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视域下麦积区旅游示范村建设探讨
——以红崖村为例

2018-11-29 16:39安乐
绿色科技 2018年22期
关键词:示范村旅游

安乐

1 麦积区麦积镇红崖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麦积镇红崖村地处秦岭北麓河谷地带,辖4个村民小组,179户775人,耕地面积2854亩,其中核桃面积1630亩。该村主导产业为林果种植和乡村旅游服务业,2018年被评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

1.1 提高了旅游示范村的知名度

2017年国庆黄金周期间,邀请天水市歌舞团、天水市秦剧团、天水市美术馆、市、区文化馆等单位,在红崖村开展了以书画作品展、秦腔、歌曲、舞蹈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旅游示范村的知名度。随着大型电视连续剧《苦乐村官》拍摄、上映、热播,2017年10月至今,红崖村接待游客量达3万人次。

1.2 优化了旅游示范村的发展环境

乡村舞台、文化广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娱乐设施一应俱全,通村道路、巷道硬化、人饮管道、景观堤防、旅游厕所实现全覆盖。实施道路绿化4000 m2,花带1600 m2,建成景观鱼塘1处,农耕文化广场1个,采用鹅卵黄美化房屋、围墙立面12000余m2,安装太阳能路灯25盏,实现了乡村绿化、美化、亮化“三化”目标。

1.3 推动乡村旅游与致富产业深度融合

抢抓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深入挖掘山水生态、农耕文化、农事体验的旅游价值,引导乡村旅游产业特色化、产业化、集聚化发展。麦积区文旅公司与深圳铁汉生态股份有限公司已确定合作模式,共同编制《红崖谷旅游开发项目规划》,对片区1980 hm2土地实施乡村景观风貌提升、形象节点景观、民宿、生态治理、基础服务设施项目;同时,积极与国家建筑师米丘、艺术家张洹、宝塔石化集团组成的麦积世界项目组衔接洽谈合作事宜,规划建设麦积世界博物馆、李家山艺术创意园、美术作品展示中心、文艺艺术交易中心等生态休闲为主的乡村旅游项目。

1.4 增强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随着大型电视连续剧《苦乐村官》在该村拍摄,发展了“万喜农家乐”、“梅花农家乐”2户;发展集休闲、垂钓、住宿为一体的鱼塘1处,带动就业10人;建成集草莓采摘、休闲观光的生态农庄1处,占地面积64亩,带动就业33人;全村现有销售山核桃、根雕、土蜂蜜等特色产品的农户35户;广泛征求群众意见,8户贫困户将启动房屋改造,经营农家乐。

2 红崖村乡村旅游发展问题分析

2.1 配套设施不完善

红崖村虽然进行了基础设施建设,但目前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各项旅游配套设施还不完善,各类娱乐设施缺乏,运动休闲等旅游场地缺失;村内的配套服务设施规模小、档次低,餐饮、住宿、购物、农事体验等仍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制约了红崖村乡村旅游的发展。

2.2 休闲娱乐产品类型单一

近几年发展,红崖村已有果蔬采摘、垂钓、滑雪等娱乐项目,但是内容单一、受季节影响大,导致游客逗留时间短,无法带动餐饮、住宿等其他消费。为延长乡村旅游产品生命周期,需及时根据游客需求设计和开发出新型旅游休闲娱乐产品。

2.3 乡村旅游服务水平较低

目前从事乡村旅游服务的人员均为当地村民,学历水平偏低,以初中、高中为主,还有部分为小学文化水平,且从业人员年龄偏大,特别是没有旅游相关专业人才,未经过相关专业的教育和培训,服务意识和技能匮乏,极大制约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和创新。

2.4 特色旅游商品开发空白

红崖村缺少有特色的旅游商品购物店。仅有几家卖食品、饮料为主的小商店。旅游商品主要为山核桃、土蜂蜜等土特产品,销售额较少。体现当地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几乎为空白,错失了旅游商品消费这一旅游消费的主要环节和重要经营收入来源。

3 乡村旅游示范村发展策略

3.1 继续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

完善村的道路硬化、供电通讯、排水管网、旅游标示、公厕、停车场等旅游发展基础配套设施,深入开展乡村改厨、改厕、改院落、整治周边环境等“三改一整”工程,积极实施全域乡村旅游无垃圾行动。推进村镇变景区、农舍变旅馆、农民变导游,以游脱贫、以游富民。

3.2 设计体验性娱乐项目

创造不同场景来供游客参与体验,如传统的石磨豆腐,酿制黄酒工艺,酿醋工艺等,让客人从中体验农业劳动乐趣。另外,可以组织村民开展具有天水特色的文艺表演,如夹板舞、旋鼓舞等民俗表演,并让表演活动常态化,使游客参与其中,在享受自然生态的同时感受当地文化艺术之美。不但能促进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的有效对接,也能拓宽贫困村村集体增收渠道。

3.3 创新乡村旅游营销模式

强化天水各旅游媒体、微信、微博相互协同,线上宣传与线下主题活动共同发力的立体化网络宣传矩阵,联合多个乡村景点,构建乡村旅游度假联盟,与当地旅行社合作,进行宣传营销。建立自己的乡村旅游网站,将贫困户、贫困村信息与社会的帮扶资源进行对接,引导社会资源向贫困群体倾斜。同时利用网络平台建设乡村旅游产品在线预订系统,对乡村旅游产品进行推销宣传,提高乡村旅游市场知名度,吸引更多消费者,从而增加贫困村、贫困户的旅游收入,使其走上致富之路。

3.4 创新乡村旅游业态模式

支持农民农村盘活各类资源,促进乡村旅游与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民俗旅游等业态相结合,积极探索“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文化产业+生态康养”等模式,丰富农村业态,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示范村旅游
干部带头 乡村e站助力 共同打造高品质示范村
山西省乡村旅游发展空间分异与影响因素探测
——以AA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为例
我们一起“云旅游”
山西43村(社区)喜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打造高品质流翔高钙对比示范村
陕西新评定20个旅游特色名镇34个乡村旅游示范村
上海完成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任务
小A去旅游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