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浪潮中把握知识产权脉搏

2018-11-29 11:22龚思涵
中国知识产权 2018年11期
关键词:沙龙代理律师

龚思涵

在开始对华诚的采访之前,China IP记者对于华诚的印象还停留在学生时代所研读过的一件件知识产权领域“全国首例”案件,这些案件为“华诚”在上海知识产权界打响了名号。而当China IP记者见到华诚律师事务所主管合伙人,且同时具有注册税务师资格的钱军亮律师时,他首先向China IP记者提到的,却只是朴实无华的八个字——诚信、思远、敬业、进取。在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钱军亮向China IP记者讲述了二十余年来,华诚知识产权服务团队对这“八字箴言”的践行之路。

慧眼识机遇 静待风起时

华诚律师事务所成立于1995年,迄今已逾二十年,是上海乃至华东地区最早涉猎知识产权业务的律师事务所之一。成立至今,华诚以高品质、宽领域、全方位的服务享誉业界,使得众多世界知名公司在寻求各类法律意见时,都将华诚作为首选。回首华诚走过的二十余载峥嵘岁月,钱军亮坦言,荣耀的背后,也曾有着不为人知的艰难。

钱军亮在采访中提到,华诚的数位创始人均系业界所称的“双证律师”,即同时具有专利代理人资格和律师执业资格,并且有着深厚的英语、日语等多语种背景。故而在成立之初,华诚就以敏锐的眼光,将团队的重点业务方向定位于知识产权领域,特别是涉外知识产权服务。“但是在1995年左右,中国内地的知识产权意识也才刚刚萌芽,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和代理业务显然并不像今天这样蓬勃发展。所以,华诚成立后最初的一段时间,知识产权业务量较低是我们面对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而且上世纪90年代,国家知识产权局对于涉外代理业务有特殊的要求,从业者需要另行核准资质才能从业。当时,全国范围内能获得知识产权涉外代理资质的代理机构也是凤毛麟角。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华诚在彼时与知识产权涉外代理业务‘有缘无分。”钱军亮对China IP记者坦露了华诚创立之初所面临的困境。

不过,挑战往往与机遇并存,创立之初的华诚依靠对市场敏锐的洞察力,结合团队自身优势,在创立之初的困境中发掘了新的机遇。“在代理业务方面,华诚由于暂未获得涉外代理资质,所以初创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将精力投入到了国内代理业务的挖掘,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另一方面,华诚团队兼具代理公司和律师事务所的双重职能。虽然我们在涉外方面暂时无法接触代理业务,但我们可以发挥创始合伙人和律师们高超的外语能力和扎实的法律功底这些优势,从涉外知识产权法律业务入手,比如涉外知识产权诉讼案件等。”正如钱军亮所说,彼时的华诚开始在上海地区承办领先于业内的知名涉外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案件,例如由华诚团队带头人、资深高级合伙人徐申民所成功代理的中国内地第一起日本公司诉中国企业专利侵权案件和第一起外国企业间的专利侵权诉讼案件等。对此,钱军亮表示:“我们当时所做的这些业内领先的涉外侵权诉讼,虽然数量并不算多,但却是华诚涉外业务的突破口。”

也许是应了那句“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经过不懈的努力,2000年4月,华诚终于被指定为涉外知识产权代理机构;2003年5月,华诚又被指定为涉外商标代理公司。此后,华诚在涉外知识产权代理方面进入了快速的发展阶段。“当时适逢中国刚刚加入WTO,国内知识产权事业迎来了真正的发展。而华诚又在1995年到21世纪开端几年的阶段里,通过涉外知识产权法律诉讼业务,在业内赢得了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所以,当时很多大型外企,特别是来自欧美、日本的企业,在将知识产权诉讼等法律业务交由华诚的同时,也开始将商标、专利等的代理业务委托给华诚。大约从2002年、2003年左右开始,华诚的代理业务,尤其是涉外知识产权代理业务出现了比较迅猛的增长。”钱军亮介绍道。

进入21世纪,华诚的知识产权代理业务与法律业务齐头并进、携手高速发展。2008年,华诚被国务院司法局授予“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称号,亦被ALB杂志评为一流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并自此连续多年获评Chambers and Partners机构“顶级知识产权事务所”荣誉称号……不胜枚举的荣誉,印证了华诚日益壮大的影响力与号召力。

再回首1995年至2003年的那段华诚“启蒙期”,钱军亮不禁感慨:“我们很感谢有这样一段创业时期的积累,让华诚的创始合伙人们在黄金岁月里实现了知识、经验等各方面的充分储备,也让华诚团队在人才、社会资源等方面做了扎实的积累。我们也很庆幸自己这么早就预见到了中国知识产权业务的蓬勃未来,并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抓紧中国入世的契机,实现了华诚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飞跃。”

规模诚可贵 質量价更高

取得涉外知识产权代理资格后,代理案件数量的急速上涨,让华诚意识到业务操作与管理流程电子化、自动化的重要性,因为单纯依靠人工,已经很难在时效要求的范围内高质量地完成规模庞大的案件。然而,开发规范且完善的电子化业务管理系统难以一蹴而就,更不会一帆风顺。

“现在看起来,做一套完善的电子化业务管理系统也许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为市面上已经有很多软件公司设计的各类通用型办公系统,供各行各业的单位筛选、购买。但是在2005年左右,市面上根本买不到为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设计的通用的办公软件系统。所以,我们在考察市场后,最终决定联合外部的软件公司,投入100万元,开发一套针对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案件业务特点的定制化软件。”钱军亮坦陈,在2005年左右投入100万元开发软件系统,称得上是付出了“天价”,但华诚坚定地认为,研发电子化业务管理系统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发展相对更加成熟,因此,客户对于知识产权代理案件的质量也相对更加重视,这是21世纪初我们取得涉外知识产权代理资格、案件量急剧上涨时所面临的客观事实。而且作为代理机构,我们也有义务对自己代理的案件质量承担责任,从内部做好风险控制,对客户负责,也对自己负责。所以,我们需要建立一套规范详尽的业务操作流程和电子自动化管理系统,确保知识产权代理案件程序的即时、高效、优质和安全,以防止可能产生的权利冲突和程序差错。”钱军亮如此解读华诚当年对于开发电子化业务管理系统的执着。

时至今日,这套自动化的电子化业务管理系统依然在运行并定期维护、修整、调试和升级。它是华诚每一位员工入职培训的第一堂“必修课”,更是联系华诚上海总部与全国各地各个分支机构之间的重要纽带。聊到这里,钱军亮与China IP记者的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了华诚“集中统一、专业化与综合性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在钱军亮看来,这套管理模式对华诚在业内长期保持竞争力功不可没。

“华诚的总部在上海,目前在北京、哈尔滨、香港、兰州、烟台、广州、苏州和池州等地均设有分支机构,不过我们最大的特色在于,华诚绝大多数的分支机构都是直营机构,均统一由华诚集团管理,而非各地独立运作的加盟商。”钱军亮又详细地阐释了华诚集中统一管理各地分支机构的方式,“多数分支机构的最高管理层系由华诚总部直接指派,将总部的管理模式与要求随先进的办案经验一同带到分支机构,并据此执行。更重要的是,所有分支机构统一使用华诚的电子化业务管理系统,这就意味着各个分支机构与华诚总部在利益冲突检索、时效控制、文本格式规范、办案全套流程以及质量审核要求等方方面面均使用完全一致的标准。同时,总部定期的员工培训也都是通过远程的方式与各个分支机构共享。”

谈及此,China IP记者不禁问道,华诚会否担心如此严格的统一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团队壮大的速度?对此,钱军亮淡然一笑,诚恳地说:“采取这种管理模式的目的其实非常单纯,就是要绝对保证案件质量。华诚的品牌已经在国内特别是华东、华南地区享誉二十多年,一直以来,‘华诚二字就是高质量的代名词。我们从不急于扩张,也从不盲目追求所谓的‘上海最大或者‘中国最大,但我们必须保证华诚的品牌永远代表高质量,这是我们始终不变的宗旨。”说到质量,钱军亮成竹在胸地与China IP记者聊起了华诚综合性与专业化相结合的独特竞争优势,“华诚团队内部,无论是诉讼律师还是知识产权代理团队,都会明确内部的细分领域。如在代理业务方面,华诚团队已建立了涵盖化学、生物、医药、机械、电子、通信、光学、物理、外观设计、检索、专利有效性分析、侵权分析、无效宣告请求、专利咨询等各类专业部门,诉讼方面亦进行了专利、商标、著作权、不正当竞争等领域的划分,所以,华诚的每位律师从不笼统地以‘知识产权律师自诩,而都清晰地知晓自身的细分专业方向,共同通过精细化分工在能力范围内为客户提供专业度最高的服务。”

“同时,我们也强调华诚是一个综合性的、各方面实力均衡的法律服务团队。华诚在统一管理的制度下运作,团队间的合作亦十分紧密,这就在高度专业化的基础上,保证了我们对客户多元化需求的满足。例如客户向华诚团队或律师提出了超出其专业领域外的需求时,该团队或律师可以将客户的相应需求转交于华诚相应的专业团队或律师,自己亦可因此在考评记录中获得奖励。这种管理模式既能满足客户的多元需求,又能保证每一‘元需求中的专业水平。”钱军亮表示。

八年如一日 搭台促分享

细数华诚广为业界所参考与借鉴的典型案例,无论是早年的国内首起外国当事人间的专利侵权纠纷案件、首起由法院认定驰名商标的商标侵权纠纷案件、首起外国当事人间因体育赞助合同所提起的合同侵权纠纷案件、涉及中外企业的跨境诉讼和仲裁商事纠纷案件,抑或是近年来获选上海市“2015年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件”的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诉上海雨前春茶叶有限公司侵害商标权民事糾纷案、入选2016上海市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的某知名服装品牌商标侵权系列案等,无不是具有首创性意义的标杆案例。这不仅是华诚专业度的象征,更是华诚以前瞻性的视野把握行业发展脉搏、重视研究热点问题的见证。华诚近年来积极举办的学术沙龙等活动,亦印证了其与时俱进的精神信念。

华诚自2010年起开始组织、举办各类法律培训,其中,“中国法沙龙”这一系列学术沙龙活动已经成为广受知识产权界欢迎的品牌活动。“‘中国法沙龙这一学术沙龙活动,我们每年视情况举行8到10场不等。每年年初,我们会制定排期表,初步拟定每期活动的主题、主讲人、分享人,全年的沙龙活动均参照排期表执行。当然,每当有社会热点事件出现或重要的法规、典型案例发布,我们也会酌情对沙龙的选题进行微调,以适应市场或听众的需求和导向。”如钱军亮所言,系列学术沙龙的举行并非易事,甚至可以用“事务繁琐、劳心劳神”来形容,但华诚坚持举办“中国法沙龙”已有八年之久,迄今仍在进行之中,这在业内实属罕见。对此,钱军亮骄傲地说:“华诚并非上海知识产权界最早举行学术沙龙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但一定是最持久的一家。我们的初衷其实很简单,就是想搭建一个知识分享的平台,欢迎所有业内的代理机构、律师事务所、企业、第三方合作平台甚至在校学生一起来分享行业前沿信息、把握行业最新动态,让自己掌握的知识、信息始终保持新鲜,让大家的思维始终保持灵活性与先进性。”

采访进行到最后,钱军亮向China IP记者展示了近几年华诚“中国法沙龙”所研讨的热门话题,其中,“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频热词自然不会缺席。谈笑间,钱军亮也从一名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管理者的角度,表达了他对于“互联网+”环境下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应当何去何从的见解:“首先,‘互联网+的到来对于知识产权服务提供者而言,意味着业务量的扩大。互联网行业、共享经济、数字经济等等新业态的崛起,其背后都离不开科技,而科技总是与知识产权保护密切相连。换言之,科学技术发展越快,背后需要保护的知识产权数量就越多。其次,对于与华诚类似的许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而言,互联网技术及人工智能的运用和推广,意味着工作成本的降低。我们对此虽然乐见其成,但也必须慎之又慎。概而言之,案件的质量和客户的需求这两大‘主心骨必须毫不动摇,在这样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用智能化工具取代人力,从而使律师、知识产权代理人等将精力集中于工具无法取代的事务上,创造更高的价值。”

猜你喜欢
沙龙代理律师
1号异星球餐馆·不可思议的代理老板
ABC ENGLISH SALON
善良律师
调音
《航空模型》团体代理招募
沙龙
澳航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船期表
复仇代理乌龟君
赢得很惨
律师与车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