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你有没有碰到过突然萌生的奇怪感觉,在某个场景中,会突然意识到;这事曾经发生过,我曾经到过这里,做过这件事,听过这样的话,当时也是这样的环境……记忆好像在不经意间穿越了时空,超越光速去未来转了一圈,但是,我们怎么会对未经历的未来产生回忆呢?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伦敦曾为西方当代轮回研究创始人伊安·史蒂文森辞世一周年举行了一场纪念会,世界各地的史氏粉丝纷纷赶来,带着他们的“研究成果”,在伦敦的细雨中默默哀悼。但是,“轮回论”至今并没有被主流科学所认同,并被称为胡扯。
认为4岁前儿童能记得前世
轮回源于古印度梵语,意思是轮转或生命的循环。史蒂文森是西方现代轮回理论研究的创始人,2007年2月8日死于肺炎,享年89岁。
史蒂文森退休前担任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知觉研究系主任。1960年他在美国心灵研究协会的杂志上发表了《往世回忆的证据》一文,举世哗然。后来被誉为是现代西方轮回研究的开山之作。1961年,时年43岁的史蒂文森得到私人基金的支持,开始了长达40多年的对人世轮回的研究。他奔波于世界各地,收集、整理和验证那些来自不同国家的轮回案例,记载的案例近3000个,发表了十本专著和几十篇学术论文。特别是他的著作《二十案例示轮回》(1966年)、《记得前世的儿童》(2001年)、《轮回转世与生物学——于此相逢》(1997年)、《轮回转世与生物学:胎记和先天缺陷的病因》(1997年)等,均成为西方的畅销书。根据几次盖洛普民调的结果显示,已经有至少1/4的西方人相信轮回转世说,并且这一人数还在不断上升,这种趋势恐怕和史蒂文森离不开。
史蒂文森的研究主要针对儿童,他认为,儿童在2到4岁之间能保存清晰的前世记忆,七八岁以后这种记忆就会衰退。尤其是那些前世经历过壮烈死法的儿童,更是会常常提到自己对前世死亡过程中的细节。比如在《二十案例示轮回》这本书中的20个轮回转世案例,是他在1961年到1965年间从印度、斯里兰卡、巴西、黎巴嫩和美国的阿拉斯加收集、整理和验证过案例的一部分。其中一个案例是关于一个印度女孩的,她3岁时记起了自己的丈夫和儿子,随后在父母陪同下回到故里见到了前世的亲人,经过长期和严密的考察后,终于确认她就是死去多年的拜雅。
胎记就是前世伤痕
史蒂文森还认为,胎记、先天缺陷以及其他體征缺陷,都可以看成是对前世生活的写照。在《轮回转世与生物学:胎记和先天缺陷的病因》一书中,他指出,胎记和先天缺陷是轮回案例研究中最直观、最客观的证据。他认为,通过胎记或者身体缺陷,能反应前世的身体状况,“调查发现,几乎每个成年人都有15个左右的胎记,除了家族史可解释同一位置的遗传性胎记外,至于为什么会在身体特定部位有胎记,至今没有任何合理解释。现代医学为先天缺陷确认了3个原因:基因、病毒性感染以及化学药品的影响。但这些因素只能解释不到一半的先天缺陷产生的原因。深究下去,为什么这人有而其他人没有,为什么偏偏在那个部位有,也和胎记一样没法解释。而轮回转世的原理,为这一类疑难问题提供了合理的解释。”他说人在轮回当中,如果前世是被刀刺杀的,或者是被子弹打死的,或者被灼伤致死,伤口以及受伤那个部位,往往会在后世身上留下明显的印记,即一出生就会有胎记。
史蒂文森还说,那些记得前世的小孩普遍共有4个特点,还伴有胎记和先天缺陷。这4个特点是:恐惧症、怪僻、性反转(即性角色颠倒)、无端的恨与爱,这些都让他们在游戏时表现得众不同。比如有的孩子在游戏中总把一根绳子拴在脖子上,那是因为他(她)前世上吊自杀的原因;有些孩子经常把其他孩子当做自己的学生,因为他(她)前世的职业是教师。这些结论试图解释现代心理学、特别是儿童心理学中许多常见而又难以解释的现象。
一个纽约警察(化名约翰)经常跟自己的女儿(化名多琳)说:“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我都会照顾你。”1992年,约翰在一起抢劫案中连中6枪死亡,致命的一枪从后背进入,割破了左肺和心脏,并导致肺动脉破裂。
5年后,多琳生了个儿子,取名威廉。威廉一出生就有缺陷,肺动脉隔膜发育不全,血液有时候不能进入肺;一个心室也没发育好,要终生用药。威廉3岁时的一天,多琳让他不要闹,否则就会打他。威廉说:“妈妈,我是你爸爸的时候从来没打过你!”起初多琳没当回事,但后来威廉不断告诉她他曾经是约翰。他陆陆续续谈了很多约翰的事情,其中包括那次枪战。他记得多琳小时候养过的猫,他的一些习惯也与约翰相同。但是最让多琳震撼的是有一次威廉对她说:“别担心,妈妈。我会照顾你。”
这种儿童回忆起自己“前世”的案例并不算特别稀奇,可能每个人都时有耳闻。这些儿童大多在2到4岁之间跟家长说自己前世的生活,甚至能说出具体的地点和名字。
一些奇怪的事
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有一个专门研究此类事件的研究所,一旦得到相关信息,他们就前往事发地和孩子的家庭一起寻访其前世的家庭。如果真的根据孩子的描述找到了,研究人员就把这个案例称为“solved(解决)”,否则就是“unsolved(未解决)”。
由于很多案例发生在亚洲国家,尤其是印度、斯里兰卡和泰国,因此,很多案例都是验证之后,美国的研究者才得到消息。但也有一些案例是研究者和儿童今世的家庭一起寻访其前世家庭。该机构的研究者吉姆·塔可在2005年出了一本书,向我们介绍了他们取得的成果。
跟回忆和叙述相比,胎记和先天缺陷是“转世”的硬邦邦的物理证据,比如威廉的身体缺陷。研究者一共搜集到了225个有前世回忆和身体先天缺陷或胎记的案例。有些儿童的胎记或先天缺陷与其前世受的伤在同一个地方,有些儿童的胎记则来源于前世去世时被活着的人点上去的颜料,某些亚洲国家有给死者用颜料做标记的习惯。
有些儿童对前世的家庭有强烈的感情依赖,他们甚至会要求前世亲人定期来看自己,有的会保留前世的生活习惯,有的会做出前世工作时候(比如打铁)的动作,有的甚至在游戏中模拟自己前世死亡的过程,包括拔枪自杀!
印度有个出生于低种姓家庭的孩子认为自己的前世是高种姓,从小拒绝吃家里的食物,邻居帮着用高种姓的方法做了一年饭,他才改过来。有好几个出生于缅甸的孩子声称自己前世是二战时期死在这里的日本兵,他们喜爱日式的食物,拒绝穿当地的服饰,而且非常害怕飞机。前世是非正常死亡的,35%表现出对致死物的恐惧,尤其是水。53个声称前世是被淹死的人中有31个怕水,有的甚至必须由两个人按住才能洗澡。
有一个女孩前世因为躲避一辆公共汽车而掉到池塘里溺水而死,结果今世既怕汽车又怕水。在转世过程中改变性别的,表现为很不适应。
而所有这一切,不管是转世回忆还是前世对今生感情的影响,大都会在7岁以后慢慢淡化乃至忘记。这些孩子长大以后跟别的孩子没有任何区别。有个女孩刚会说话的时候强烈要求父母找到其前世的家人,包括丈夫和儿女,她要求他们必须每周都来看她,以至于她前世丈夫的继室都不干了。然而等到这女孩7岁以后,她反而觉得前世的家庭成了她的累赘。也有一个极其罕见的案例,一个男孩找到了前世的妻子,长大以后仍然跟她保持着感情,并且不顾年龄差距再次与之结婚!
真有转世吗
怎样合理地解释这些事件?一种可能性当然是这一切纯属巧合。小孩子什么话都有可能说,如果当了真并且按照他们说的去找,也许真的就能找到这么一个死去的人。英国赫特福德郡大学的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就持这种观点,并且组织了一个实验来验证。他找到几个孩子编造他们的前世,然后寻找能与之对应的死亡记录。一个3岁的小女孩说自己的前世3岁时被怪物咬死。怀斯曼找到了一个被绑架并被杀害的女孩,这个女孩和编造的那个前世有相同的头发和眼睛,甚至都穿粉色带花的衣服,都住在海边。
但跟转世研究者的案例相比,怀斯曼的案例缺乏一些重要的东西,比如具体的人名和地点。有些儿童不但说出了前世家人的名字,回到前世家里之后还能指出一些别人不可能知道的物品的存放地点,有些不经询问就告诉前世家人自己死前家里的情况跟现在的不同。
在一个案例中,儿童说曾经给自己前世的兄弟送过一把枪,这把枪的型号在当地非常罕见,而且只有兄弟二人知道。在一个有研究者陪同的指认案例中,儿童不但说对了前世村子里所有的人,而且在遇到一个在其死后才搬来此地的人时,表示不认识。在很多情况下,今世家庭与前世家庭根本不认识,有些寻访前世家庭的工作是今世家人委托第三方去办的,这种有多人参与的案例可信度就更高了。真正有价值的案例都有这样一个特点:儿童说出了他根本不可能知道的信息。
有没有可能是儿童家人记错了呢?也许这一家人很愿意相信转世,孩子本来说了很多话,家长却只强调那些印证了的话,甚至主动把没说对的也算成说对了的。但有30多个案例是家长写下孩子对前世的陈述后,拿着这个文字记录去寻找他的前世家庭并且找到了的。研究者对比了有文字记录的案例和没有文字记录的案例,发现准确度分别是76.7%和78.4%。这是可以接受的,就算没有生死之隔,我们回忆早年的事情也未必能100%说准。
研究者还想了另一个办法:在时隔几年之后让另一个研究人员在不看原记录的情况下再次访问这个家庭。如果是记忆错误,那么随着时间推移,这个案例的强度会被加强,一厢情愿相信转世的家人会把事情编得更可信。但是结果恰恰相反,幾年后,案例反而变得不那么鲜明了,就像真实的记忆一样。
还有一个可能就是造假,但造假对他们有什么好处?研究者不会给他们提供任何采访费,他们却不得不不断地接受陌生人的询问。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今世家庭没有向前世家庭提出任何财物要求。很多今世家庭根本不愿意去寻找什么前世家庭,往往是孩子强烈要求才不得不去。有一个例子中,一个女孩的前世是某个手艺人的妻子,地位较低,而其今世家庭地位较高,这导致她的父亲极其反感她谈论前世。
是研究者在造假吗?这种研究不可能获得什么真正的学术声望,研究者也不是什么学术牛人。也许他们为了出名或者获得经费(这个项目的经费来自私人捐款,并非政府拨款)而伪造了这一切。不过正如作者所说,他们保留了数千份档案。
胎记和出生缺陷是相当硬的证据,这个似乎没法用错误记忆之类的理论解释,如果是巧合那就是极其罕见的巧合,如果是造假那就是非常困难的造假。所以也许转世回忆这事真的值得认真对待。卡尔·萨根在他强烈批评迷信的书《魔鬼出没的世界》中说,儿童转世回忆也许是个值得认真对待的问题。
整个研究也有一些缺陷,比如,美国的案例太少,主要案例来自亚洲国家。可能是因为只有20%左右的美国人相信转世,所以他们不怎么报告,甚至有可能转世不怎么在美国发生。但也有一种可能:亚洲人因为过于相信而自觉不自觉地夸大了案例。
什么人会转世?
在那些记得前世死亡方式的案例中,前世有70%是非自然死亡,在剩下的这30%中,也有很多是死于心脏病突发之类的突然原因。也就是说,这些有前世记忆的儿童的前世大多不是像一般人那样可以预见地死在床上的。全部案例中,有75%的人谈论了前世的死亡过程,暴力死亡者谈论自己死亡方式的比例更高。这似乎给“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有前世回忆”这个问题提供了一点线索。也许在正常情况下,人们安安静静地死去,然后会有某种机制(比如“孟婆汤”)抹去前世的记忆,然后再转世。但是那些意外死亡的人因为是“意外”,这个机制被破坏了,以至于出生后还保留了前世的记忆。吉姆·塔可猜测,可能一般人死了之后不会转世,只有那些由于某种未尽之事、想要再回来的才会转世,但也没有任何记载说这些人有报仇之类的行为。
我以前看了很多鬼故事论坛的“经历帖”,曾经提出转世“灵魂定域性原理”,就是说,人死了之后一般就近转世。有人对此提出异议,认为应该是由某个中央系统统一安排在世界各地转世,不受地理的限制。但从这本书给的案例来看,“灵魂定域性原理”还是大体成立的。前世和今世家庭距离最远的一个案例是300千米,但间隔时间超过40年。很多转世案例都是在几十千米内,这个距离对印度和斯里兰卡这些国家来说已经远到去一次不容易的程度,但仍能通过第三方接上头。
不但如此,很多情况下,两个家庭还有某种关系。在书中对971个案例的统计中,在同一家庭内部转世的案例有195个;两个家庭有密切联系的案例有60个;两个家庭有微弱联系的案例有115个;两个家庭认识但无联系的案例有93个;两个家庭完全陌生的案例有508个。全部971个案例中,有239个是已解决的案例,有232个还未解决。
从死亡到转世间隔的时间长短不定,统计发现,其中位数(一半人比这个时间长,一半人比这个时间短)是15到16个月。在这段时间内发生了什么?在一个研究的1100个案例中,有217个人谈论了自己死后到出生前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包括葬礼、受孕和出生,以及“另一世界”的事情,比如天堂。似乎没人提到地狱,也许进了地狱的都未能转世。
他们对葬礼和出生前胎儿状态的描述可以查证,所以值得严肃考虑。研究者对“另一世界”的言论持非常谨慎的态度,甚至不愿意讨论,因为没办法验证。
做好事能投个好胎吗
你愿意死后直接就近转世,还是先到天堂这样的地方跟有关人员见个面再转世?可能很多人会选后者。在报告了“另一世界”经历的人中,自然死亡者比非自然死亡者略高,是19%比13%。而突然死亡的人报告“另一世界”经历的可能性比非突然死亡者小,是12%比22%。这个结果似乎比较符合人们心目中“自然死亡是一种福气”的认识。
那么到底生前什么样的人有机会前往“另一世界”呢?这个结果恐怕要让某些宗教人士失望了。研究者尽可能地统计了案例中前世人物的以下特征:
——他富有吗?
——他是犯罪分子吗?
——他是否乐善好施?
——他是否热衷于宗教活动?
——他是否是个沉思者(meditator)?
——他是否过一种圣洁的生活(saintly)?
结果,发现以上所有特征都与是否报告两世之间的活动无关,除了“沉思者”这一项,其他特征也和是否报告“另一世界”经历无关。“沉思者”中,讲到曾经前往“另一世界”的人更多,不过这个结果并不说明什么,也许只是他们观察比较细、记性比较好。这个统计的样本太少了,在1100个案例中只有33个沉思者。但可以确定的是,热衷于宗教活动的人士并不比犯罪分子更有可能前往天堂。
那么,这辈子需要做些什么,下辈子才能投胎到更好的家庭?那些相信这辈子乐善好施会让自己下辈子出生于富贵之家的人可能要失望了。研究者考察的结果是,前世圣洁的生活对今世出生的经济地位很有“帮助”,对今世出生的社会地位也有一定帮助。但这个经济和社会地位是指实质地位,与印度社会的种姓无关。其他各项均与此无关。可到底什么叫“圣洁”,我也没查到研究者的准确定义,也许是诚实正直、私生活检点吧。
案例中有好几个日本侵略者在缅甸就地转世为人(而没有进入“地狱”或成为“兽类”),自杀者照样转世,这都与某些宗教人士的说法不同。
但这些研究远远不能“证明”转世。我们不知道有什么机制可以让意识脱离肉体存在,这完全不能用现有的科学理论解释。如果轉世存在,那它应该无处不在,就算有“孟婆汤机制”,我们也应该能够使用一些手段“测量出普通人的转世”。灵异现象也应该无处不在,生活中应该时刻都有一些现代科学解释不了的现象,而事实是灵异现象都比较罕见。
我非常钦佩研究者做这个研究的勇气。他们既没有受到“主流科学”的影响,也没有受到宗教的影响,他们既不相信有神论也不相信无神论,他们只看证据。实际上,他们似乎也没怎么受到“主流”的打压,也许除了大学同事的背后议论之外。他们使用的是科学方法,这些简单的前往现场验证事实、统计、发现相关性的办法并无出奇之处,但他们做了现有条件下能做的一切,除非做个转世实验。
麦当娜是溥仪的婢女?
在给朋友的信中,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也描写了自己的一次记忆穿梭时空的经历。有一次他去打猎,正在追一只兔子,不料马蹄落入一个坑里。他从马上摔了下来,重重地跌倒在地。这时他突然清楚地记得,200多年前他是另外一个人的时候,也曾这么从马鞍上摔倒落地。
而美国著名歌星麦当娜在一次对记者发表谈话时说,当她第一次在北京参观故宫博物院时,感觉那里面的每一条偏僻小巷,每一个转角回廊都是如此的熟悉,她断言,自己曾经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的女婢,每天都穿行在偌大的皇宫中,这里的一草一木早已深深刻在了自己的记忆里。
科学家称这种奇妙的体验为“即视现象”。研究人员认为,人的大脑时刻在虚构各种情景,主要是潜意识活动,当你遇到现实中近似的情景时,就会与你记忆中以前大脑虚构的情景相呼应。加上心理强化的作用,你就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似曾相识”缘于记忆错觉?
1900年,法国医生弗朗伦斯·阿尔诺第一次用记忆错觉这个名字判定了这一现象,同时他认为,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视觉中,还会以听觉错觉、阅读错觉和体验错觉等形式出现。对于这一现象的产生人们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一般认为,“似曾相识”感觉的出现可能是因为人们接受了太多的信息,而没有注意到信息的来源。
当你遇到已经忘记的小说描写的情形时,可能会把它当做自己前世的记忆。或者,当身处在与曾经看过的某部电影相似的真实场景时,虽然表面上已经完全忘记了这部电影,但脑子里还是会勾起惊心动魄的回忆。心理学家还指出,人们有时根本不需要真实的记忆,大脑内部就有可能自己制造一种熟悉的感觉。
而临床医生们则认为,我们的大脑有一个记忆缓存区,感官接受信息后,总是先把记忆存储到缓存区内,而“似曾相识”感觉的产生,是记忆存储的时候发生了错误。把当前信息存到了历史记忆中,在看着眼前的事情的时候又从历史记忆中把它找出来,让人们产生事情好像在以前就发生过的错误感觉。在大脑疲劳的时候会比较容易产生这样的错觉。就是说你当前看到的事物错误归类到了你的记忆层面,让你感觉这好像是记忆中的事。其实只是瞬间的脑短路而已。
记忆是全息照片?
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的科学家有着一套独到的见解,他们不认为记忆错觉的产生是源于大脑过度疲劳混乱时的程序错误,而是大脑在存储过程中的一种“全息摄影错觉”。
全息摄影对大多数人而言,早已熟知其原理,所谓“全息”是指局部包含整体资讯。也就是说,把一张照片撕成碎片,只要有一个碎片,就可以复原原来照片的整个图像。就好像一面完整的镜子可以映出我们的头像,若这面镜子被不小心打碎后,每一个镜子碎片依然可以映出同样的头像。而不会出现上半部分的镜子碎片只能映出眼睛,下半部的则只映出嘴巴的情况。
记忆错觉这种奇异现象很可能就是以相似方式形成的。实际上我们生活中接触的完整资讯,通常是以代码化的形式存贮在大脑里,并且它们隐藏得很深,藏在我们的潜意识中。这些资讯只要有风吹草动就会蹦出来,气味、声音、灯光照明或者与相似情景的瞬间遭遇等等。都会诱使我们造成一种错觉,仿佛5—10年前曾经有过类似的境况一般。
其实,记忆错觉是一种让人产生快乐的新奇体验,是一种充满幻想的美好感觉,它向人们展示了大脑世界是多么的复杂和迷人。
在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许多科学家尝试证实人们最敏感的一项话题—— 人们死亡之后生命是否会延续?或者说通过某种方法是否会实现人体重生?这是让人最感兴趣和产生好奇心的科学实验,科学家们试图通过这些研究实验证实人类死亡之后能够重生的证据。以下是近代历史上研究人员进行的十大令人惊奇的人体重生实验:
斯科勒实验
1993年,4位通灵研究人员和观测员在英国纽佛克郡斯科勒村庄进行了一系列科学实验,在实验进行的5年里,他们共完成了500项科学实验。实验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些物体被物化以及灯光舞蹈的现象,发光球体“狡猾”地在房间里漂浮游荡。此外,研究人员还将拍摄的图像保存在不透光的胶片盒子中,在实验中所捕捉到的一些神秘声音录制在录音带中。据悉,美国、爱尔兰和西班牙的科学家重复了这项科学实验。在美国,来自美国宇航局、思维科学研究所和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也参与了斯科勒实验。
转世实验
澳大利亚心理学家彼得·拉姆斯特于1983年拍摄了一部名叫《灵魂转世实验》的纪录片,在实验中他发现了人体有转世经历的强有力证据。在这部纪录片中一个女子回忆起她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生活,在昏睡状态下她竟然能够流利地说一口法语,她知道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一些现已改造的街道的名称,而这些旧时的街道只能通过老地图才可以查到。
威廉·克鲁克斯实验
威廉·克鲁克斯爵士是英国化学家和物理学家,在伦敦皇家化学学院工作,他生前最著名的成就之一是“克鲁克斯管”,这项成果最终带来了负极射线、X射线和电子的发现。克鲁克斯对于通灵的兴趣可能是由于1867年自己年仅21岁的弟弟早年逝世而產生的。1870年,克鲁克斯认为科学实验能够揭示神秘的通灵现象,也许自己可以和死去的弟弟建立联系。克鲁克斯实验的条件是:“实验地点必须是在我的房间内,我自己来挑选朋友和观众,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可能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在该实验中,他指出,自己目击了在一定距离内的尸体发生了移动,尸体的重量发生了变化,尸体飘浮在空中,并发出了神秘的光线,以及在人类不在场的情况下,可能存在的灵魂在书写着文字。克鲁克斯最终于1874年发表了这项研究报告,推断这些神秘现象将无法得到解释,仍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
再生实验
2002年,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心理学教授加里·施瓦茨撰写了一本书——《再生实验》,实验中,施瓦茨使用“中间人”和“参与者”(与目前已死亡人具有非常亲密关系的人)去调查当人死亡之后是否还存在着生命。“中间人”一直不停地提出关于“参与者”的已故亲人和朋友的特殊事实和名字,这些特殊事实是该项研究的怀疑论者无法欺骗或者侥幸猜测到的。在对第一个“参与者”的研究实验中显示,“中间人”的正确率高达77-95%,平均正确率为83%。第二个“参与者”的研究实验显示“中间人”的正确率与第一个相似,为了排除这项实验的侥幸性,施瓦茨从亚利桑那州大学请来了68位学生作为控制小组,结果显示他们并不像“中间人”那样具有很高的准确率,其准确率仅有36%。
哈里·霍迪尼的秘密代码
哈里·霍迪尼在20世纪的魔术界享有盛名,他在许多媒体的镜头正面拍摄下,却能够成功地愚弄许多科学家和专业人员。他担心一些擅长通灵之术的人在他死亡之后通过通灵术窥探他的魔术精髓,所以他在死前给妻子留下了一段秘密代码。这段秘密代码是从柯南·道尔所写的一封信中随机选取的10个字母,可用于霍迪尼与妻子进行“再生”联系。
1936年10月31日,当霍迪尼死亡之后,他的生前好友亚瑟·福特称,在霍迪尼的心灵指引下,他在一次通灵仪式中和霍迪尼以及霍迪尼已故的母亲取得了联系。福特指出,这段秘密代码是霍迪尼和妻子在他死亡之前共同研究出来的。然而,事后许多人都认为这是霍迪尼和福特合伙搞的一场阴谋,同时霍迪尼的妻子也参与了这场阴谋事件。
捉鬼猎人
《捉鬼猎人》是2004年上演的一部电视连续剧,一支调查员小组在传说中出现鬼怪的地点进行搜寻,为了定位发现鬼怪,调查小组装配了盖格计数器、电磁场扫描仪、红外摄像仪、夜视摄像仪、便携式数字视频摄像仪、数字录音机以及笔记本电脑等装备。据称,这支捉鬼猎人小组记录了一些奇怪的数据资料,比如:奇怪的薄雾、神秘的光线、快速移动的物体,以及模糊的外形,这些事物在摄像仪镜头前消失得都非常快。
菲利普实验
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多伦多精神学研究协会进行了神秘的实验——菲利普实验。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员通过虚构手段,验证是否能够让曾经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在研究人员的集中努力下“重生”。他们将这个虚构的灵魂人物命名为“菲利普”,赋予他个性化特征和完整的人物背景,甚至为了让这个灵魂更加真实化,这支8人构成的研究小组还绘制了一幅肖像图,他们也熟记了这个虚构的人物传记,并且研究假设菲利普还活着时候的情况。在最初几个月的实验中,他们没有收获。直到1973年,他们才与“菲利普”建立了沟通联系。研究人员与“菲利普”是通过敲打桌子建立联系的,他们发现当向“菲利普”提问时,“菲利普”敲打一下桌子代表“是”,敲打两下桌子代表“不是”。
“上帝头盔”实验
“上帝头盔”实验是指一项富有争议的神经神学研究(一种涉及神经现象与宗教理论的研究),该实验由加拿大劳伦森大学神经学科学家迈克尔·波辛格负责。当志愿者头部戴上改良后的机动车头盔,磁场将刺激志愿者的大脑。波辛格称,戴上“上帝头盔”后,志愿者受磁场刺激可感受到一些濒临死亡的感受,比如:看到明亮的光线,出现上帝和看到死亡的家属等。这项研究完成之后引起了社会和科学界的高度关注,无神论者理查德·达金斯以提供无神论观点而闻名,他对波辛格的这项研究持批判观点,他主动要求复制波辛格的这项研究实验。实验完成之后,达金斯在接受采访时承认自己感到非常失望,他并未体验到与宇宙或其他一些精神感觉的交流和沟通。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之前由另一位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濒临死亡的体验实验也未能模拟实现波辛格“上帝头盔”实验的结果。
死人体重增加实验
这并不是一项官方正式命名的科学实验,但是该实验对于探索人体死亡之后的神秘现象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907年,美国马萨诸塞州哈佛山的邓肯·麦克杜加尔博士计划对6位奄奄一息的病人进行一项特殊实验,麦克杜加尔将病人放置在一个特殊的床上,以便在他们最后断气的时候精确地测量其体重。他发现当人死亡时体重减少了21.3克。这是否就是人体灵魂的重量呢?此外,麦克杜加尔还对15条狗进行了类似的实验,然而结果却显示狗的体重没有显著变化。他在实验中得出一项结论——人类的灵魂有重量,而狗的灵魂却没有重量。
EVP实验
EVP是电子噪音现象,这是在录音磁带、无线电噪音和其他电子媒介之中捕获到类似人类声音的一种神秘事件。据悉,电子噪音现象经常可以在录音磁带中捕捉到,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在录音的过程中却未曾听到相应的声音,仅在磁带回放时才会听到这种奇怪的声音。许多无神论者称,将一些随意的声音以自己的语言表达形式播放出来,就像随意的以噪音向外国人进行表达,而听EVP录音就有这样的感觉。
英国格拉斯哥市6岁小男孩卡梅伦·兰姆经常谈论他的母亲和家庭,并在纸上画他的家——一座海滨白房子。但是令卡梅伦42岁的母亲诺玛寒到脊梁骨的是,卡梅伦谈的母亲不是她,而是另一个40年前的姓罗伯逊的“妈妈”;卡梅伦画的房子也不是他们现在的家,而是“前世”的他位于英国巴拉岛的住宅。
回忆“前世”生活,“我曾在巴拉岛住过”
据悉,自卡梅伦会讲话时起,他就经常向母亲和家人谈论自己以前在巴拉岛的生活,让家人困惑万分。42岁的母亲诺玛回忆说:“当他还是个婴儿时,就会喊爸爸妈妈,可他嘴中冒出的第3个词,却是‘巴拉岛。当他长大一点后,他经常会说:‘我曾是一个巴拉岛男孩。或‘妈妈,在我来这儿之前,我曾在巴拉岛住过。”
“老家”是海滨白房子,“父亲”名叫罗伯逊
诺玛称,他们一家从未去过巴拉岛,也从未在电视上看到过。可是卡梅伦却经常谈论他在巴拉岛的“家”,描述那是一座海滨白房子。他还抱怨现在的家里只有一个卫生间,而巴拉岛的家却有3个。卡梅伦说:“我和爸爸妈妈、3个哥哥姐姐和一只狗住在那儿,我最喜欢的地方是海滩。”卡梅伦口中的“巴拉岛父亲”是个名叫谢恩·罗伯逊的男子;卡梅伦称记不起巴拉岛母亲的名字,但记得她拥有一头漂亮的黑发。
“荒唐回忆”惊呆家人,母亲决定一探究竟
诺玛对6岁儿子心中还有“另一个母亲”感到非常震撼,她无法接受这个荒唐的事实。诺玛承认说:“我十月怀胎生下了他,他是我的儿子,可他却感到自己属于另一个女人。一天我问他更爱我还是更爱他的巴拉岛妈妈,他竟然说两个都爱……一天,卡梅伦竟要求让他的‘巴拉岛妈妈来幼儿园接他!他哭着说:‘我必须去巴拉岛。我的家人想念我!”
由于卡梅伦坚持要回“巴拉岛的家”,几个月前,诺玛终于订了去巴拉岛的机票,她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儿童研究专家杰姆·塔科博士的陪同下,带着卡梅伦一起飞往了这座从未去过的小岛。
海滨的确有白房子,前主人名叫罗伯逊
卡梅伦来到巴拉岛后,就真的像回到“家”一样兴高采烈,他们第一站来到了巴拉遗产保护中心,询问当地是否有一家姓罗伯逊的人,住在一个可以俯瞰海滨的白房子里。然而,当地文献记录中却没有任何关于罗伯逊家庭的记录。诺玛只好带着卡梅伦坐车沿岛边寻找。就在他们快放弃希望时,他们接到了一个电话,称当地历史学家发现,以前有一个姓罗伯逊的外地人家庭,曾在巴拉島拥有一座度假屋,而那座度假屋就在考克莱希尔湾海边。
诺玛说:“我们没有告诉卡梅伦,而是直接带他去那座房子,看他什么反应。当他看到那座白房子时,他兴奋极了,说:‘我没骗你们吧,快进去和我一起玩玩具!”然而当他们靠近那座房子时,兴奋的神采从卡梅伦的脸上褪了下去,原来那只是一座空房子。卡梅伦的眼中含了泪水,和母亲一起参观了这座空房子,令诺玛震惊的是,那座房子中果然有3个卫生间,从房间中能够看到海景。
“离奇故事”拍成片,“记忆”真能传递?
随后,一些研究者追寻到了曾在上世纪60年代到巴拉岛度假的罗伯逊家庭的一个成员——吉莉安·罗伯逊,但吉莉安无法回答他们提出的任何问题,也记不得家庭中有个叫谢恩·罗伯逊的人。
卡梅伦的经历被英国电视台拍成了纪录片《这个男孩以前活过》。对于在他身上发生的一切,目前科学家无法做出解释——研究人员无法确定,卡梅伦的“巴拉岛记忆”真的是从“一个人”身上传到了“另一个人”的身上,还是这些“记忆”都是他幻想出来的。不过,卡梅伦的母亲诺玛已经不再关心这些了,因为巴拉岛之行已经让卡梅伦获得了心灵的平静。
据英国《镜报》2月7日报道,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的5岁男童卢克·吕尔曼从2岁开始就不时向父母讲述自己的前世,称他上辈子是一位名叫帕姆的黑发女子,因从失火的房子中跳出丧生,年仅30岁。而最让人惊讶的是,男孩口中的帕姆确有其人。
据了解,卢克不仅记得自己“死前”的情景,还向母亲埃丽卡回忆轮回的过程。他说:“我死了以后去了天堂,见到了上帝,然后被上帝推下了人間。等我再睁开眼睛,自己已经是一个婴儿了,你还给我起名叫‘卢克。”
更让人惊讶的是,埃丽卡翻找以前的新闻报道后发现了与儿子描述基本相符的女子。该女子名叫帕梅拉·鲁宾逊,死于1993年芝加哥帕克斯顿酒店的火灾事故,年仅30岁。
许多人都宣称自己的脑海里还留有关于前世的印象,有些画面甚至历历在目。于是他们试着寻求各种方法,比如催眠、算命或巫术,以此找寻自己可能的前世经验。对于这些宣称自己记得前世景象的说法和找寻前世记忆的行为,科学家一直都深感怀疑,不少科学家不屑一顾,把它们归结为简单的“迷信”。荷兰科学家却发现,不少人的前世印象不单单是迷信思想在作祟,而是因为这些人更容易发生记忆错觉。
一群荷兰研究小组的实验心理学家找来了13位有前世印象和13位没有前世印象的志愿者进行科学试验。两组志愿者接受的教育程度相当,年龄和人生经历都比较相似。那些有前世印象的志愿者认为自己拥有5次以上轮回转世记忆,并曾经接受过多次催眠术来找寻自己前世内容。比如有一位志愿者声称自己在400年前是一位勇敢的武士,而且参加了许多大型的战斗;还有一位志愿者声称自己三世前是一个原始部落的酋长,而两世前是一只大灰狼;甚至还有一位志愿者称他几世前是拿破仑。
这两组志愿者参加了一项名为“假名声测试”的记忆实验。研究人员要求志愿者念出40组一连串以视觉呈现的名字。2小时后,他们面对另外160组名字,其中包括之前看过的名字、新出现的名字(共40组)以及在荷兰小有名气的人物的名字(共80组),并对这些名字进行判断:指出哪些名字曾经在2小时前念过。
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有前世印象的人比一般人更容易把曾经看过的名字误认为是有名人物的名字,并相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此结果显示,这些人比较容易产生不存在的记忆,并且在指认记忆的原始来源时也比较容易发生错误;而这些人对某些事物产生熟悉感时,容易将其转化为脑海中“真实记忆”的一部分,而他们自己不知道他们的所谓“真实记忆”其实是虚假的。
为何相信自己有前世的人,会对那些似乎身临其境但实际上不存在的“前世印象”深信不疑?心理学家指出,最近的这项试验再次说明记忆本身其实是很容易被扭曲或重建的。记忆的这项特性可以解釋具有前世印象的人的记忆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