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 罗小军
熟话讲,“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缺少了素材的积累,就算你的语言表达能力再强,写作能力再高,也是难以写出精彩议论文的。关键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一到考场之上,脑海里的素材似乎都“逃”得无影无踪了,更不用说好素材了。如何才能在紧张的时间里,高效地积累素材呢?下面这三招,绝对有效。
一、发现媒介里的好素材。“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会发现,好素材到处都是。喜欢跑阅读室或图书室的同学,喜欢看电视或浏览报纸的同学,不妨带一本笔记本,将那些短小精悍的新鲜素材记录下来。有同学从杂志上读到《你不一定熟悉的黄花梨》后,便巧妙地将素材用到了作文里。
你不会不知道,在中国海南生长着一种极为名贵的树种——黄花梨,带有“鬼脸”的黄花梨更是价值连城。可你未必清楚,所谓的“鬼脸”,其实是黄花梨受到伤害后留下的疤。海南地处沿海,常遭台风袭击,黄花梨不是被扭曲,就是被折弯,甚至被折断。尽管如此,也阻挡不了黄花梨的成长,不过为了弥补伤害,受伤处的纹理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各种各样惟妙惟肖的图形。就是因为这伤疤,这种伤害,让黄花梨更具魅力,更显生命的价值。
这篇题为“不能期望没有风暴的海洋”的议论文,意在强调“正视挫折”的重要意义。选什么材料呢?作者就学以致用,将《意林》上这则材料信手拈来,借黄花梨“鬼脸”的来历,巧妙而深刻地道出了“挫折”带来的另一种美丽。
二、发现课本里的好素材。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少同学热衷购买各种素材书籍,往往忽视了一个素材宝库,那就是课本素材。在一些经典记叙文或议论文里,作家或名人们曲折的人生经历,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或典故,都是不错的事例类素材;来自古典诗词或文言文里的精彩佳句,更是不可多得的理论素材。佳作《生命的绝唱》里的这个片段,里面用到的素材很多同学应该不会陌生。是的,这些材料主要来自课本里的文言文。
我的目光停留在历史的湖畔,流水潺潺,鹤汀凫渚。历史的风猎猎作响,我听到一个响亮的声音:“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一个老人的声音又从远处隐隐约约地飘忽而至:“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于是,我懂得了生命的绝唱应当如豹尾一般高亢有力,如帕瓦罗蒂的男高音般使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
作者熟练地化用原文,先将“流水潺潺,鹤汀凫渚”的诗意画面设置为背景,继而直接引用,从自我感悟中引入《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表达出了自我坚定的思想情怀。借助我们熟悉的课文来选取素材,写作议论文的难度自然也就降低了许多。
三、发现佳作里的好素材。各类考场满分作文或议论文书籍,往往精选了大量的优秀作文。在这些文章里,无论是选用的素材,还是对材料的分析,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积累这些素材,不仅能够减轻积累的压力,还能收到以一当十的效果。河南省考场满分作文《失败的转机》里的这个片段,便用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好素材。
有时候,我们只需要对失败做一个小小的修改,结果或许便截然不同了。清朝大员曾国藩带领部队讨伐太平天国,初期战势失利,使其陷入绝境,以至自投江中想以死谢罪,所幸被随从救起。后来他写给朝廷的报告提及战况是“屡战屡败”。当时众人觉得不妥,经过商议,从死亡边缘回来的曾国藩改为“屡败屡战”。“屡战屡败”是“衰尾道人”,而“屡败屡战”是“越挫越勇”。皇帝看到奏章后,认为其勇气可嘉,不仅没有处罚,反而委以重任。
满分作文里的这则素材,表面上看只是曾国藩一字之改扭转乾坤的故事,展示出的却是人物失败之后重拾信心的奇特经历。这一个素材不仅内容新颖,角度也是不同寻常。若是能够经常积累这样的素材,并且巧妙地加以运用,我们的作文同样会光彩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