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卫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在今年两会期间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他再次指出要推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强调“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作为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如何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引的路线图,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认真研究的重大问题。
一、客观认识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
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与“五个振兴”互为表里,充满致广大而尽精微的中国智慧,包含天地人三者之间的鲜活灵动,为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成为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抓手和根本遵循。
(一)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开辟了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广阔空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创新性举措,是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富民兴渝”的必然要求,也是重庆市加快补齐发展短板、激发“三农”发展动力活力的重大历史机遇。因此,它不仅是一项利于乡村振兴、功在促进整体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更是关系国家富强、民族强盛、社会繁荣的历史性战略。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乡村振兴为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开辟了广阔空间,农村基层党组织强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行不行,直接关系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好坏。
(二)乡村振兴的长期性确定了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持久坚守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时间可能会持续30年~50年。要在这么长的期间内,解决好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人类文明史上,乡村的“兴”和“衰”是一对矛盾,有兴则有衰,“衰”与“兴”有时又互为转化。城市化和工业化是乡村衰落的诱因,如何吸取和借鉴人类文明史上的经验教训,使城乡发展能够优势互补、互为促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在新时代,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强烈,对生态环境、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我们保持清醒头脑,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调动各方资源与力量,坚定信心不动摇,进行统筹性、系统性、持续性的推进实施,这对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是一个长期的磨砺和坚守。
(三)乡村振兴的复杂性考验着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致胜能力
从中国的国情来看,城镇化进展到现在,仍有占总人口的40%左右,近5.7亿人还在农村,习近平总书记讲过即使城镇化率达到70%,农村还有4亿人口。有这么多人在农村生产生活,怎么可以让它凋敝。从重庆来看,重庆处于“双欠”阶段和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的市情,其复杂的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决定了实施乡村振兴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大而不强、大而不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较为薄弱,农民收入偏低,农村人口老龄化、村庄空心化、家庭离散化趋势明显,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问题日益突出,城乡之间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亟待理顺,乡村规划建设、社会治理、文化传承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亟待加强,这些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在不同地方以不同方式呈现。能否攻坚克难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是对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致胜能力、抗风险能力、抗打击能力的全面检验。
二、清醒判斷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问题和差距
同是共产党执政的天下,多年过去,为什么农村有的地方变化翻天覆地,有的地方物是人非而江山依旧。剖析其发展差异,发现很大程度与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是正相关关系。这让我们不能不重新审视基层党组织在“三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一)班子软弱涣散,影响凝聚、号召能力,导致基层党组织形同虚设,损害党在乡村振兴中的组织威信
在当前农村,一些党的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无法发挥党的核心领导作用。有的党组织对乡村振兴认识存在误区,要么简单的理解为就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一提到乡村振兴首先定位为发展农业,认为周期长、风险大、发展水平低端;要么认为乡村产业振兴存在着看不见、摸不着、难把握的问题。有的党组织党内规范的政治生活流于形式,常年没有认认真真进行过“三会一课”。在支部配备上,普遍存在选“班长”难、配“班子”难、管干部难的“三难”,村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与农村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距甚远,有的基层党组织甚至被村霸村痞、宗族势力、黑恶势力渗透和控制。这些问题导致基层党组织在当地形同虚设,不同程度弱化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服务意识淡薄,破坏党群、干群关系,导致基层党组织脱离群众,动摇党在乡村振兴中的群众基础
一些地方农村党员干部作风漂浮,缺乏进取心,消极不作为,也有的农村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利益的观念不强,民主作风较差,法制观念淡薄,变着花样搞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甚至违法乱纪、贪污腐败。少数农村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项目建设中,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严重践踏农民利益,形成小官巨贪;在村干部选举中,一些地方搞拉票贿选、暗箱操作。这些行为危害、动摇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
(三)队伍建设失衡,社会发展滞后导致基层党组织后继乏人,流失党在乡村振兴中的人才支撑
相当部分地方农村党支部书记和党员存在“高学历的少,年轻人少,低学历的多,年龄大的多”的“两少两多”情况,一些支部成员思想观念陈旧,政策水平较低,工作思路单一,缺乏发展意识、创新意识,还有相当一部分贫困村维持“涛声依旧”的局面,等待支援和爱心相助,小富即安和“等、靠、要”思想严重;有的党员只顾自己致富,不会带动、不能带动群众致富;有的自身缺乏技术专长,又不主动引进或邀请技术人才,导致一些地方农民群众对党组织普遍缺乏信任感、依托感。
(四)组织活力不足,制约职能、效力发挥,导致基层党组织带动力差,减弱党在乡村振兴中的推动能力
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号召力弱化、虚化、边缘化,党组织出现“空转”,党建引领作用发挥有限。一些地方乡镇债务负担较重,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空壳村”较多,村级组织运转资金缺口较大,加之一些地方由于老党员多、外出务工流动党员多,集中开展活动较少且质量不高,出现开会学习流于形式,党员之间缺乏交流,甚至有的党组织长期不召开党员大会的情况,不能切实有效地组织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严重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开展的深度和广度。
三、准确把握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重点和难点
乡村振兴是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基础,包括农村文化、治理、民主、生态等在内的乡村发展水平的整体性提升,人才振兴、组织振兴是抓手,产业振兴、文化振兴和生态振兴是目标,其目的是将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作,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一)理清关系找准工作重点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也是增加收入、富裕农民的难点,更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着力点。没有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兴旺,乡村振兴就是一句空话,农村产业发展要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发挥农业农村多种功能,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生态宜居是关键。农业农村本身就是生态系统的主体,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重点是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教育和引导广大农民坚持和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格局,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使农村更加宜居。
乡风文明是保障。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重点是要弘扬主旋律、弘扬社会正气、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移风易俗,推广现代文明生活方式,提升乡村精神文明水平。
治理有效是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重点是要突出党建引领,提升凝聚力、战斗力,建立健全在党的领导下,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
生活富裕是根本。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断增加农民福祉,让广大农民尽快富裕起来。
(二)瞄准目标突破工作难点
在具体推进中,产业振兴的难点在于如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因地制宜地做好产业选择和甄别、规划和布局,促进农业的生产方式、组织方式、管理方式发生质的嬗变,这成为衡量基层党组织思想解放程度、视野眼光宽窄、领导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要打通现代农业产业融合链条,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现代服务业,推进城乡产业融合互动发展,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创新发展新业态,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序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党支部+合作社”等多种发展模式,把资源集约利用起来,把党员群众组织起来,促进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
人才振兴的难点在于如何开发人力资本,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人才短缺瓶颈直接制约着乡村的发展,也将直接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聚,乡村振兴才有底气。乡村振兴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匯聚的良性循环,基层党组织才可以在乡村的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组织建设等方面大展身手,农村的各项改革才能有效推进。
文化振兴的难点在于如何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要从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特征中找出乡土社会的合理价值,以优化现代社会道德真诚的生存环境。基层党组织要抓住文化振兴这个“魂”,激发出广大农民群众振兴的动力,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否则,如果乡村文化衰败,不文明乱象滋生,即使一时产业兴旺,也难以获得持续长久的繁荣。
生态振兴的难点在于如何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振兴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基层党组织必须教育和引导广大农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要克服一些干部在实现生态宜居过程中注重将大量资金投入在加强城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上,而对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相对应付的倾向。更要坚决反对把城镇的一些容易造成生态环境污染的企业外迁入农村地区,把新引进的污染企业或者具有潜在污染危害的企业也布局到距城镇较远的农村地区的错误做法。
组织振兴的难点在于如何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群雁要靠头雁领,实施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抓基层打基础,以加强农村基层党建为引领,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确保实施乡村振兴的正确航向,增强振兴乡村的领导力、凝聚力、推动力、治理力,激发乡村振兴活力。“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党组织就是主心骨,要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积于跬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厦,需要四梁八柱来支撑,党是总的骨架,党中央是顶梁柱,基础是千千万万基层党支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必须夯实基层、打牢基础。乡村振兴要实现有序、稳步推进,必须全面提升基层党支部的组织力,充分发挥坚强战斗堡垒作用。
(一)充分发挥宣传党的主张的思想引领作用
只有思想上的清醒,才能保证行动上的自觉,切实为改变农村面貌、为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履职尽责、劳心尽力。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迫切需要新思想引领乡村振兴新作为。基层党组织要以新时代新要求为指导,不断提高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深刻认识并教育引导广大农民,实现乡村振兴,不是一时而起,不能一哄而上,更不会一蹴而就。要深刻认识并教育引导广大农民,乡村衰败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和难题,城市与乡村人为割裂,自然与人文不再相亲,是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跨过的一道深沟,既要防止“急于求成、短期见效”的“跨越思维”,也要防止层层加码,不切实际的大拆大建、“拓宽取直”,片面追求表面靓丽,外观整齐,根本不考虑留住“乡愁”,更要防止无视财力物力,寅吃卯粮,甚至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我们提供了变革方向和发展契机,是实现农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中国方式,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意愿,依法保护传统文化村落,让乡村振兴给农民群众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充分发挥贯彻党的决定的政治执行作用
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乡村振兴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大政治优势,最终体现在基层组织对中央决策部署的执行和落实。产业兴旺要求基层党组织必须努力学习并推进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的构建,形成上下贯通、流通畅通、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的新格局,打通现代农业产业融合链条、联通现代农业与健康食品产业的链条、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现代服务业、推进城乡产业融合互动发展、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创新发展新业态。人才振兴要求要千方百计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特别是把年轻精英人才的存量和增量充分挖掘出来,创新对人才的认识,创造人才发展机制,满足人才发展需求,不但要吸引人才到乡村,还要留住人才在乡村,更要利用人才兴乡村。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真正实现“农民成为体面职业”“农业成为价值产业”“农村成为生活优势”。生态宜居要求在根除落后生产观念和构建现代生活方式的过程中,推动回归农村应有的山清水秀、空气新鲜的自然本色,真正实现绿色发展。尤其要加大农村面源污染、垃圾污水治理力度,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善农村生活设施,着力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打造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建设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治理有效要求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重振核心领导,长幼有序,富有生机的乡村秩序。所有这些,都有赖于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的领导、党员同志们的率先垂范。
(三)充分发挥领导基层治理的组织牵引作用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乡村治理的目的在于构建和谐共生的人际环境。现实社会中人才、资本、资源的大流动打破了乡村的自然边界,原有的乡村伦理遭到挑战和破环,要重建人们之间守望相助的亲密的交往关系,优化人际关系,确保乡村社会和谐,必须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牵引作用,实现从管理向治理的转变。農村基层党组织要调动最广大农民群众强烈的发展积极性,完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继续探索乡村新兴经济体管理模式、实施科学的乡村治理模式和设计乡村新型社区建设模式,因地制宜,因势而动,积极寻找符合发展方向、满足大多数群众意愿的发展道路,尊重农民的选择,尊重客观自然历史规律,激发农村基层活力和创造力,整顿软弱涣散的农村党组织,打击村痞村霸和黑恶势力,以党的领导统揽全局,积极探索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方式,以村民自治、法律法治、社会德治为保障,以美丽环境、文明乡风、洁净家园为目标的新型乡村治理模式,以法治定分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以自治消化矛盾,维护和谐稳定。
(四)充分发挥团结动员群众的社会领导作用
基层党组织能否带动组织群众参与乡村产业发展,努力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对其办事能力、发展能力和服务能力的重要检验。基层党组织要团结动员和组织群众,努力在乡村振兴中对自然资源、人才资源、人文资源等进行整合,挖掘本地资源及潜藏价值,对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作出迅速、适时的反应,对不同来源、不同结构、不同层次的资源进行筛选与识别、配置与汲取、激活和融合,争取发挥出新的效应、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要改变用传统的行政命令方式对待群众的做法,用先进理念和通过公开、公正、公平的民主方式,推动资源共享、技术共帮、发展共赢,引导和带领群众振兴乡村。要带动组织群众参与乡村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把脱贫攻坚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特别要突出抓好主打产业,打造一批种养殖示范基地,统筹规划,把发展乡村旅游挖掘利用文化结合起来,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品质的旅游景点,带动全域旅游,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总之,基层党组织只有通过推动改革发展的具体成效,通过为民服务的真诚行动来赢得群众信任、取得群众支持,才能真正成为广大农民发财致富的领头羊、乡村振兴的当家人,使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真正提升,战斗堡垒作用真正发挥。
作 者:中共重庆市南川区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马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