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国兰
(江苏省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江苏南通 226000)
中国社科院博士生导师吴伟先生认为,所谓“历史素养”是指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史学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整体,是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所形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历史知识,还要培育学生历史文化意识,生成学生史学素养。其中,史学知识是基础,因为任何史学思考、发现和认知都是建立在史实基础之上的。夯实学生历史知识,让学生洞察历史事件,是发展、提升学生历史素养的必然路径。
中学历史教学应当立足史实,重视史实意义和价值。在充分占有历史史实前提下,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史实、史事进行因果分析,让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从而理解历史知识的意义。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教师应当捍卫历史学科的科学性、严肃性、严谨性,对历史知识的出处应当引导学生应用相关材料给予佐证。让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揭示现象本质,阐述历史发展规律。
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洋务运动》时,笔者要引导学生结合史实,多角度展开分析,如让学生比较“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不难发现,二者都是在“富国强兵”的口号下进行的,但结果却迥然相异。“明治维新”学习先进资本主义国家,急起直追,推行系列改革,收到显著成效。“洋务运动”,其倡导者本意乃是想维护封建统治,然而最终走向了对立面。首先,从洋务运动领导力量看,洋务派都是封建官僚,都是封建传统思想的卫道士;其次,从洋务运动目的看,封建官僚办洋务是为了学习西方“坚船利炮”来统治人民,而不是改造中国传统社会。由于洋务派想用西方先进生产方式维护落后腐朽的上层建筑,其结果必然是失败的。同时应当看到,也正是洋务运动,培养了一代资产阶级维新派。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佐治以来,无利不兴,无弊不革,艰巨险阻犹所不辞”“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等。通过“史论结合”式的分析,学生对洋务运动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理解了洋务派搞洋务运动引出了否定自己的对立面,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1]。
立足历史史实,开阔了学生的历史视野。学生在理解史实基础上,获得历史感悟,深化了对历史的认识。学生在教师引导、启发下,从史实到史料,从史实到史论,深刻感悟到历史发展规律,提升了学生高远的生命境界。
所谓历史现场,就是某事件应有的时间和空间场景。在历史教学中,通常要引导学生建立一种“了解之同情”的态度,也就是要立足历史现场。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历史画面再现、让历史事件还原,让学生融入历史现场中,获得基于历史的理解。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胡适语),历史有其主客观元素,历史是已过去的时空下发生的事实。正如有史学家所说的,所谓“历史理解”,就是指要从历史实际的角度尽可能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看待和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带领学生立足历史现场,除了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历史情境,身边的历史现象,比如乡土史资料、图片的使用,更能让学生融入历史现场。
例如,教学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的《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时,对学生比较生疏的“民族交融”概念,笔者选取了学生熟悉的本地美食“烧饼”,告知学生“今天我们汉族人喜爱的烧饼最早是叫胡饼,是少数民族的食物”。在熟悉的身边事物中,学生走入历史情境:民族交融就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交往过程,民族交融现象就在我们身边。其次,用图片再现历史。在讲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时,笔者选用展示本地近代社会生活的图片,如《大生纱厂的小火车》《大达轮步公司轮船》《翰墨林印书局》等,使学生直观感知到辛亥革命后家乡南通和全国一样在“交通通讯”“文化”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再次,运用详实的史料再现历史。如引用“张謇在南通创办的主要民族企业和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1895年,创办大生纱厂;1902年,创办通州师范学校,这是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1905年,创办博物苑,这是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1912年,‘举私家之藏书公诸其乡’,建南通图书馆;1919年,在城西南桃坞路建更俗剧场……”在阅读史料中,在读到一个个熟悉的名称时,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近代南通的成就,这也是中国变化的缩影。最后,运用活动再现历史。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南通被誉为“近代第一城”,结合以上的图片和材料,说一说南通为什么会获得这样的殊荣?
通过历史再现,学生突破时空的界限,设身处地地理解和感悟历史上发生的各类事件。学生能够将历史事件的发生、进程与结果,历史人物的言行、贡献与地位,历史现象的出现、状态与结果等都放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中考察,并实事求是地做出公正而贴切的解释。通过再现史实,历史课堂变得生动起来。
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习历史不仅仅要“识史”“解史”,更要“辨史”。历史学习不仅仅在于认识过去,更需要通过过去,理解“当下”、解释“当下”,并指向未来,进而体现历史的特定价值。学习历史不仅要凸显历史史实,更要凸显历史的现实意义。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立足历史原理,发展学生历史观念。通过“历史性思考”,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原理。
在《经济中心的南移》中,教师可以援引多个史料、史论,激发学生的历史学思考,让学生深刻理解历史现象。通过抽丝剥茧,层层深入,让学生史学思维得以构建,促发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本质思考。首先援引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史记》中的一段文字:“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溽,……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引发学生思考:江南经济发展的地理条件是什么?其次援引正史《宋书》中所记录的内容:“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进一步促发学生思考:开发江南经济,对历史发展有怎样的影响?学生对江南经济、江南开发有了深刻理解后,就能理解经济中心的南移。这样的教学,立足历史原理,将相关史论、史料进行整合,形成了教学内容线索清晰、层次分明的有序整体。既有助于学生理解江南所蕴含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民族关系等方面的深层原因,更有助于发展学生历史观念[2]。
从一定意义上说,建构历史解释的关键是理解历史。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应当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解释历史、推论历史,通过对历史史料、问题的多角度探讨、认知,培养学生理解历史事物的能力。
以历史史实、历史史料、历史史论等为载体,让学生对历史进行思考、辨析,发展学生的史学思维,形成学生历史的史感,这是历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感知核心史实、研读经典史料中,培养学生的历史认知力、历史思维力和历史洞察力。从而将历史教学带入一个崭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吴斌斌.文史结合 以文释史——初中历史高效教学新路径[J].中学教学参考,2017,(16):78.
[2] 齐胜新,刘桂莲,冯志华.“互联网+”背景下初中历史新教材乡土化开发及实施[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