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和新旧体制的交替,我国的校园暴力问题愈加突出。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与个体社会化各环节密切相关,校园暴力事件发生机制以嵌入的形式融入到社会发展转型面临的新社会形态与个人内在调适之中。本文在个体社会化视角下探究校园暴力产生的多维系统原因,论述校园暴力产生的多元性危害,并结合社会化整体机制,从强化法治干预机制、增强学校社会化环节、提高社会文化教化的组织性三个方面对校园暴力问题的防控进行价值重构。
关键词:校园暴力 社会化 中学生 防控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校园暴力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十八个国家对年轻人进行调查的数据显示,百分之九十的人认为校园欺凌是身边普遍存在的问题,三分之二的人表示曾遭受过校园欺凌。[1]韩国的校园暴力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尤为严重,中学生在这一时期相继因为遭受校园暴力而选择自杀,而日本20世纪至今,校园暴力依然猖獗,每年都会有孩子因校园暴力自杀,美国的校园暴力则集中体现在参加帮派、枪支泛滥。校园暴力行为一直是教育界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这一问题的普遍性和危害性促使各国不断地探索解决对策。我国的校园暴力问题实质上长期以来未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这也与我国的传统观念有关,但是近年来随着校园暴力事件的曝光,以及社会影响力的扩大,这已经引起了国务院的关注。李克强总理多次过问校园欺凌问题,2016年6月批示要求坚决遏制校园暴力,于11月又在第六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上要求严厉打击校园欺凌等违法犯罪行为。[2]侵犯性行为的发生离不开个体社会化中的环境变化以及个体社会化环节的阶段性特征,由于校园暴力事件在中学生群体当中比较突出,本文主要对中学生之间的校园暴力行为进行研究和分析。
二.中学生校园暴力产生的多维系统原因
(一)个体内在心理机制的异化
校园暴力的发生与中学生这一群体本身的特质是离不开的,青少年时期本就是比较特殊的一段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学生不论是生理状况,还是心理状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处于心理学家称为“危险年龄”的时期,一般表现过分固执,缺乏自控能力。[3]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義,热衷于挑战权威结构与社会制度安排,并且认为这是在追求个性与自由。青少年表现出来的缺乏控制力,感情用事,攻击欲等行为的本能驱动力,与暴力文化存在某种顺应关系,并且积淀了暴力心理基础。[4]心理机制方面的异化,在社会关系网络失衡的情况下容易产生群体性暴力行为。
(二)家庭社会化功能的偏差
家庭是个人社会化的重要载体,是个体社会化的开端。家庭的教养方式、相处模式、家庭结构、关系融洽程度等与孩子的性格与个性的形成有很大关联。如果一个家庭各成员之间关系不和谐,人际关系疏离,家庭冷暴力突出,那在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就容易变得性格叛逆,有逆反心理,产生暴力倾向。对于独生子女家庭而言,家长容易“溺爱”孩子,导致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处事方式,造成其侵犯性行为的增加。而在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中,由于父母职能缺位,孩子缺乏形成健全的社会人格的条件,在角色建构方面存在偏差。家庭教育的缺乏,使孩子对是非的判断能力有限,也是影响孩子倾向于使用暴力解决问题的不可或缺的要素。
(三)学校社会化环节的弱化
学校是为个体社会化目的而专门建立的社会化机构,承担着为个体传播社会规范和社会行为标准的职能,以使个体完成社会角色的转换。但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滞后导致中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就会产生越轨行为。校园暴力行为的产生与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式紧密相关,我国目前还是“应试教育”,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过于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思想素质教育,对学生疏于关怀。学校对校园暴力的处理方式对校园暴力行为的一再重复发生有很大的影响作用,现阶段多数学校只是对施暴的学生给予口头教育或是纪律处分,这种惩戒方式力度太小,施暴学生对此没有畏惧感,反而会毫无顾忌地在校园里施暴。
三.中学生校园暴力的多元性危害
(一)对中学生造成隐形和显性伤害
对于受害者而言,遭受校园暴力,首先就是身体上的显性伤害,严重的校园暴力甚至有将学生打成残疾,造成无可挽回的伤害。有些学生在遭受欺凌之后,因为无法忍受这样的屈辱以及害怕再次成为被欺负的对象,就会发生自杀行为。而校园暴力对学生心理机制的隐形伤害则会伴随一生,长期遭受校园暴力学生在未来的生活里总会有遭受欺凌的心理阴影存在,阻碍他们之后的正常社会化。对于施暴者而言,他们的施暴行为若是没有得到及时的制止,他们心理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变得更加扭曲。长此以往,变得漠视法律法规,就会形成反社会性人格,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5]并且这一部分人群在校园里不注重学习,违规乱纪,容易被带上标签,在将来的社会生活里容易被人孤立。
(二)学校正常社会秩序陷入混乱
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肯定会引发受害者与施暴者家庭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学生家长会到学校闹事。加上现在媒体网络的发展,记者对相关事件的报道,会将学校推上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学生家长出于保护自己孩子的身心安全考虑,可能会选择让孩子退学或转学,这样学校会陷入信任危机和信誉危机,对其将来的生存和发展有不可避免的消极影响。除此之外,无论是受害者还是施暴者卷入暴力事件都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学业和学习当中,还会波及未参与进去的其他学生的正常校园生活。而老师们忙于应对校园暴力事件所带来的影响,则无心教学,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效率。
(三)社会运行机制受阻
校园暴力也是社会暴力的一种,牵涉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许多的校园暴力事件与社会上的帮派势力的干预是离不开的,校园学生与社会帮派势力的结合对整个社会来说都是不安的存在。校园暴力的发生则会导致人们对教育规范体制产生质疑,对整个社会运行机制产生质疑,威胁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另一方面,如果施暴学生的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不断持续下去,那这些学生就有可能成为威胁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破坏社会治安。如果对暴力受害者没有及时地给予帮助和采取补救措施,他们有一些人也会因长期受到欺凌而突破心理极限,采取冲动性报复行为。而那些校园暴力事件的曝光,各种欺凌行为的揭露,更是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会使人们失去信心,使整个社会处于恐慌当中,影响到社会的整体秩序和安全机制。
四.中学生校园暴力防控的价值重构
(一)强化法治干预机制
校园暴力的防治必须从国家的顶层设计开始进行干预,从国家层面开始重视起来,加强对校园暴力事件的立法工作,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反暴力法体系。通过对全世界反暴力行为措施的研究,可以发现多数国家已根据自己国内的校园暴力问题现状制定了关于校园反欺凌的法案,但是在我国则缺乏专门性的法律来约束校园暴力。因此必须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将法治内化为坚定的信念与外化为行动结合,不仅要加强公众的法律参与意识,还要采取行动尽快建立起专门针对校园暴力的法律法规,明确校园暴力相关责任主体,规定刑罚标准,对造成社会恶劣影响的学生加以严惩,进行有针对性的惩戒和强制性约束。
(二)增强学校社会化环节
首先,学校必须要改进教学工作,加强监督管理,构建校园暴力预防机制。实时监管学校里的暴力行为。其次,学校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式往人性化发展,对有暴力倾向的孩子要适当地加以引导,避免单一的外在形式化惩罚,必须从根本上内化他们的价值理念。另外,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团体协助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增强同辈群体之间关系的和谐度。最后,学校要多开展“法律知识进校园”系列活动,增强学生们的法律意识,教导学生遵守法律规范,懂得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三)提高社会文化教化的组织性
社会不良风气的蔓延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对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必须严防文化暴力对社会体制转轨后各社会主体的破坏。对于日益混乱的文化市场,国家应采取强制手段进行计划化、高度组织化宏观调控,净化网络环境,消除大众传媒社会化媒介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整顿关闭腐朽青少年价值观的相关网站和娱乐场所,营造符合青少年健康社会化的社会环境。同时,可以借助网络的力量,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思想和传播健康向上的文化,引领社会文化潮流,加强他们意识形态方面的净化。同时还要加强全社会的法制教育建设,提高全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将其内化为公民的内在社会价值理念,利用高度组织化手段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
五.结语
校园暴力从本质上讲是中学生过度的社会心理和生理压力的释放形式,在社会学功能主义学派看来,问题不在于有没有校园暴力,而在于如何加以控制和引导。[6]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与个人社会化环节紧密相关,面对校园暴力的频频发生,国家必须加以重视,从法律层面上对校园暴力加以制止,使其有法可依,并且要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建立长效机制,把它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一起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从而促进社会整合,为青少年的成長构建一个安全有效的社会化系统,构造和谐稳定的个人社会化环境。
参考文献
[1]麻警丹.浅议校园欺凌的原因及治理[J].法制与社会,2017(18):173.
[2]姚建龙.防治学生欺凌的中国路径:对近期治理校园欺凌政策之评析[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1):19.
[3]吴运兴.浅析中职校园暴力事件的成因、危害、预防与控制[J].全国商情,2010(10):85.
[4]聂建江,张泽远.暴力文化诱发校园暴力[J].瞭望新闻周刊,2004-11-22(53).
[5]孟婷婷.中学校园暴力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7:20.
[6]梅志罡,汤志超.中学校园暴力:社会化视角的透析[J].青年探索,2007(4):59.
基金项目:2018年度南京林业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校级项目
(作者介绍:刘永红,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2016级社会工作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