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龙
文化自信问题是价值论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对社会各方面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明确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是基础,中华文化渗入中国人的骨髓,是文化的DNA。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33深入研究文化自信的时代价值,对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颇有必要。
增强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张扬价值
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类实践是自觉而现实的对象化活动,是实现人的本质力量与理想目的之创造性活动。实践中人们除按客体外在尺度规划行为外,还需根据内在尺度即主体需要规划行动。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太戈拉关于“人是万物的尺度”[2]138的论述,破天荒地提高了人的地位,贬低了神祇作用,张扬了人的主体性。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3]50-51这里阐明了生产中人不仅将内在尺度即主体需要运用到对象上去,把客体改造成符合自身需要的事物,也阐明了人在改造客体时还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劳动产品就是客体性与主体性的辩证统一。这不仅正确解决了人在实践中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也为我们积极张扬文化自信主体性,增强与发展民族文化提供了理论指导。
文化自信的基础是文化自我认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33显然文化自信这三个层面的主要内容,即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自觉,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开拓了我们文化自信的深厚泉源,进而奠定着坚守与发展民族文化的向上阶石。现实表明,文化自信认同感的缺失,会直接导致民族自信心蒙尘与民族文化主体性错位。主体性的张扬与增强,则可直接促进人们对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成为祛除文化自卑感,滋養民族文化基因的能动力量。当代世界,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西方文明对经济落后的东方国家有着极强的文化入侵力,致使不少人误以为经济发达国家的文明也必定发达,因而欣赏西方文化的精神追求,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疏离与陌生感,尤其是有些年轻人崇洋媚外,喜欢尾随外国文化,热衷过洋节、拿洋奖,忽略传统节日和淡化本民族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曾针对文化领域某些失却主体性误区指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事实上,外国人也跑到我们这里寻找素材、寻找灵感,好莱坞拍摄的《功夫熊猫》《花木兰》等影片不就是取材于我们的文化资源吗?”[4]毫无疑问,文化自信对增强民族文化主体性以不断发展与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坚持文化自信,自觉恪守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努力超越对民族文化自卑、自怯心态的各种误区,彻底摒弃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我们在实践中,要充分了解中华文化,树立对民族优秀文化的强烈自豪感,充满信心地看待中华文化的璀璨未来;要进一步提高文化自觉,把握文化发展规律,结合当代实际不断进行创新发展,发挥文化的积极作用;要克服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够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不够坚定的乱象,在全球化中大力张扬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师大看望一线教师并参观课标时指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显然只有以文化自信为价值引领,积极张扬主体性,才能整合出广泛的文化认同,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正能量。
引领当代中华文化繁荣的促进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五千多年奔腾的历史长河,既坚守主体性又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高度的民族自信与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价值、理想及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4]这亟须立足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崭新时代条件,在文化自信价值引领下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1]19,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永远繁荣昌盛。
创造性转化,指按时代特点和要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借鉴价值的内容加以改造,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及当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指按时代的新进步和新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时代感和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含义。”[5]显而易见,“双创”的实现离不开文化自信这个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力量的促动。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但全世界只有中国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这种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当其他文明古国不断遭社会发展淘汰,中国仍能保持自身历史的连续性,孑然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最重要原因在于生生不息的转化和创新所蕴含的不竭动力,使古老中国和年轻中国始终保持着完美融合。鉴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6]
正是坚持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现当代形态中,最耀眼、最核心的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征程中创造与展现出的一系列科学精神。战争年代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诸种革命精神,惊天地、泣鬼神,众口铄金;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各种精神,诸如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光彩夺目、辉耀华夏、彪炳史册。所有这些科学精神,都同我们党创立的先进文化相伴随,离不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引领。可以说,97年来我们党的伟大历程,就是坚持文化自信传承光大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历史,就是科学吸纳古今中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与时俱进整合成先进文化的历史,也是以其为价值引领带领各族人民改变自身命运的壮丽史诗。尤其是改革开放40周年来,各项建设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大发展、大繁荣,民族复兴大业展现出光明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显然无论过去、现在抑或将来,离开了文化自信,“双创”就会失去本根,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也将失去现实促进力量。
彰显世界文化多彩共生的推动价值
当代中国,正处于传统与现代、东方和西方的交汇点上,也处于经济、政治、文化日益频繁的交流、交锋和交融之中。历史表明,人类生存问题越是艰难与复杂,生存的动能与势能越是突出和强烈,生存的碰撞越是激越和深刻,它所掀起的精神浪花也就越加壮美和惊艳,必定直接演绎成文化领域的合作与竞争。我们坚持文化自信,必定推动世界多彩文化的繁荣共生。
以文化自信为价值引领进行“双创”,不仅正确揭示了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阐明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繁荣发展的普遍性品格,也凸显出文化自信是应对世界多元文化冲突和碰撞的理性支撑。全球化发展到当代,对文化的影响愈来愈大,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多样性发展,揭示出人类文明进步的深层动力。与此同時,经济全球化出现的文化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对民族文化带来极大挑战,优势文化利用先发影响力强行推销自己观念、价值与产品,使得许多民族原有特色文化逐渐边缘化,陷入消失的危局。我们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国际话语权与竞争力,可以进一步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双创”,在现实化过程中昭示亲和力,使别人真诚认同、理解和亲近,促进世界多彩文化发展繁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6]他还在国际会议上公开宣称:“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7]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坚持文化自信,对外广泛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从解放初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改革开放时期提出的“走和平发展道路”,再到新时代呼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均是这样。鉴此,《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提出了全面实现文化发展改革的目标任务:“文化开放格局日益完善,中华文化影响力持续扩大,中国故事、中国声音广泛传播,良好国家形象全面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进一步增强,促进世界文化多样化发展。”[8]我们要用世界性的眼光看待中国传统文化,恪守文化自信价值引领,认真研究其他文化的发展需求,不断搞好国际文化交流互鉴,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大胆向世界推介和宣扬中华文化,同时也科学吸纳全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为己所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立足本国实际,又要开门搞研究。对人类创造的有益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我们应该吸收借鉴,但不能把一种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当成‘唯一准则,不能企图用一种模式来改造整个世界,否则就容易滑入机械论的泥坑。”可见我们只有自觉坚持文化自信,不断拓展价值引领的现实力量,才能在“双创”中积极推进世界多彩文化的繁荣共生,努力为人类事业发展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北京大学哲学系等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61.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16(1).
[5]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1).
[6]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1).
[7]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3—28(1).
[8]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7—05—07(3).
(作者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张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