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文化·融合
——论人文景观中的文字装饰

2018-11-29 20:53伟,梁
绿色科技 2018年17期
关键词:瓦当人文景观滴水

张 伟,梁 燕

(1.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000;2.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1100)

1 引言

在中国传统的审美世界里,纯粹的优美的自然风光固然是受人喜爱的,但富有文化内蕴的人文气息却格外地受人关注,比如东岳泰山上的各种石刻文字。古典建筑也是如此,且说四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要不是有一篇《岳阳楼记》,谁还会在千年之后如此强烈地关注一座并不十分特别的岳阳楼!正如唐柳宗元所言:“……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1]就连《红楼梦》中刻板无趣的贾政也说:“若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

就现存的历史建筑与自然景观来讲,汉字,不仅是景观里的点缀与装饰,更是其文化品味与深厚文化积淀的重要体现。人文景观通过对汉字形的借鉴、势的传承、意的延续,使其各个元素之间为之呼应并气脉相通,丰富了人文景观的表达形式。

2 古建筑中的汉字装饰——岳麓书院讲堂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其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处处不乏汉字的身影。有学者这样描述:这是一个积淀了千年‘湖湘文化’的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空间。在现代人眼里,首先感受到的就是一个汉字的空间。在区区60 m2的讲堂内,充斥着10多种不同的文字内容及表达形式,有中堂、楹联、匾额、碑刻等,字体或端庄肃穆,或温和儒雅、溢彩流光[2]。当站在这个大屋顶下,历史、往事、古人、文化通过不同材料和形式讲述这自己的故事。可以看出这个空间的主角是文字,无论建筑本身或者空间装饰,甚至从旅游角度的空间规划无一例外。也由此可见,文字不仅对空间有装饰作用、对意境有烘托效果、还具有导向的功能性作用。

3 古典园林中的文字装饰

在中国的各种建筑类型中,园林是最具文人气质的。这其中,除了造园手法所体现的文人意趣外,文字的运用更加突显了这一感觉。在苏州的园林中,随处可见楹联、刻石、匾额,甚至包括漏窗、地面铺装、瓦当滴水都用文字装饰。

3.1 漏窗的文字装饰

漏窗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尤其在江南园林的造园艺术中更是别具一格。古典园林漏窗的图案造型形式和内容丰富多样。

《园冶》中称漏窗为“漏明墙”,意思为“透漏空明”。《营造法源》称为“花墙洞”,“花”主要指其图案造型优美,“墙”是指位置在墙体上,而“洞”则是说内外空透畅达[3]。

漏窗在苏州园林里处处可见。漏窗造型形式各异,承载着园林文化的体现。其中一种漏窗,又称透花窗,是比较常见的也是运用得非常广泛的窗。这种窗隔而不堵,漏中又续,主要布置于园林中的隔墙或游廊等处的墙上,造型各异,美不胜收。图案内容多样,动物、植物、人物、文字无所不有,而文字的运用也是一个很大的方面。苏州拙政园中有一个双喜花窗,长方形的花窗本无奇妙之处,而中间嵌以祥云,缭绕的祥云中间,是一个大大的“囍”字。游人在走廊上行走,透过漏窗移步换景,两面景色若隐若现,自然而又含蓄令人遐思无限,尤其行走到走廊转折处,园中小景透过漏窗映入眼帘,“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此时最恰当不过了。透过这个双喜看景致,既有自然之美,同时,又会有着喜乐和悦之感。

3.2 地面铺装的文字装饰

甚至于供人行走踩踏的地面,也是经过了精心的装饰的,这就是地面铺装。由于地面铺装“地位低下”,往往不容易为游人所瞩目。其实,小中见大,地面铺装和其它园林要素一样,同样源远流长,隽永其美。最具代表的是卐字的地面铺装图形,卐形字是古代一种象征太阳图案。旋转的四个头可以灵活的与其他图案组合拼接,也可以将卐字进行四方连续生成生动形象而又赋予寓意变化的装饰图案,因此卐字构成的图案更为丰富多样。

在苏州古典园林中,造园家运用各种手法,给铺地赋予一种吉祥的象征。经常会看到如“福”、“寿”等的吉祥文字,结合其他题材纹样运用在地面铺装的图案当中,表达福禄吉祥,从一个侧面来映衬出环境中整体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气氛。拙政园、网师园、留园狮子林的铺地中,都有“五蝠捧寿”图。大大的寿字,以卵石铺就,周围五只蝙蝠围绕飞翔,喻意“五福捧寿”,象征着园主生活的美满长寿。

行走在如画的古典园林中,文字给我们带来感官上的享受和心灵山的愉悦,若失去了这些文字,想象中的充满灵气的苏州园林会是何等的干瘪苍白。

3.3 瓦当滴水的文字装饰

瓦当是我国古代宫室房屋檐端的盖头瓦,俗称“简瓦头”或“瓦头”。由它本身所处的位置得名。而滴水是用来封护板瓦的最底端,使雨水顺其滴下,与瓦当一起保护着建筑主体。文字类瓦当滴水是数量较多、别具一格的种类。

可从两个方面分析瓦当滴水中大量运用文字装饰的意义:首先,文字作为装饰是一种最为直接的表达方式,如直接写明宫殿建筑的名称或建造时间地点,直接明了,也可以是祈求祥瑞如意类的文字反应当时社会普遍心理,彰显了文字瓦当滴水大度、自信、坚挺的风格。其次,文字本身也是一种装饰语言,中国文字具有很强的意向性,文字结构的图形符号就是一种意向性的装饰图案。更准确的说,文字是瓦当滴水纹样的另一种装饰,只是比其他纹样更具有形象性和明确性。

因此,从视觉感受上来说,瓦当滴水上的文字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文饰”即一种文字形式的纹样。传统园林建筑房檐处的瓦当滴水是为保持建筑主体不为雨水侵蚀设置的,可想,经过数百年的雨水冲刷,一个手掌般大小的瓦片给了大家多少憧憬和希望。文字瓦当滴水成为园林中独特的点景艺术。

4 风景名胜中的汉字装饰——泰山石刻

就这一类来讲,典型的例子是泰山。泰山,山东省中部的一座不太雄伟的山,五岳之中,不是最高的,不是最险的,也不能算是风景最秀丽的,居然能够位于五岳之首,本身就是值得思考的话题。也许就是因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泰山的“仙”,笔者觉得就是它极其丰厚的人文气息。因此,历史事实的记载、动人的典故传说让泰山不再是一座平平无奇的山峰。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 “泰山石敢当”五个字在民间习俗中就具有护家祐宅的神奇功能。泰山自古以来就以众多石刻闻名天下,从古到今无数文人雅士纷纷游历泰山,作诗纪文,留下碑刻石刻2200多处。泰山现存有石刻1696处,分为摩崖石刻和碑刻,成为一处天然的书法展览。这些文字印证了泰山历经岁月的痕迹,也使泰山风景名胜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史料价值。

4.1 “风月无边”见人文

泰山七十二景之一的“风月无边”,其实就是一块摩崖石刻,上书“虫二”二字,位于万仙楼北侧盘路之西,这是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历下才子刘廷桂题镌的[4]。“風月”二字拆去边框,寓意“風月无边”。用一个猜字游戏来形容泰山景区的风景独特之美,也正因此这块独特的石刻吸引了无数游人的驻足观赏,猜字观景。有人从褚人获的《坚瓠集》里,看到他引《葵轩琐记》云:“唐伯虎题妓湘英家匾云‘風月无边’。但褚人获也不敢肯定是否典出唐伯虎,其下注云“《支颐集》作钱鹤滩。”日本人梦亭东聚半笔记半诗话的《鉏雨亭随笔》中,有相同的记载[5]。文字带人们畅游在石刻背后的历史典故中,让人们游览泰山时,思绪贯穿古今,似乎全在这个文字的里里外外。因为这些动人心弦人文故事,泰山的“风月”就变得更加神话无边了。

4.2 “石敢当”碑刻的考究

立“泰山石敢当”的民间习俗流传很早,其起源应与原始社会的自然崇拜有关。其典故传说很多,一说起于黄帝战蚩尤时,一说源于西周,一说源于五代。流传至今似乎已不在乎哪个故事更为真切,更在意的是“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等石刻带给人们的神圣力量,文字镌刻带给人们的心理慰藉。

5 现代人文景观中的文字装饰

随着当前城市化建设日益加速,视觉生态已成为重要议题,而文字在人文景观设计中的构建也进行有效规划和合理布局。现代人文景观中的文字装饰不仅在形式和题材上更加丰富多样,在材料的选择上也更具有时代的特征。如金属、石头等。

金属又重新回归到现代的园林造景之中,是文字又重新依附于金属载体。如中国文字博物馆的主体广场上,用28片青铜材质的甲骨片形状构成碑林,创造出极具视觉震撼的景观效果。又如杭州西溪湿地入口景观采用铜质材料,塑造出文字和芦苇相得益彰的景观效果,使以生态为主题的湿地公园多了几分文化气息。常州花博会——苏州展园在大面积的一面背景墙只有一个红色的“蘇”字。

在很多主题公园中景观石刻也被大量应用,无锡梅园内的“梅园”石刻,渤公岛入口的“渤公岛”石刻,以及金华武义龙山森林公园石景,这种造景手法常以体量庞大的石头做主景,并配有植物花卉以及其他构筑物进行造景。文字与材质肌理恰到好处的融合,人文景观品质在现代园林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6 结语

常有学者指出,中国艺术的根基在于音乐,当音乐在中国衰退后,书法——一种类似音乐或舞蹈节奏的文字艺术——代表了音乐,养育了中国艺术精神[6]。进一步来说,由中国汉字和中国书法培养起来的形式美感,自然而然地渗透于建筑之中。从古典建筑、古典园林、名胜风景,再到现代园林,造园布景都不会是死板的横平竖直,有了人的参与,无处不是人文的体现、人情味的彰显,更是富有律动的音乐美感。因此人文景观中的装饰文字,更加加强了景观的艺术美感。

猜你喜欢
瓦当人文景观滴水
金双根:创新滴水入海,动力永不干涸
瓦当响当当
朱克敏重装《秦汉瓦当文字》考略
方寸见佛韵——隋唐佛教瓦当浅析
小水滴
《水经注》都城人文景观研究——以洛阳为例
日语教学中文化的导入
滴水藏海
等你来挑战
中国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