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得庆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古城林场,甘肃 武威 733299)
目前国内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面积占据天然林面积的53%,在这里,林地面积约为6820万hm2。通过建立相应的试点基地,加大对优良森林的培育,科学管理实验基地,从而全面发挥由少到多、以点带面的作用,促进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实现森林储备与面积拓展的双丰收,实现天保工程建设的最终目标。
自1998年东北及长江部分区域发生的几次严重洪涝灾害后,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破坏所产生的后果。因而,在洪水退去后,政府提出了禁止在长江及黄河流域砍伐天然林的政策。直到2004年,国家在天保工程计划中的投资累计已达488.3亿元,地方出资为25.8亿元,国债投资122.9亿元,财政补贴为339.6亿元。内蒙古与东北区域的木材产量已基本符合标准,实际采伐数量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自天保工程实施以来,林地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森林资源也得到了良好的修养,森林中的林草植被恢复速度也明显加快,灌木林的覆盖面积也得到了明显提升,相应的也使得森林的保水、保土功效得以进一步增强。据相关数据报道,某县自实施天保工程以来,在近10年内全县林地上涨11.78%,蓄积量上涨17.84%,灌木林上涨84%。在这里,林地面积及林分蓄积面积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天保工程的顺利实施,保护了原有的森林资源,降低了实际森林砍伐量。
为了全面落实天保工程,确保天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全国各林业局都在积极筹备资金,努力建设基层办公条件,进而全面调动干部员工的积极性,进而为林业建设贡献出自身力量。据相关数据报道,在某县中由林业局投资先后建立了6个木材检查站,2个林场办公大楼,3个森林派出所,此外,还建立了相应的林区道路、森林瞭望台,在室内办公方面也配备了很多设备,例如打印机、电脑、复印件等,完善了原有的基层设施与办公条件,使得员工的工作生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从而也进一步实现了林业办公的自动化。
随着天保工程的不断发展,很多区域都在探索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林区经济也因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①在工程建设中逐渐将木材采伐变为森林保护与培育,促使森林资源快速恢复;②林区经济转变了以往的砍伐经营模式,现阶段已发展成多种经营模式相结合的发展方式。在实施天保工程前,第二产业相对占比较大;但是自天保工程实施后,传统的单一木材经营生产方式被打破,以植树造林为主的第一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且当前很多区域正在利用森林资源,努力开发第三产业,因此也为林区发展提供了很多的经济增长点,使得林区经济产业结构发生了相应变化。
(1)在实施天保工程期间,由于暂停了对天然林商品的采伐,因而使得一部分群众失去了对生态林建设的积极性,增加了实际造林难度。
(2)在对林下资源进行开发期间,因为在天然林区内主要实行封禁管护,进而会影响林下资源的有效开采,尤其是对林农来说,不能在林区采摘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这也会对林农的造林积极性产生一定影响。
(3)在造林方面由于国家投入的资金较低,且近两年随着种苗价格的不断上涨,很难确保整地、栽植、管护、苗木购置等环节的费用支出,若这些方面的费用支出不能进行适当的增加,也会对林地建设的质量与资源培育带来很大影响。
(4)随着当前人们对木材需求的逐渐增长及森林资源不足矛盾的日益升级,新时期林业发展需求与传统的林业机制之间的矛盾等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些都会对天保工程进一步的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5)在实际施工期间,由于施工人员因素、相关机制不完善等原因,也会影响天保工程的全面发展。
因此,针对上述众多问题,想要完善天保工程建设并非一朝可实现的,应在当前的建设基础上,逐渐解决存在的各项矛盾,促进国内林业体制不断改革,深入挖掘林业资源的潜在能力,来实现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最终目标。
在天保工程实施期间,可以结合幼林抚育项目对限伐区内的林木进行有计划、有设计的限量开采,确保实际苗木生长大于消耗,然后对开采的苗木进行合理化利用,这样既有助于林区的卫生工作,还可以减少实际病害的发生,并有效引导群众不断提高环保意识,提高造林建设的积极性,提高管护森林的自觉性。
天然林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财富,对于维持生态系统平衡而言至关重要。做好天然林保护工作,不仅有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还能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生态建设并非在短期内就能实现,因为森林生态恢复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且具有投资大、见效慢的特点,因此森林投资建设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取得成效。此外,由于天保工程在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因此更要适当的延长实际的工程期限,继续开展生态林保护工作,解决当前的经济发展与生态协调的问题。
一些天保工程建设在长江及黄河流域,多为高原、山地等区域,这些区域的水电、交通等设施都较为不便,再加上存在着严重病害的情况,这是自20世纪中期以来林场建设遗留下的一些问题,且在日后的建设发展中并没有得到较好的治理。并且,基础设施建设相对简陋、办公等条件相对较差、资源短缺等问题,制约了当地的林业发展。虽然针对偏远地区的林业建设,国家给与了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有些区域的保护工程发展仍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针对这方面的问题,国家应努力抓紧扶贫建设,改进天保工程周遭的生产生活条件,唯有不断提高人们的实际生活水平,才能逐渐提高人们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减少乱砍滥伐的情况。
林业保护工作是一项公益事业,由于缺少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因此,林业从业人员的工资待遇相对于普通的上班族而言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一般情况下,林业单位会由于缺少实际经费而无法开展相应的宣传活动。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相关部门要尽可能的提高林业从业人员的实际工资水平,改善现有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从而为天然林保护计划顺利实施提供较好的铺垫,另外,政府及有关部门可以加大对林业保护工作的支持,使得林业单位可以得到大量的活动经费,为林业保护工作进行宣传,从而提高林业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促进林业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普遍存在资源管护标准与人员经费低的问题,难以去满足实际林业建设的需求。随着当前物价水平的不断上涨,天保工程各项建设成本也在逐渐上涨,但由于国家下发的项目资金仍停留在原来的标准,这样就会给实际施工带来很多压力,且在实际生态保护建设中经常会出现经费不足的情况。针对这一现状,建立政府部门可以加强实地考察,加大对林业保护方面的经费投入,在分发经费期间可以按照批次做好层层把关,确保实际经费用到刀刃上,提高整体的天保工程建设标准。
自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实际林业从业者与研究人员一直在对天保工程进行研究,探讨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不断总结实际经验与教训,也给出了很多的方法与建议,推动了天保工程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一直到现在,在天保工程的建设中仍存在很多的不足与缺点,这些都需要研究人员系统的进行研究,此外,很多研究人员在分析问题期间多半习惯于单一对应的模式,缺少从全面的角度考虑实际问题,例如在对天保工程建设发展与林业制度改革上,缺少就两者结合的问题研究,再加上缺少相应的配套政策与制度改革方面的研究,也使得实际天保工程问题难以进行深入探讨,这也是当前仍存在很多遗留问题的主要原因,对于这些问题都有待研究人员进一步的研究。
随着现阶段国家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天保工程建设也有待进一步改造升级,基于目前天保工程现状,结合实际成效及主要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找到了当前制约天保工程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做了详细分析,本文在最后也给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希望能帮助天保工程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天保工程快速向前进行,促进国家生态林建设项目全面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