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全域旅游资源开发分析

2018-11-29 16:39郭力宇
绿色科技 2018年22期
关键词:旅游景点汉中全域

郭力宇,张 橙

1 引言

汉中位于我国陕西省的西南部,四周环山的独特地理位置使汉中冬暖夏凉,这种气候为汉中整体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环境,这里复杂的地形地貌为野生动植物的生长创造条件,众多的野生动植物成为汉中独具特色的旅游内容,汉中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遗存,两汉和三国时期的历史遗迹不断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前往参观。

汉中在发展旅游经济方面具备众多优势,独特的景点内容引人入胜,但是随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传统的旅游模式难以在激烈的旅游景点竞争中取得优势,旅游经济为汉中创造经济收益的速度逐渐放缓,面对这种形势,汉中需要不断变革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新常态,采取全域旅游的发展模式,促进本地旅游资源的全面开发,从而实现汉中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2 全域旅游的内涵

全域旅游是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它要求以本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依托,借助旅游资源带动整个地区内诸如基础设施、政策制度、生态环境以及公共服务等各个方面的整体发展与进步,通过旅游资源实现产业融合以及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充分调动整个地区资源的活力,使旅游资源可以为整个地区的全部要素服务,进而实现所有要素对旅游资源的反作用,通过这种多元动态的旅游发展机制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汉中若要通过全域旅游的发展模式实现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协调本地区内各个部门的合作,充分调动汉中各种经济要素的活力,从基础设施方面一直到居民的精神文化素养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完善和建设,从而为吸引游客创造坚实的基础,使外来游客感受到汉中经济发展的新面貌,给予他们一种前所未有的崭新旅游模式体验,从而使游客的数量不断增加,以此为汉中以旅游资源为基础的整个行业部门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汉中旅游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3 汉中全域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

当前,汉中应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也开始从传统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进行转变,开始采取全域旅游资源开发的新模式,但是由于汉中采取这种模式的时间较短,缺乏经验以及先进理论的指导,在一些方面仍旧存在问题。

3.1 相关基础设施落后

城市及其旅游景点相关基础设施的质量深刻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通过旅游资源实现汉中各个地区基础设施的完善是汉中实行全域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在要求,但是根据笔者的实地调查发现汉中许多旅游景点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存在不完善的问题。例如汉中的许多景点内缺乏讲解员,对于外来生疏的游客而言无法对汉中的景点形成全面的认识,并且旅游景点内公共卫生间的数量不足,也是困扰游客的一个问题,另外景点周边缺乏足够数量的停车场地等。

上述问题都影响了游客的外来体验,导致游客数量尤其是外来游客数量的减少,从而无法促进汉中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2 旅游形象定位不明确

诸多社会调查分析认为,明确的旅游形象有利于打造良好的口碑,从而提升对外来游客的吸引力,实现整体区域的经济营收。但是汉中深受之前传统的旅游模式影响,各个地区之间的旅游景点缺乏交流,并且各个地区的景点缺乏对自己文化沉淀的挖掘,导致汉中一些景点对于自身的定位不明确,无法打造明确的旅游形象对外宣传。这样缺乏突出形象的旅游景点难以吸引游客的注意力,造成大量景点无法形成游客众多的集中地。

汉中各个景点之间缺乏交流和联系,不能对自己的形象进行明确的定位,从而使游客缺失了前来游玩的兴趣,也无法带动区域性的经济协调发展。

3.3 旅游资源利用率不高

汉中拥有诸如大熊猫、朱鹮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以及诸如饮马池、张良庙等较多的名胜古迹,并且汉中之地是许多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拥有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这些都是汉中地区宝贵的旅游资源,只有充分利用起来才能实现汉中旅游经济的充分发展,以及借助这些多元素的旅游资源带动整个汉中地区经济的开发,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但是,当前就笔者调查分析得知汉中对这些旅游资源并没有实现充分利用,例如,汉中的古汉台,这里拥有众多的历史文物,但是仅仅陈列起来供游客参观,没有像景点文化纪念品售卖等更深层的文化消费,造成旅游资源的浪费。

4 汉中全域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4.1 不断强化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旅游业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就是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也是该地区旅游景点最好的宣传资料,在游客感受到良好的基础设施带来的优良体验后,通过游客的口耳相传,逐渐地提高了该地区旅游的知名度。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运输、住宿、餐饮以及卫生间、停车场等。例如停车场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选择自驾游,可以载着一家人到景区旅游消费,若没有足够的停车场,给自驾游旅客带来不良体验,根据当今信息传播速度,会因为停车场不够大而影响该地区的游客量。

4.2 争取专项投资和吸引社会投资

汉中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许多的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其发展离不开雄厚资金的支持。

首先,积极向上级文化遗产部门申请专项发展和历史文物保护资金,或争取一些优惠政策,降低一些发展成本,刺激游客旅游和消费,增加旅游景点收入,再投入景区发展,促进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其次,积极吸引社会投资,制定旅游景点投资主体多元化计划,可以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租赁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以最优化、最经济、最环保的方式开发旅游资源。最后,制定一些优惠策略,鼓励大众创业,调动民营资本投资的积极性,带动景区周边经济的发展。

4.3 吸引优秀人才,不断优化人才队伍

正所谓“事在人为”,人才是企业、公司、政府、机关等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是未来发展最宝贵、最重要的核心资源。景区的发展也需要不断吸引优秀人才,优化人才队伍。

首先,吸引人才流向的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和发展前景等,制定相关优秀人才引进计划,吸引优秀人才。其次,对在职人员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培训,根据时代发展不断为现有人才输入新的理念、新的管理方法、技能等内容。最后,新增讲解员和培训优质讲解员,讲解员相当于是景区的“门面”,讲解员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游客的旅游体验。并且汉中是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很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优秀的讲解员不可或缺。

4.4 实施品牌战略,打造精品旅游、特色产品

首先,利用和发挥“汉中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优势,汉中的旅游景点具有不可替代性,是 “不可再生资源”,要突出汉中的旅游特色资源,加大宣传汉中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充分挖掘各景区的文化品牌,打造各景点旅游形象,增强旅游景点的旅游吸引力。

其次,打造精品旅游,打造特色产品。充分利用汉中各景点独有的旅游特色景点,打造精品旅游。并非对文化简单的陈列、摆放,加大宣传就能够打造好精品旅游,需要做好每一个细节,无论是历史文物的陈列方式、摆放顺序,还是对现代技术的应用、模拟历史现场增加游客体验等都需要精心设计。此外,还可以制作一些旅游文化产品,如精美旅游纪念品,价格不宜过高,物美价廉刺激游客消费。

4.5 项目带动,产业融合

汉中现如今大汉山文化广场、“尤曼吉游乐水世界”、两汉三国文化景区、张骞丝路文化旅游等重大文化旅游项目都在不断的推进,带动了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在这些重大项目带动的前提下,进行产业的融合,将一些发展好、质量好又分散的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将其打包、融合成一个大项目,使之成为全域旅游的龙头。

4.6 分区开发,统筹规划

汉中拥有数量众多的旅游景点,只有实现旅游景点的相互联系与交流,对这些景点统一规划才可以实现汉中地区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汉中市需要统筹规划,分区开发,打造各区特色旅游形象、特色旅游产品。例如,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可以建造旅游休闲山庄、休闲茶馆、咖啡馆等,利用自然风光,配合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打造民族特色农家乐、民族特色商业街,集观光、旅游、购物一体化服务。

猜你喜欢
旅游景点汉中全域
汉中老年大学特色教学(上)
贫民窟也能成旅游景点?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美人鱼
汉中为王(二)
谱写汉中追赶超越建设“三市”新篇章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旅游如何从景点走向全域
汉中仙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