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铮,俞梅华,何艳宏
本文拟采用美国ACSM建议的体适能测试设计体适能测试标准和方法,对湖州市高血压前期人群的体适能开展分析,评价其构成特点及可能的相关因素,为今后指导高血压运动预防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6年8月至9月在湖州市吴兴区随机抽取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各1个,在每个社区再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共调查研究对象300例,有效资料297例,其中男155例(60岁以下94例,60岁以上61例),女142人(60岁以下84例,60岁以上58例),城市社区147例,农村社区150例。纳入标准符合《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年修订版)》关于高血压易患人群的定义:(1)血压高值(收缩压130~139mmHg和/或舒张压85~89mmHg);(2)超重或肥胖(BMI≥24kg/m2;腰围男性≥90cm,女性男性≥85cm);(3)长期膳食高盐:平均钠盐摄入量≥9克;(4)长期过量饮酒:每日饮白酒≥100ml(2两);(5)高血压家族史(一、二级亲属);(6)年龄≥55岁。符合上述任一条即为高血压易患人群。在符合高血压易患人群标准的基础上,同时满足收缩压≥120mmHg和/或舒张压≥80mmHg。
1.2 方法:按照美国《高龄者体适能测验手册》设计体适能测试标准和方法,将测试对象分为60岁以下和60岁及以上两个测试组,分别按照不同的内容和标准进行测试。60岁以下组测试内容为:(1)1600米步行心率和时间;(2)手足(手膝)俯卧撑次数;(3)坐姿体前屈距离。60岁及以上组测试内容为:(1)30秒坐站测验次数;(2)30秒上肢负重屈肘测验次数;(3)座椅体前屈测验距离;(4)6分钟走路测验距离;(5)抓背测验距离;(6)2.4米起身绕行测验时间;(7)2分钟踏步测验次数。其中1600米步行、6分钟走路和2分钟踏步测验为有氧运动能力评估项目;俯卧撑、30秒坐站和30秒上肢负重屈肘测验为肌力评估项目;坐姿体前屈、座椅体前屈和抓背测验为柔韧性评估项目;2.4米起身绕行测验为平衡协调能力评估项目。由经过培训的社区医生,在社区选取合适的测试场地,根据测试对象年龄,选取不同的测试内容进行测试,并使用统一的表格记录测试结果。主要测试工具包括:(1)六角哑铃;(2)计数器;(3)直尺;(4)秒表;(5)皮尺;(6)标志桶。将测试结果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等间距划为a、b、c、d四个等级。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版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和非参数双变量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整体调查情况:60岁以下人群178例,年龄27~59岁,平均(49.24±7.62)岁,其中男性平均年龄(48.47±8.45)岁,女性平均年龄(50.07±6.56)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城乡来看,农村调查人群平均年龄(48.27±7.39)岁,城市调查人群平均年龄(50.44±7.79)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岁及以上人群119例,年龄60~85岁,平均(66.71±5.39)岁,其中男性平均年龄(66.74±4.84)岁,女性平均年龄(66.67±5.98)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城乡来看,农村调查人群平均年龄(65.76±4.47)岁,城市调查人群平均年龄(67.41±5.92)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岁以下及以上调查对象,城乡间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高血压前期人群体适能情况:
2.2.1 高血压前期人群体适能构成基本情况:60岁以下高血压前期人群中,有氧运动能力达到a级的比例达到50%以上;肌力为b级和c级的比例最高,合计超过65%;柔韧性为b级和c级的比例同样占大多数,合计超过70%。60岁及以上高血压前期人群中,有氧运动能力为d级的比例最高,超过40%;肌力等级中,主要集中在b级和c级,合计超过60%;柔韧性方面,同样集中在 b级和 c级,合计超过65%;平衡协同性能力为d级的占比接近60%,见表1。
表1 调查高血压前期人群各项体适能指标水平情况[例(%)]
2.2.2 性别间体适能水平的比较:60岁以下高血压前期人群中,男女性之间除肌肉力量的体适能水平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有氧运动能力和柔韧性水平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有氧运动能力在b级以上的达94.62%,而女性为77.65%,男性的有氧运动能力整体上高于女性。男性柔韧性水平在b级以上的达55.91%,而女性为48.24%,男性柔韧性水平整体上高于女性。60岁及以上高血压前期人群中,男女性之间柔韧性和平衡协同性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柔韧性水平在b级以上的达63.71%,而女性为47.37%,男性柔韧性水平整体上高于女性。男性平衡协同能力在b级以上的为19.35%,而女性达33.33%,男性平衡协同能力整体上低于女性,见表2。
表2 分性别体适能构成比较[例(%)]
2.2.3 城乡间体适能水平的比较:60岁以下的高血压前期人群中,在有氧运动能力方面,城乡体适能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农村地区的a级比例较高,达一半以上。在肌力水平方面,城乡体适能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b级以上达到74.68%,而农村地区为38.38%。在柔韧性水平方面,城乡体适能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农村地区b级以上达76.77%,而城市为21.52%。60岁及以上高血压前期人群中,在有氧运动能力方面,城乡体适能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地区 d级及以下比例较大,占50.00%。在平衡协同能力方面,城乡体适能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地区d级及以下比例较大,占63.24%,见表3。
表3 分地区体适能构成比较[例(%)]
2.3 体适能相关因素分析:
2.3.1 60岁以下高血压前期人群体适能相关因素分析:60岁以下人群1600米步行时间随着臀围增大,运动量减少而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俯卧撑次数随着年龄增加,运动量减少而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坐姿体前屈的距离随着年龄的增加、臀围的增大而减少(P<0.05),见表4。
表4 60岁以下高血压前期人群体适能相关因素情况
2.3.2 60岁及以上高血压前期人群体适能相关因素分析:60岁及以上高血压前期人群30秒坐站次数随着年龄增加和收缩压升高而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30秒上肢负重屈肘次数随着年龄增加减少,随着运动频率减少而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座椅体前屈距离随着年龄、体重、BMI指数、腰围和收缩压的增加而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6分钟走路距离随着年龄、BMI指数、腰围的增加及运动次数的减少而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2.4米起身绕行时间随着臀围增大和收缩压、舒张压的升高而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1)。2分钟踏步次数随着年龄、体重、BMI指数和腰围的增加而减少、随着运动次数的减少而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60岁及以上高血压前期人群体适能相关因素的相关系数
体适能一般指健康体适能,是美国运动医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ACSM)在 WHO的体适能定义基础上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一般人为了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提高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效率所追求的体适能,与健康水平和运动处方的制定具有密切的关系[1]。研究结果显示,60岁以下高血压前期人群中,有氧运动能力达到中等以上水平(a、b等级)的比例为86.51%,显示出较好的有氧运动能力。肌力和柔韧性能力达到中等以上水平的比例分别为54.50%和52.25%,均超过一半。而60岁以上高血压前期人群的有氧运动能力、肌力水平和平衡协同能力达中等以上水平的比例分别仅为31.48%、47.06%和26.05%,均较低。仅柔韧性达到中等以上水平的占55.88%。说明低年龄组高血压前期人群的运动能力构成上总体优于高年龄组人群。
分性别来看,60岁以下高血压前期人群中,男性在有氧运动能力和柔韧性水平的构成上显著优于女性。60岁及以上高血压前期人群中,男性柔韧性水平的构成同样优于女性,但平衡协同能力的构成水平上显著低于女性。分地区来看,60岁以下组,农村地区的有氧运动能力和柔韧性水平构成较好,而在肌力方面,则低于城市。60岁及以上组,农村地区有氧运动能力和平衡协同能力的构成均显著优于城市地区。
无论60岁以下高血压前期人群还是60岁及以上老年高血压前期人群,年龄因素均与体适能密切相关,包括与俯卧撑次数、坐姿体前屈的距离、30秒坐站次数、30秒上肢负重屈肘次数、座椅体前屈距离、6分钟走路距离和2分钟踏步次数负相关。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氧运动能力、肌力和柔韧性均有所下降,这与国内有关报道情况基本一致[2,3]。运动频率与1600米步行时间负相关,与俯卧撑次数、30秒上肢负重屈肘次数、6分钟走路距离和2分钟踏步次数正相关。说明随着运动频率的增加,高血压前期人群的有氧运动能力和肌力均有所增加。体重、BMI、腰围和臀围也与体适能密切相关,其中直接反映肥胖程度的体重、BMI和腰围,与座椅体前屈距离、6分钟走路距离和2分钟踏步次数呈负相关。说明肥胖和超重会导致身体柔韧性和有氧运动能力下降。臀围与1600米步行时间和2.4米起身绕行时间正相关,与坐姿体前屈距离负相关,说明臀围增大会导致有氧运动能力、平衡协调能力和柔韧性的下降。在60岁及以上组人群中观察到血压因素对高血压前期人群的运动体适能可能是一个危险因素,血压升高会导致肌力、柔韧性和平衡协调能力的下降。
因此,在对高血压前期人群开展运动干预防治高血压的时候,要注意体适能在不同年龄阶段、性别和地区间分布的差异,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指导。由于年龄对于高血压前期人群体适能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要特别注意对高年龄组人群的保护,防止因不当的运动导致疾病或伤害的发生。对于60岁以下年龄组高血压前期人群主要是通过加强体育锻炼和减少臀围来进一步提高肌力和柔韧性水平;对于60岁及以上组主要是需要提高有氧运动能力、肌力水平和平衡协同能力,一是加强运动锻炼,二是减少和控制反映超重肥胖水平的体重、腰围和臀围,三是通过多种途径控制血压水平。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提高了运动体适能水平,可以改善运动干预的成效,反过来通过不断提升的运动成效,实现血压水平的良好控制和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水平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