向无趣,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要求教师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活动的主人,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学评价既要对学生思维进行正确导向,又要表现出对学生劳动成果的尊重。不能用现成的答案去圈定学生的思维,而应让其大胆说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并耐心听其解释,吸收合理成分,修正、完善原有答案。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要敢于提问,变教师提问为学生提问。教学中师生双方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成长”的双赢目的。
深入解读文本是设计有效问题的保障,而恰当地选择课堂提问的“问点”,能使问题起到推进思维、化解难点、深化认识的作用。
课题是文章的题眼,有突出主题的作用。教师在教学时善于借助课题,引领学生质疑、猜想,激起其思维的火花,使之主动学习课文内容。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为什么会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是针对同一种事物吗?其实这两种评价是源于不同的出发点,殊途同归,最后都归结到哪个字……随着铺垫的设问,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思考问题。
不少课文从内容上看起来似乎“自相矛盾”,其实这正是作者深化主题之处。在这些地方设问,最容易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与兴趣,也往往可以把课文理解得更深。如《怀念母亲》一文中有这么一处“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明明是凄凉的,怎么会甜蜜?教师这样“扣词”设问,不仅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而且深刻揣摩人物内心活动。无论是学生自己思考的结果,还是教师引领的过程,其意义都不可比拟。
不少课文常常有一些语言会反复出现,以提示作者想表达的弦外之音。在这样的地方设问,可以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文本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意图。例如,教学《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时,就可以提示学生:文中哪些地方也出现了“别饿坏了那匹马”?为什么在课文中反复出现?有何用意?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就得出了——那匹马指的就是文中的“我”,一个需要精神食粮的“我”,一个十分想看书的“我”。这样的问题自然就帮助学生理解了语言反复处暗藏的玄机,有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有的课文不是写景类文章,但也有景物描写,这些句子往往起到烘托作用,与课文表达的中心有着紧密的关系。在这些地方设问,能一下触及课文的根本。例如,《穷人》的第一段首先呈现了人物所处的环境:又黑又冷的冬夜,屋外寒风呼啸,海上起着风暴,小屋却温暖而舒适……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一篇写人的文章,在开头加上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在此处做批注,从字里行间去体会文字中所蕴含的信息。通过品读交流,学生感受到作者写作上的匠心,这些对比衬托了桑娜一家的艰难穷困和善良勤劳,从而为体会下文中桑娜夫妇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大爱精神做好了铺垫。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明白了开头运用环境描写,可以烘托气氛,突出人物形象,还可以打动读者的心。
细节描写往往是烘托人物的形象,在这样一处设问,就是事半功倍地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人文内涵。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文中的动作描写一段,当学生感悟了“半跪”一词时,教师设问“先生是为谁半跪?半跪多长时间?又是在什么样的天气下半跪着?”学生联系上下文内容学习,先生的形象鲜明地烙印在学生的心坎上。
教学《景阳冈》一文,可以让学生来辩论“武松是不是英雄?”教学《草船借箭》一文,让学生选取文中的一个人物,把最想说的一句话表达出来,送给他,也送给今天的自己。这些问题,多是开放、灵活、多变的,能启发学生多元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深刻性、批判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以后的生活判断能力。课文只是一个例子,学习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人格得到发展,最终学会面对社会问题时能够做出思考。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在一堂课中不同的教学环节有不同的提问形式,我们需要不断思考:学生的学习在哪里?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我们需要不断引导,通过设置有效的课堂提问展开对话,才能实现学生的理解逐渐深入,这样学生的阅读张力才能不断地扩大。
例如,教学《跑进家来的松鼠》一文,先让学生用一个词来评价跑进家来的松鼠,然后从课文中寻找,哪些事例能说明松鼠“聪明可爱,动作灵活”?再借助文中的语言把梳理出的几件事例整理成一段话,来说明松鼠的特点。这道题做得好的学生不一定很多,但学生的收获一定很大。因为从课文中找到具体事例来支撑自己的评价,并组织成一段话,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让学生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情达意的方法。至少他们学习课文时不会像平时那样随意了,因为之前的练习让他们感到“难”,他们才会倍加在意每一个词及每一句话。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遵循了有效性的原则,就能发挥最大的效用,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师生互动、交流充分、气氛活跃、迷津点窍、人人争先,课堂质量就会随之得以提高。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潜下心来研究学生、研究文本、把握新的理念,不断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用全新的理念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便会真正建构起求真务实、清新活泼、充满人文性的和谐课堂。
[1]刘显国.课堂提问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钱正昂.谈语文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J].语文建设,2006(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