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民族文化对古代汉语词汇的意义初探

2018-11-29 14:52宋彰硕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8年12期

宋彰硕

内容摘要:汉民族文化是古代汉语词汇发展的重要基石。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传统汉民族文化尊卑观念森严、伦理道德观念鲜明以及重视农桑的特征,随后从古代汉语词汇构成、古代汉语词汇词义引申、古代汉语词汇隐含象征三个方面探讨了汉民族文化对古代汉语词汇的意义,希望这些观点能够为古代汉语词汇的探究提供思路。

关键词:汉民族文化 古代汉语词汇 引申词义

汉民族文化与古代汉语词汇具有密切联系,汉民族文化又是古代汉语词汇产生和发展的根源,并且通过古代汉语词汇表现出来。通过对古代汉语词汇的探究能够深刻体察到汉民族审美鉴赏标准、认知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取向,以及汉民族多元化的文化心理特征,对于弘扬汉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古代汉语词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传统汉民族文化的特征

(一)尊卑观念森严

从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到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成立中华民国,中国的封建社会持续了将近2400年,在这样的社会形态下,中国一直奉行着“王权神授”、“君王至上”的理念,认为君主是由“天命”派遣于凡间管治世人的,是神在人间的代表,而皇权是天下至高无上的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作为人民只可遵从君主的指示去做,任何人都不能违背君王的意志,在这种制度的影响下,古人形成了严格遵守尊卑有序原则的文化特征。

(二)伦理道德观念鲜明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正如孔子所提倡的那样“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汉民族文化始终认为,“道”是人世间最高的思想境界和标准,要想达到天道的境界,就必须从人道起步,所谓天人合一的天道和人道就是要从符合社会文明标准的的行为开始,而道德的发挥要依托于“仁”,并通过六艺表现出来。同时,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强调了“礼”对于维护国家秩序的重要性,因而在这里,“礼”也可称之为法制,是一个国家各项活动规范以及秩序的总称[1]。

(三)重视农桑

古代汉语词汇的创制和应用不仅推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还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农业的生产和发展与汉民族的文化结构具有血肉联系,通过观察古代汉语词汇的形体结构,能够窥探到汉民族由渔猎社会到农耕社会的进化历程,例如,“采”字上部为一只手,下部为树木,表示采摘之意,采集树木上的果实是渔猎时代先民最主要的生存方式,“焚”字,用火烧林去草,以适宜耕种,反映了先民已经进入原始农业阶段,以刀耕火种为主要耕作方式;“裕”由“衣”和“谷”组成,代表了在封建社会能吃饱穿暖,丰衣足食就是生活丰裕、宽绰美满的象征,是汉民族农耕文化的集中体现。

二.汉民族文化对古代汉语词汇的意义

(一)汉民族文化对古代汉语词汇构成的意义

汉民族文化的尊卑等级制度和宗法制度对古代汉语的词汇构成具有突出影响。首先,对于不同等级的人,同一件事的表达方式也有不同,并且随着我国封建等级制度的逐渐严密化,其区分也愈加的严格。例如,对于“死”的描述,不同等级的人,其表述不同,《礼记·曲礼》中明确提出了相应的规范:“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其次,汉民族是一个十分讲究血缘和亲情的民族,复杂的亲属关系和宗法制度在古代汉语里具有明显的体现。例如,兄弟的排名会按照“伯(孟)、仲、叔、季”的顺序进行排列;贵族男子明媒正娶的妻子称为“嫡妻”,嫡妻之子为嫡子,其余的妻子统称为“妾”,妾氏所生之子为庶子等。此外,敬词和谦词的普遍使用也反映出汉民族自谦和尊人的文化传统,敬词是表示尊敬的称呼,是对他人的敬重,谦称则是表示谦虚的称谓,用于对自我的谦恭,不同阶级地位的的人使用的敬辞和谦称也是不尽相同的,例如,君王往往称自己为“寡人”、“不谷”、“予一人”,平民一般自称“臣”、“愚”、“鄙夫”、“小可”、“老夫”、“卑职”、“牛马走”、“区区”、“不强”、“不腆”等;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表谦或表敬的副词如“承”、“敢”、“不”、“小”、“幸”、“薄”等。

(二)汉民族文化对古代汉语词汇词义引申的意义

古代汉语修辞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其形态、特征和运用范式受到汉民族文化结构的影响和制约,从文化传承的层面上来看,汉民族文化通过生活方式、心理特征、思维方式以及审美观念等方面影响着古代汉语词汇的产生、发展和成熟,通过古代汉语词汇词义引申的文化现象,又可以窥探到汉民族先民们独特的精神世界。一般来说,古代汉语词汇词义引申可以分为直接引申和间接引申,前者是指直接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后者则是指由本义辗转再引申而来的意义,例如“徒”字,在《说文》的解释为“步行也。”步行就是不乘车,因而古时步兵也称为徒兵,则又可以引申为众多之意,例如“圣人之徒”;徒行就意味着没有车船等便利工具,因而可以引申为“空白”,例如“家徒四壁”“徒劳无功”等。总体上说,古代汉语词汇的词义引申都与汉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深切的联系。又如,“汉”字本来是河流的名字,特指“汉水”,随后待秦末楚汉争霸结束,刘邦将“汉”字定为自己的国号,这时“汉”字引申为“汉朝”,后来,随着汉代漫长的统治,其威仪愈加的显赫,对各国的影响范围也不断扩大,其周边的少数民族自发的将中华民族默认为“汉族”。再比如,“朝”的本义是指“早晨”,在封建社会时期,宫廷大臣们要在晨间觐见君主,汇报诸多事宜以供君主裁决,因而引申出“朝见”、“朝臣”等词汇,其觐见君主的地点引申为“朝廷”,而大臣面见君王时要行跪拜礼,所以又引申出“朝拜”,朝廷的更迭则引申出“朝代”这个词[2]。与此同时,“民以食为天”的农业崇拜,也对古代汉语词汇词义引申产生了影响。比如,“社”本义是祭祀的场所,“稷”本义为谷物,后引申为土神和谷神,是汉民族最重要的崇拜对象,这反映了汉民族以农立国的社会性质,后来稷被尊为五谷之长,与社并祭,合称“社稷”前者代表安全稳定的的生活环境,后者代表充足丰富的食物来源,由此又引申为“国家”。

(四)汉民族文化对古代汉语词汇隐含象征的意义

古代汉语词汇的隐含象征展现着汉民族的文化底蕴和发展轨迹,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态特征增加某种抽象含义的方式,对古代汉语词汇进行引申,能够更精准的表达汉民族的主观心理感受和心理专题。一般来说,古代汉语象征词语通常是依据客观事物具体特征,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词语文化上增加附加义由此构成的符合汉民族文化特征的联想意义,这种主观的联想意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具有相同的渊源,因而,其象征词语也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这些象征词语经过人们的长期使用,便具有了约定俗成的象征意义。例如,常用来赞扬他人品格的“梅兰竹菊”。梅花往往盛开于严寒的冬季,花色清淡,枝干如铁,常用来象征高贵清雅的品质;兰花多生长在空谷山岩之中,质朴文静、淡雅高洁,“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常象征高雅、纯洁的品格;竹,枝高挺拔、冬夏常青、常被用来象征正直、坚韧、廉洁等品行;菊花通常在秋末冬初时盛放,不畏霜雪,清香悠远的特性,则常象征优雅、高洁、淡泊的高尚品格。另外,汉民族的祭祀崇拜和图腾文化也对古代汉语词汇隐含象征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汉民族将“龙”描述为“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神异动物,具有祛邪、避灾、祈福的作用,是汉族社会流传最为广泛的文化意识之一。因此,汉族人往往认为先人是人和龙交合的产物,常称自身为“龙的传人”,夫妻之间恩爱相随称作“龙凤呈祥”、封建君主帝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称作“真龙天子”,是身份高贵的体现。

综上所述,汉民族文化的伦理观念和等级观念对古代汉语词汇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无论是词汇的构成、引申含义还是象征意义都体现了传统汉民族文化的不同侧面,并反映出汉民族文化的审美倾向和深层内涵,强化对两者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推动汉民族文化和古代汉语词汇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蒋冀骋,刘智锋.论词义引申的民族性[J].古汉语研究,2017(02):83-87.

[2]赵英来.论古代汉语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教育教学论坛,2018(30):197-198.

(作者單位:湖南省南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