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育人模式下的人文学科教改

2018-11-29 07:40郑艳林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三位一体育人教育

内容摘要:大学教育是知识、技能和价值观教育的统一。但是由于教育的功利化因素,在既有教育中,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是关注焦点,本来应是教育应有之义的价值观教育迟迟不被关注,让大学教育失去了应有的效果。当前,大学教育应该坚持三位一体模式,通过挖掘课程的育人资源,实现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融合,实现教学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关键词:教育 育人 三位一体

教育强则国家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要求高校必须坚持课程思政的导向,在做好显性教育的同时,强化隐性教育,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增强、素质提升的总体目标。具体而言,高校应发掘课程的育人资源,科学设计教学模式,把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教学内容的改革统一起来,实现知行和知德合一、方法与任务的统一,打造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育人为一体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目的。

一.三位一体育人模式的背景

知识、技能、价值观是教育的三要素,相互不可分割。专业教学如何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融合,则一直是高校教改的重、难点和突破点。随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落实,上海等地高校已结合立德树人主题,在通识和专业课程中展开了“课程思政”工作试点,探索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转变策略,初步实现“隐性思政教育”的目的。

如上海大学集多学科领域专家之合力,依托社会学院和材料学院的学科优势,开设《大国方略》、《创新中国》等通识选修课,以大家名师上通识课大讲台的方式,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解读,将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传达给学生,让意识形态属性和大学生成长的内需结合,创新了教学模式,实现了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上海中医药大学则突出价值观导向,建设了以《人体解剖学》为代表的51门“德育实践专业课程”,强调专业课程和德育教育结合,在知识传授之外,关注对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弘扬了职业精神,取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也为其他高校展开课程思想实践,构建“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提供了很好的样本参考。截止2017年7月,上海所有高校全部开设了“中国系列”课程思政选修课程30多门,在建课程20多门,175门综合素质拓展课和400多门专业课程相继开展了课程思政的试点工作。

随着国内部分高校先后开展了“三位一体”育人模式的先行先试,“三位一体”育人模式的效果已经逐渐凸显。但稍有不足的是,和如火如荼的教学实践相对应的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存在一些弊端。第一,没有明确课程思政环境下“三位一体”育人模式的总体思路和具体路径,没有对教学资源整合,教学方法改进,课程体系优化等问题深入思考。第二,对改革的效果缺少跟踪反馈,导致改革常止步于教学管理部门,对学生的获得感缺少跟踪管理,没有在学生、教师层面实现共赢,一定程度上缺少了对教改的持续性关注。

二.西南联大和三位一体育人模式

中国人文教育一贯重视价值观培育,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教学思想,这些教学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资源,也为“三位一体”育人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从游”教学思想。

作为伴随士人阶层的形成而逐渐成熟的教育方法,“从游”由孔子开创,其出发点是以教师的德行为引导,以教师的学识为基础,以学术濡染为途径,让学生跟从教师在融洽的环境中学习,达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价值观的综合效果。孔子的一生,是教育的一生,也是游学的一生。从公元前497年到公元前484年,54岁的孔子耗时十四年带领学生周游卫、曹、宋、郑等国,这个过程是政治活动,也是游学活动,在游历的过程中,学生增长了见识,拓展了视野,不仅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深刻领会孔子思想的博大宽厚,更在困厄陈蔡之时领会了孔子“弦歌不止”精神风貌,孔门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其教育效果自不待言。可以说,十四年的游学成功的奥秘在于教师引导,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深刻领会了孔子人格的力量。

从游理念历史悠久,但理念常新。在当代,从游并没有其历史久远而沉寂,事实证明,从游这一古老的教育理论完全可以在当代实现现代性的转型,并融入现代人文学科的“三位一体”教学之中,去克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民国时期,由清华校长梅贻琦结合当时教学实践,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教学模式。在《大学一解》中梅贻琦对“从游”教学思想进行了深刻的解读,“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1]大学教育目标之一是人格的完善,即价值观的教育。价值观的培育离不开良师的帮助。民国时期的清华,大师云集,王国维、冯友兰、朱自清、钱钟书、吴晗等名师的政治倾向各有差异,学术观点各有不同,但均重视价值观的培育,教师的人格魅力成为吸引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学习的环境也从课堂延伸到课后,传授的范围从知识拓展到素养。

抗战时期,大学西迁,由大学师生组成的湘黔滇旅行团徒步从长沙前往昆明,在三千余公里的旅程中,他们秉承“借以多习民情,考察风土,采集标本,锻炼体魄,务使迁徙之举本身即是教育”的初衷,深入农村,接触群众,调查社会,将理论知识和中国最底层的生活实现了结合。这艰苦的68天徒步旅行,让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真正第一次大规模走出了象牙塔,真切理解中国的国情,明确了国民的责任和担当,坚定了抗日救亡的理想,也初步奠定了联大刚毅坚卓的精神品格,为此后联大在昆明顺利复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需要强调的是,在旅途中,闻一多、李继侗、曾昭抡等教师和学生同吃同住同行,以他们的强大的人格魅力感染和鼓励了学生,让学生在这次难得的“从游”中获得了学习的机会。他们或跟从闻一多研究民歌和地方语言,或跟从李继侗调研农村实际,或跟从袁复礼考查地质构造,实现了知识、能力、素养的多元提高。昆明复课之后,西南联大密切结合教学实际,将传统文化资源导入常规教学之中,同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曾经深情回忆联大课程对他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影响,“西南联大有一本《大一国文》,是各系共同必修。这本书编得很有倾向性。文言文部分突出地选了《论语》,其中最突出的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种超功利的生活态度,接近庄子思想的率性自然的儒家思想对联大学生有相当深广的潜在影响。”[2]

西南联大把价值观培育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放在同样,甚至更加重要的地位并非偶然。联大避难于昆明西郊,由于物资紧缺,教學环境十分糟糕,土墙围成教室,茅草搭建寝室,教师在外租房,学生蜗居集体寝室,师生身穿“本色不保”衣,脚踏“脚踏实地”鞋,以“八宝饭”充饥,常做“跑警报”之准备。但联大积极奋进、自由多元、宁静淡泊的学习气氛,却让处于困厄的学生能够以超功利的态度淡然面对生活的一切,让他们能够始终保持对知识的无限渴求去安心求学。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回忆“我们不觉得苦楚,我们没有更多物质上的追求和欲望。我们也不觉得颓废,我们有着获得知识的满足和快慰。”这种对知识的渴求让他们甚至在“跑警报”时也“夹着一卷温飞卿或李商隐的诗。”可以说,正是因为联大坚持了“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才成就了联大“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

三.三位一体育人模式的启示

联大的成功经验极具启发意义,也为当前我们开展“三位一体”育人模式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对于人文教学而言,“三位一体”育人模式是大有可为。人文学科的教学特别推崇教师的身教,即在教学环节中,强调教师的学术魅力对学生的引导,强调书院制教育模式和环境的营造,通过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实现以知识开启学生,以精神引领学生,以学术吸引学生的三位一体育人模式。总之,三位一体育人模式强调了全程育人和全员育人的理念,将知识、能力和思想的教育融为一体,强调育人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改变了既有重知识、轻素质的教学模式。通过深挖课程中的育人资源,变思政课程为课程思政,开创了一条全新的育人模式,改变了教师教学的知识化倾向,回归了教的本质,在制度和方法创新上,为人文学科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汪曾祺,汪曾祺散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

(作者介绍:郑艳林,湖北文理学院文传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三位一体育人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