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艺术博物馆的定位
——以山西省艺术博物馆为例

2018-11-29 09:09王婷
文物季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艺术史陈列藏品

□ 王婷

近代学者认为:博物馆类之托始,盖发于人爱美好奇之本能。公元前3世纪,托勒密索托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创建的“缪斯神庙”,被公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缪斯是希腊神话中的美神。可以说收藏展示艺术作品是早期博物馆最重要的功能,博物馆从她的诞生之时,就承载了人类对于美的强烈追求。

一、艺术博物馆的概念

博物馆的概念,根据1989年9月荷兰海牙举行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第16届全体大会通过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第2条再次修改定义为: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永久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1]。

那么什么是艺术博物馆?从字面来分析,艺术博物馆由西方语言art museum翻译而来。目前,国际上通常以藏品和基本陈列内容划分博物馆类型,艺术博物馆是博物馆类型中最重要组成部分。可知的世界上重要的博物馆都与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像卢浮宫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伦敦大英博物馆等这类展示世界文明的综合性博物馆中,世界各地的艺术作品构成了其展示的基础,它们所陈列的各个文明类型的代表作品也被认为是这些文明中伟大的艺术作品。现代世界艺术博物馆,作为欧洲启蒙运动留下的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现代百科全书式的艺术博物馆——亦即通常所说的一般的或世界的艺术博物馆——旨在表述和阐明所有人类的艺术和文化遗产。在我国,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博物馆卷》,按中国的实际情况,划分为历史类、艺术类、科学与技术类、综合类。其中艺术类博物馆,多认为和美术馆等相关,而对艺术博物馆的定义和概念含糊不清的。我们根据博物馆的定义以及世界大多数艺术博物馆的藏品特点,以此延伸艺术博物馆的概念应为,向大众开放的,收藏、研究、教育为目的,展示艺术与美学价值为主的博物馆就是艺术博物馆。

二、山西省艺术博物馆的历史与现有陈列

(一)山西省艺术博物馆的前世

文艺复兴以来,现代博物馆在欧美国家兴起,其最初的功能就是开放皇室或私人的艺术品收藏,为公众提供欣赏机会,提起普通人的艺术兴趣。虽然在这一时期,博物馆的门类不断拓展,关注重点也开始转向历史与科学。德国最早的艺术博物馆——柏林老(Altes)博物馆和慕尼黑格里陶德(Glyptothek)博物馆,都建造于1830年——它们奠定了博物馆的典范模式:经过考古学鉴别和年代断代的往昔艺术品,被作为一部艺术史的物质证据展出,其所展示的是一种将艺术风格和内容按年代顺序排列的发展史[2]。山西省艺术博物馆的前身是山西省博物馆二部。原山西省博物馆是以收藏和展示省内历史文物为主的综合性质的博物馆。以上两种原因,成为山西省艺术博物馆成立初期的陈展定势,藏品拘泥于收集及考古发掘的文物艺术藏品为展览定位。近些年来,山西省艺术博物馆也联合山西书法、美术等各种协会举办了协会或个人书法、字画展,但展览形式简单,且展品多为临时陈列,没有形成自有艺术博物馆特色。

(二)山西省艺术博物馆的基础条件与现有陈列调查

山西省艺术博物馆所在地纯阳宫位于太原市五一广场西北隅,为供奉唐代著名道士吕洞宾的庙宇,因吕洞宾道号纯阳子,故称纯阳宫。沿中轴线布列五进院落,南北总长170米,东、西平均宽60米,总面积10000余平方米。总计殿堂70余间。洞台亭阁,殿楼相间,加之宫内古柏参天,碑碣众多,建筑高低错落、曲折回旋,既是一座道观,又具备了古典园林建筑的特点,成为道教建筑文化中别具特色的优秀范例,是古代道教建筑的精品。山西省艺术博物馆自2003年10月组建以来,以纯阳宫古建筑群独特的文物资源和精深博大的历史文化内涵,以碑刻、造像等历史文物作为固定展览,使古代建筑和原有文物都成为展示的一部分。目前陈列有漆器、珐琅、书画、青铜造像、瓷器、拣选文物、道教文物、历史石刻雕塑等八个专题陈列。

1.碑廊石刻雕塑陈列区

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陈列于碑廊的石雕造像与碑刻(图一)。一类是镶嵌在墙壁内的墓志铭和墓志盖(图二)陈列方式是按照展品的年代来依次摆放的。大型石碑和造像左下角有其出处及建造年代和内容说明,但几乎全部没有拓片文字。一般观众对古代文字的辨认程度有限,使得普通观众基本不去辨识或阅读碑刻上的文字,由此也无法欣赏碑刻上的书法艺术。而大部分参观者更像是游客,他们匆匆走过“碑廊”,为石刻艺术的精堪和宏伟所震撼,而并不是对石碑上的文字或图案产生了兴趣。所以碑廊石刻艺术的研究性远大于它的观赏性和公共教育职能。

图一 碑廊石刻

图二 墓志铭和墓志盖陈展

2.珐琅器物陈列

珐琅器物陈列由于藏品大小受限,陈列方式基本为错落有致的摆放,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珐琅艺术品发展史。尤其是因为珐琅藏品集中在明清民国时期,所以仅能展示珐琅传入中国后鼎盛时期的艺术形式(图三)。

3.拣选青铜文物陈列展

而青铜艺术由于其本身的门类特点和繁荣时期所限,需结合藏品特点来陈列,不能按照青铜艺术史发展的演进来陈列。

4.临时展览陈列

在临时展览方面,山西省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不少的有自身风格的展览,如山西古代雕塑艺术展,这个展览从山西古代雕塑艺术史的方面,叙述了山西地区雕塑艺术的发展史和艺术风格,但是展览没有形成长期性,没有形成山西省艺术博物馆独有特色。

其他展览就不一一例举了,从展览名字来看,都把文明中的成果,艺术作品划归为文物,重其传递的信息价值,轻其艺术价值。采用考古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类型学”来对青铜器艺术进行陈列就反映出这一问题,使得这些藏品在展示地区的文化时的效果相对打折扣。

图三 珐琅陈列展

此外老套的说教式陈列方式、受到历史学和考古学影响的非艺术史式的陈列方式、展厅分布主次不分等等,尽管有如此多的长期陈列,但是并没有一个能完整对山西地区艺术史的发展和艺术的风格进行叙述或介绍的长期陈列,也没有一个陈列能能对全部的受众起到普遍的教育作用。究其原因,不应时代发展趋势、陈列观念陈旧是一个方面,没有一种艺术史的眼光来对馆内藏品进行整理和排列是另一个方面。

三、山西省艺术博物馆定位研究

(一)展陈藏品定位

艺术博物馆的藏品或展出的作品包括造型艺术的作品与文献及表演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等的资料与文献。

艺术门类的展陈,不要脱离人类对美的追求。收藏品要代表文化、文明、风格衍变的艺术作品,并按一条艺术史发展的线索或艺术流派的风格衍变过程对藏品进行长期陈列。例如在对石刻艺术品陈列时,按照文物艺术品的时代,讲述石刻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在山西的石刻艺术风格的展示与发展。

(二)展示信息传播对象的定位

当今的艺术博物馆是重要的大众化平民机构,博物馆工作的受众对象是由社会各阶层构成。因此,陈列设计的定位不能主观化,要结合大众多层次的文化、科普需求。陈列设计的方式、效果等要能够吸引大众不同审视角度的“眼睛”,实现各有所需、各有所得的目的。

(三)陈列主题研究方向定位

借鉴“特定艺术史陈列”的方式,以山西地区某一个时期作品、某一流派作品或某一位艺术大师作品作为其长期陈列的主题,以陈列来描述这一风格或个人的艺术发展历程为陈列目的,并可定期以临时展来配合长期陈列,从中汲取更多的该类藏品丰富自己的长期陈列。

(四)定位总结

在现代文化语境里,博物馆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文化机构,以向全社会提供更多优质便捷的文化艺术鉴赏服务作为根本任务,可以说艺术博物馆的存在就在于对美的阐释与传播、分享。山西省艺术博物馆自2003年以来,应当作为山西地区艺术史发展的一个缩影。肩负了承载山西地区艺术史的义务,又要担当开拓艺术未来的责任。要与时代同行,塑造开放、自由的艺术空间,和艺术家、收藏家及观众进行良好的互动。在馆内进行长期和临时展览的同时,要让艺术走进社区、走进学校,甚至走进企业单位,宣传美、弘扬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同时与公众共建博物馆,参与到博物馆公益事业的建设活动中,让艺术博物馆真正的成为收藏、研究、展示、教育的活动场所。

四、结 语

在我国,由于历史及现实原因,在博物馆建设过程中,往往重“史学类”,而轻“艺术类”,造成艺术博物馆建设还很薄弱,而艺术博物馆所承担的社会教育功能又是不可或缺的。在当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的今天,逐渐加大对于艺术博物馆建设力度,快速发展成为当前博物馆建设的一种趋势表现。只有首先明确其展陈设计的目的,进而根据自身基础条件,对文物艺术品、传播对象作科学定位,才能实现较高水平的陈列设计效果,达到艺术博物馆研究、保护、展示文物艺术品的艺术与美学的最终目的。

猜你喜欢
艺术史陈列藏品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林安国藏品
谭礼藏品
毓庆宫惇本殿明间原状陈列的复原
纸的艺术史
毛扎扎艺术史
组合与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