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课程现状分析综述

2018-11-30 02:34:36曹玉婵左映龙
科技与创新 2018年17期
关键词:学习者学院教学内容

曹玉婵,左映龙

(1.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2.云南民族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4)

1 网络课程的概念

“网络课程”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基于Web的课程,其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这是国内使用比较广泛的定义。

2 我国网络课程的综合现状

2.1 政策方面的现状

教育部对网络课程的建设在政策上给予了很大的支持,1999年教育部启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项目”的经费,重点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网络教育学院的网络课程建设和应用,并实现资源共享。“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将在2年之内重点规划建设200门左右基础性的网络课程。现在已有很多批次网络课程通过了教育部的验收。

2.2 研发方面的现状

网络课程建设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教育部召开教育部启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讨论了网络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原则、技术规范、方法等,提出了《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试行稿)》,为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一个方向。

在实践方面,在工程启动之初,31所高校的网络学院和各中小学网校都在积极开发网络课程,高校的网络课程建设主要集中在远程教育学院和网络教育学院,当前可以完整报名学习的高校网络教育学院调查结果为70所,其网络课程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而在中小学的网络课程建设中,几乎囊括了所有中小学现行课程体系中的课程。

但是,在开发网上课程时,教师主要负责网上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而网上课程的建设则几乎都由制作技术人员承担,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教师与课程开发脱节的问题。具体问题将在第3,4节中总结说明。

2.3 应用方面的现状

笔者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国际法》网络课程为例(考察时间为2008-12-01),课程界面提供了课程导学、视频课堂、专家论坛、综合测试、参考资料、论坛交流、相关链接7个栏目,除了几个提供学习资料的栏目外,专家论坛、论坛交流和综合测试提供了异步双向交流的功能,但无同步双向交流功能的栏目设置,所以该网络课程应归为第二代。笔者还对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幼儿园活动设计与评价》网络课程和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英语系列网络课程进行了考察,总结出我国的网络课程大部分处于第二代,有一些还处于第一代,只有极少数高校网络学院使用第三代的网络课程。

而有的高校网络教育学院认为基于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并不是很理想,大部分高校网络学院都在其他省、市开办教学点,部分沿用传统课堂教学来提高教学效率。

3 网络课程建设的问题(早期文献总结)

3.1 网络课程、网络课件、网络教材混淆

有些网校或网络学院把某些章节、某些知识点的材料作为网络课程。

3.2 课程体系过大

高校网络学院的热门专业课程设置过多,中小学网校过多关注中考、高考学科课程,而少课外活动类课程,而且高质量的网络课程比较少。

3.3 重教学内容呈现、轻学习环境设计

目前,大部分网络课程仍强调“教”,强调知识的传授,一进去就开始知识教学,而没有给予一定的情境导入。

3.4 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单一

目前,大部分网页都以静态方式展现,其组织方式也是线性的,更新不够快。教学内容的呈现有3种方式:①文本和静态图像呈现,这种方式相当于教材的搬家。②PowerPoint讲稿,其做法是直接将教师的PowerPoint演示文件放到网上。以上两种方式既没有对教育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设计,又没有对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活动进行设计。③主讲教师的讲课录像和讲稿同时呈现。一般是将网页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主讲教师坐在摄像机前讲课的录像,另一部分是讲稿的文本内容或PowerPoint内容,学习者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

3.5 自主学习资源不足

目前,网络课程在自主性学习方面只是体现学习者自己学习这一点,并没有为他们提供种种有利于自主学习的资源。

3.6 导航系统不强

一门课程的组织是线性的,不是层次状或网状的,也不支持学习单元之间的查询、检索功能,学习单元之间的切换只能靠前进、后退或者从头开始实现,不便于跳跃性学习,缺少课程学习的帮助系统,学习者只能按自己的上网知识来操作。

3.7 缺少评价与反馈

目前,网络教学的评价方式仅限于教师对学习者的评价(作业和考试),很少考虑学习者自身的评价、同伴的评价,而这两种评价对于学习者获得学习成就感非常有效。

3.8 缺乏教学活动设计

目前的网络课程仅限于教师的在线答疑、师生讨论,缺少教师对讨论活动的组织、指导和对学习者学习活动的关注,没有真正实现小组学习、协作学习。

4 网络课程现状分析(近期文献总结)

几乎所有的网络课程都非常重视教学内容的“讲解”“演示”环节,不同院校不同学科各展所长,比如流媒体视频、文本、Flash动画等,更有使用虚拟现实等技术的,以尽可能地将课程知识讲全、讲细、讲系统,且大部分教学内容皆按印刷课本章节顺序编排。

网页的设计在布局、风格、色彩、链接、超文本等诸方面已相当专业,基本不存在什么问题。

学科特点非常突出。不同学科在栏目设计、技术实现及内容安排上皆能发挥学科所长,突出学科优势,符合学科特点。比如,语言学科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听、读训练和情景对话;工科则利用各种图片、虚拟现实技术、Flash动画等演示与讲解原理与过程;其他学科如法学的案例分析、模拟法庭的角色扮演,医学的各种病理图片、体内器官动画、药剂配方图表等。

常用的几种教学方式归纳如下:①文字+图片+表格;②文字+图片+表格+多媒体动画(多以Flash为主);③文字+图片+表格+视频(流媒体、其他格式);④文字+图片+表格+多媒体动画十教师的电子讲稿(PPT)。

网络课程基本栏目包括导航、课程介绍、课程教学、练习,基本上都注意到了综合使用多种媒体,有的教学信息的表达更活泼、更有效。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①从整体上讲,这些网络课程共同存在重教学内容的呈现与讲解、轻学习环境与学习活动的设计现象;②相当一部分网络教学内容的讲解与呈现仍以大量的文字阅读为主,个别仍存在文字教材搬家的现象;③缺乏研究性学习的环节;④缺乏协作学习的设计及组织与实施的指导和建议。

猜你喜欢
学习者学院教学内容
初等教育学院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学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 09:22:02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学院掠影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16期)2014-02-27 14: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