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军,税文兵,杨 扬 YANG Jun,SHUI Wenbing,YANG Yang
(昆明理工大学 交通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近年来,我国政府部署了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三大”新战略,即“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三大战略对物流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加快物流业一体化发展,密切物流与产业布局发展的关系,打造通道化、枢纽化物流网络[1]。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是这些战略顺利实施的基础。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流网和智能技术等先进信息技术与物流活动深度融合,我国物流行业迅速发展,但物流行业质量标准和诚信体系不健全,质量管理基础和能力有待提高,大型综合物流企业集团和物流服务品牌比较缺乏,质量竞争力和品牌效应不强,制约了物流行业对我国经济保障和支持作用的发挥[2]。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和高质量要求对物流人才形成了强烈的需求。国家发改委出台的《“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鼓励企业与高校、公共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合作设立培训基地与研发机构,联合培养互联网和物流领域复合型专业人才[3]。教师作为物流人才培养的引导者也面临诸多困难,大数据时代的特征要求教师具有收集资料、分析数据、整理信息的能力,快速分析数据、处理信息的能力,个性化教学的意识[4],教师需要更新自身知识结构体系。因此,新形势下如何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物流人才是当前物流院校急需考虑的问题。
目前,物流专业人才质量远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新的经济模式和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冲击下,物流专业人才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物流专业教育在我国发展较晚,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还很弱,在教学中更强调知识学习,而轻视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5]。高质量物流人才需求要求国内物流院校必须深化和更新现有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契合国家经济发展和新技术要求。很多物流院校呈现出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师资队伍力量不足、教学手段落后和教学实践培养平台不够等现象,难以适应互联网、云计算、智慧交通、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新模式下对物流人才的要求。
知识、技能和态度(Knowledge Skills and Attitudes,KSA)被认为是供应链教育培训领域中最重要的学习模式[6],KSA模式能使供应链物流专业人员快速进入学习领域,熟练掌握在物流供应链体系中所需的专业能力。本文采用KSA模式,构建物流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建议。
根据美国物流供应链管理协会的定义,物流包涵的范围非常广泛,物流专业涉及的知识也很多,大致包含如下:
1.1.1 物流专业基础知识
实体物流包含实物从发货人到收货人的所有过程,涉及运输、仓储、装卸、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和配送等多个环节,因此要求学生掌握物流要素的相关知识,并且能从系统角度进行考量,使得物流运营最优化。同时,必须掌握运送物品特性和物流技术特性,才能确保货物物流的完好无损。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流网、智慧交通、区块链等先进信息涌现下,物流所涉及的专业基础知识更加广泛和深入,物联网、智慧交通和大数据等专业知识必须融入物流专业的学习中。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顾客需求形式和深度导致了各种物流模式的出现,物流专业知识更是在不断扩张和演化,物流专业人才必须紧跟时代发展,不断更新物流知识。
1.1.2 贸易、法律、保险、财务知识
贸易活动是物流发生的前提,物流活动是贸易活动的货物交付过程。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惠及全球的“一带一路”战略的展开,国际货物贸易更加频繁,贸易业务分布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需要相关的检验检疫知识和贸易通关知识。物流服务一般用合同形式表现出来的涉及多个企业之间的经济行为,要求物流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物流法律知识,了解国家有关物流行业的法律法规,而国际贸易则需要了解贸易国的法律知识。保险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物流行业的发展,特别是国际贸易。保险知识在很多货物物流中是必备的知识。
1.1.3 物流专业外语知识
在全球化经济快速发展情况下,区域贸易一体化已越来越明显,货物贸易非常频繁,商业沟通仍然是物流贸易中的关键,如日常沟通、单据书写、商务谈判和合同签订,都会涉及到语言,具备良好的外语知识是国际物流必备的。因此,学校在进行物流专业培养教育时应加强外语教育力度。
英国技能统计部门已经统计了所有工商业部门中的通用技能。物流专业包涵的技能非常广泛,主要技能如下:
1.2.1 客户关系管理能力
在物流服务过程中,物流人员需要有向客户展示物流运营的能力。在项目谈判中,也需要有和客户进行强有力的谈判技能,以确保物流企业获得公平的利润。每一项技能的获得和发展都不是天生就具备的,物流业务人员需要在学习、培训和实践中获取。在物流业务中,客户关系管理非常重要,物流业务人员必须掌握与客户打交道的技巧,确保客户满意。
1.2.2 计划组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流过程连续性较强的活动,依赖于详细的计划和组织。通常在完成某项物流活动之前,不能进行给定的物流活动。许多物流公司在计划组织上的熟练程度并不高,直接导致物流效率和效益低下。计划组织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物流活动开展与物流合作伙伴的计划组织能力密切相关。
解决问题通常涉及一套特定的专业知识能力,以克服设计、生产、仓储和运输等方面的困难。许多中小物流企业从事高度专业化的活动,它们很可能在这些领域表现出很强的专业技能,但这些技能往往是通过实践获取,而无法通过学校教育来获得。物流运营通常需要拓宽新的知识技能,以解决社会发展不断出现的新问题。
1.2.3 数据分析和信息处理能力
信任与合作是供应链伙伴关系中的关键要素,物流从业人员要求能处理业务流中前向和后向信息,需要具备准确及时处理各种信息和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的能力。对物流环节中数据信息的获取和追踪是物流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技能,而信息的泄密可能会让客户或物流公司陷入困境,共享和保密在某些物流环节是无法调和的矛盾,对物流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所持有的稳定心理倾向。工作态度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包括工作的认真度、责任度和努力程度等。良好的道德素质、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会使物流从业人员具备更积极的工作态度。
1.3.1 良好道德素质和敬业精神
道德素质是个人与他人、社会、集体的关系问题,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道德素质是具备敬业精神的基础。一个人对他人、对社会、对集体的关心程度和献身精神,体现着一个人道德素质的高低。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可以从学会关心和爱护别人的重要环节人手,从群体意识、责任观念、爱人思想和诚信原则等方面培养。敬业精神是物流从业人员必备的,日益复杂的物流体系需要各环节物流从业人员的认真态度和敬业精神。
1.3.2 团队合作精神
领导能力和工作积极性往往是企业员工的关键技能。中小物流公司高管有能力领导公司员工完成物流业务,但物流公司员工很难获得领导技能。当然通过经验学习可以学习到领导能力,但是这些能力是否能为物流业务提供必要的管理能力很难确认。物流供应链多环节和脆弱性决定了物流从业人员应具备强烈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整个物流系统才能协调一致,物流作业的网状结构上的作业点才能有机结合,以实现物流目标系统化和高水平的物流服务。
根据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按照KSA模式,重构教学内容和优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要按照突出物流专业知识,吸纳物流专业所涵盖的最新理论和技术应用成果,让教学内容能够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课程设置是教学内容得以分阶段实施的基础,开设的课程,开设的学期,所需的教学时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比重等,要建立在学科专业发展的逻辑层次上。加强对学生物流专业知识的教学,准确定位各门专业课在专业体系中的地位,优化课程间的衔接。
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让教学方法融入物流人才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根据物流专业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掌握技能的要求,在课程教学中可以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如采取实际操作训练、现场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参与式、讨论式和启发式等各种教学方法,利用互联网、慕课等现代教育技术来组织教学活动。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体系是非常重要的。物流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技能的提升除了学校规定的必修环节外,还要积极到实践中学习和锻炼。建立学校物流实验基地,添加物流相关实训设施设备,加强和兄弟院校的交流与物流资源共享,加强与当地物流协会及行业企业合作。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结合、订单式培养、共建实习基地等多种模式,提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平台。积极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物流实践培养体系。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获得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
教师是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需要掌握灵活教学方法和对实践运用能力。对于师资队伍建设,可以采取教师到企业物流部门或物流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同时,从企业中聘请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工作。鼓励教师参与产、学、研项目,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更新教师物流知识结构,深化教师培训工作,为优秀教师到国内或国际著名大学深造提供机会。充分发挥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交流物流教学经验,服务学校物流专业教学,推动教师成长。
物流行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物流专业人才是物流高效运行的关键。为了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物流专业人才,采用KSA教育模式,构建基于KSA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包括物流专业基础知识、物流专业技能和物流人才态度,从优化教学体系,夯实物流专业知识教育;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四个方面提出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建议。学生应该将“知识—技能—态度”统一协调起来,全面开展自身综合素质培养,使其成为物流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