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 燕
(广西教育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3)
2016年3月,谷歌研发的阿尔法狗(AlphaGo)战胜了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轰动世界。人工智能已从早期的实验室走进了日常生活,伴随着GPU芯片的出现和深入学习算法的不断优化,安防行业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高清的“看得清”到智能的“看得懂”,视频监控技术给各行业的安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近年来,各高校纷纷利用前沿信息化技术,将大量的视频智能分析功能应用到校园的安防建设中,对提高校园安稳工作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相对于安防集成管控、门禁、报警、车辆出入及一卡通等安防子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是我国高校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安防子系统。但在视频监控智能化应用方面,存在4个方面问题:
一是智能监控设备使用少,设备本身的技术水平限制了高校安防工作的开展。目前,大部分高校使用的视频监控系统多以标清升级为高清为主,即实现更清晰的视频监控效果,却较少使用智能化设备。整套监控系统建设完成后,主要实现更高清的监控效果,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事中人工监控、事后人工追溯,安防工作效率依然不高。如果要查询某个外来人员的外貌特征或校内运行轨迹,现有的视频监控系统几乎无法实现,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校园安防工作的开展,无法满足高校人员、车辆管控等方面的实际需求。
二是高校安防监控体系建设不完善,各监控系统之间相互独立,形成巨大的信息孤岛,没有做到统一集成管控,无法实现互联、互通、互控,报警联动、应急指挥没有发挥功效,不能达到良好的管控效果。
三是安防系统建设大多存在“安而不防”的情况,没有发挥系统应有的作用,造成投资浪费或重复投资等情况。这主要是由于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主要指代理商或系统集成公司)不了解高校的实际需求,使用方(即高校)对视频监控系统最新技术了解不到位,而共同导致系统的设计、安装和使用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
四是现有视频监控系统无法满足高校安防的新需求。一方面,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迅速增多,很多高校尤其是民族地区、边境地区的高校,拥有较多的外国留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因语言、文化等方面不同,学生之间容易产生摩擦;传销、传教、非法推销、盗窃、打架、斗殴等危及校园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必须加强对人员的管控。另一方面,高校校园面积宽广、多校区开放式管理使得安防管理难度加大。尤其是很多旧校区地处市中心,周边人员复杂多,原有的安防体系更新改造经费多、难度大。
视频监控智能系统,简而言之就是借助高性能芯片如GPU、FPGA提供强大的图像并行处理性能,通过运行智能学习算法,在一定程度上可模拟人工识别,迅速提取车辆的外貌、颜色、车牌、车身标识,人员的人脸、年龄、性别等信息,使之成为结构化信息,并通过后端的大数据平台完成车辆、人员的查找、实时比对及其他深度应用。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要“开展智能校园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资源建设等全流程应用。” “利用人工智能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加强对重点公共区域安防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升级。”高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必须加强技防手段,提高技防水平,适应当前对校园管理的新需求。
结合高校安防工作的实际,应进一步明确高校视频监控系统智能化建设的实际需求,避免建设一些不适用或经受不了长期使用的系统;应及时升级视频监控为“看得懂”的智能系统,从而提高视频监控的水平,适应高校安防工作的需求,提前防范、及时处置危及校园安全事件的发生,维护学校安全稳定。
高校从性质上看属于公共组织,对校园安全的管理通过建立公共危机管理意识,有助于未雨绸缪、提前预警,及时处置突发事件。公共危机管理即政府及其他公共组织,通过预防、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措施,防止和减轻公共危机灾害的管理活动。高校视频监控系统智能化设计,可以根据危机管理的3个阶段(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善后)实现3个满足:一是满足“事前”布控、排查、记录的需求,实现车辆、人员的提前管控,尽量预防甚至避免危及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二是满足“事中”追踪、控制、处理的需求,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可以立即控制、及时处理;三是满足“事后”信息的挖掘、检索以及监控系统的运维功能,方便对事件进行善后处理。
视频监控智能化设计可以分为前段设备设计、后端设备应用。其中,前端设备能够实现校园车辆“三大场景”(大门出入口、校内各干道、校内车载)、人员“两道防线”(室外、室内)的有效管控;后端设备能够满足信息的挖掘、检索以及监控系统的运维功能。
高校视频监控智能化主要集中在人员、车辆的可视化管控,只有把校园的人员、车辆进行信息结构化管理,搭配后台软件深度应用,才可以为高校安保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人员管理、车辆管理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
2.3.1系统设计理念
目前安防行业品种繁多、功能多样,但并非所有的高精尖产品都适用于高校安防。不同的场景如果混用了不适宜的产品,就会导致设备无法发挥其本身的优势,也就无法满足应用的需求,从而造成投资浪费。好技术只有用对了场景,才能有效促进高校安防工作的开展。比如IP67的红外摄像机,它的“技术”能力是高标准防水防尘,具备夜间补光能力;它的“场景”是室外监控场所;它的“应用”是满足全天候日夜实时监控需求。故良好的安保技术、合适的应用场景相互配合,才能“物尽其用”,显示出高校安保系统应有的功能。
为此,使用场景分析方法,即“技术+场景=应用”的视频监控智能化设计模式,有助于为高校“量身定做”出适用的监控系统,提高安防工作效率;有助于节约高校安防体系建设资源,避免浪费。
2.3.2 系统设计初步方案
(1)前端设备的设计
①车辆管控方面
场景一:校门口。作为车辆进出学校的必经之处,校门口的车牌识别摄像机要对车牌信息、车辆品牌、车身颜色、驾驶人员等信息进行抓取结构化,方便统计进出车辆信息,为校内车辆轨迹分析、车辆测试提供最直观的信息。
场景二:校内各干道。校内干道师生众多,很多校园干道狭窄、蜿蜒,必须对来往车辆进行限速,才能进一步保障人身安全。可在校园道路两侧部署微型测速卡口,采用视频分析技术对过往车辆的车牌、车身颜色、车速等信息进行抓取。对超速、违规停放车辆,后端分析平台自动布控,在车辆离开校园时自动限行,进而对其进行教育、处罚。同时通过微型测速卡口捕获的车牌信息,可在平台地图上形成车辆运行轨迹,方便事后追溯。
场景三:校内车载。因大部分高校面积大,安保人员不足,如果在所有角落安装视频监控摄像头进行实时监控,会造成资源浪费。采用校内巡逻车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应急响应。在巡逻车上部署校园车载设备,可通过WIFI/4G信号将现场图像实时传输至监控中心,方便值班人员快速指挥调度。此外,巡逻车的运行轨迹还可作为安保人员巡更巡检工作的绩效考评依据。
②人员管控方面
“第一道防线”——室外监控。
主要应用场景为周界,高校大门口,运动场,校内干道等。
场景一:周界。常规的红外对射误报率高,可用性差。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利用人体、车辆辐射红外热量的原理,利用氧化锆材料捕捉热量成像,可有效屏蔽树木、晴雨、昼夜等环境带来的影响,配合越界入侵算法即可实现外来人员翻墙入侵行为侦测。
场景二:校门口。为了保护校内师生人身安全,必须对进入校园的公安部门通缉、盗窃等重点防控人员进行实时报警,采用人脸抓拍比对摄像机可部署在3m左右的高度,通过对人员脸部图像进行抓拍、提取、建模、存储,后端的比对平台实时比对报警,一旦发现过往人员与重点防控人员相似度达到一定阈值时产生报警,通知值班人员核实身份。
场景三:运动场。针对高校足球场、篮球场、校内湖泊等大场景区域,不方便在区域内部署视频监控摄像机,安保人员无法实时获取区域内人员情况。全景拼接跟踪摄像机采用多摄像机自动合成拼接技术,可实现180°、360°全景拼接,通过RS485或网络控制信令指挥球机对全景图像内细节进行跟踪放大。
场景四:校内干道。如何快速在人流量密集的校内干道找到某一特征的行人,是目前传统视频监控系统无法解决的问题。采用人体结构化摄像机可实时采集监控区域内的人员外貌信息,包括性别、穿着颜色、携带物品特征、运动方向等,只需输入对应特征信息即可快速检索出具备该特征的人员图像。在控制混入校内重点防控人员时,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第二道防线”——室内监控。
主要应用场景为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宿舍等。
场景一:教学楼、实验室。因人流量密集度高,可采用“第一道防线”即人脸抓拍比对摄像机搭配常规监控摄像机进行监控。
场景二:图书馆、宿舍。因很多高校在图书馆、宿舍部署了人员通道,对进出人员进行管控。但存在人员携带校内师生卡片蒙混过关,常规人员通道无法将人、卡进行同时验证的现象。采用人证比对通道,可在第一次通过人该通道时采取“卡片+人”同时验证,后期只刷脸即可通行。既解决了人员混入的问题,实现人员精准管理,又减少卡片丢失而无法通行的困扰。
(2)后端平台的设计
衡量一套视频监控系统是否先进,除了前端需要具备智能分析外,后端平台的设计也应具备相应的智能分析及业务应用功能。
一是要有深度挖掘功能。前端摄像机将人员、车辆信息结构化后,后端应用系统要进行深度挖掘,形成业务处理流程和便捷的查询碰撞机制,安保人员只要简单操作即可完成人员、车辆查询布控,通过前端获取的信息形成报表,便于存档备查。
二是要有视频快速检索、摘要功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检索出图像中想要查询的信息。其中,视频检索主要是方便查询,可在录像中划定一个区域,只有触碰该区域的图像才会显示,可大量节省检索时间。录像主要是把一段时间的录像进行压缩,把不同时间段的运动物体呈现在同一画面,如一个小时的录像进行压缩之后只有几min的录像展示过往行人员、车辆情况。
三是要有运维功能。高校视频监控系统中摄像机数量多,通过人工手段确保每个摄像机正常运行工作量巨大,采用视频质量诊断及运维系统可以解决摄像机因故障产生的不在线、无图像、监控图像变动、偏色等问题,搭配运维流程可以做到有故障实时报警提醒,方便及时维护。
高校视频监控智能化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技防”手段,为高校师生安全保驾护航。但常规的视频监控由于智能化水平低,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近两年人工智能技术的崛起将引领安防技术的巨大变革,人工智能技术已在公安行业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是可以落地和借鉴的应用。高校视频监控系统应多采用智能化设备,提高高校信息化水平程度,解放安保人员工作压力,为师生营造更安全、高效的学习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