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中的小组课题研究

2018-11-29 07:35
中学政史地 2018年18期
关键词:分组课题成果

当前的中考已经将对知识的考核逐渐转向对能力的考核,重在考核学生通过历史学习有没有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世界观。因此,有一部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内容需要学生在课外自行完成。通过分小组进行课题调研,既是对学生今后学习生活的一种模拟,锻炼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分工协助的能力,又是让学生应用课堂所学知识,自主学习并获得可见成果的一种方式,让学生加深对于课本知识的理解,巩固课堂所学。

一、开展小组课题研究的意义和重要性

开展小组课题研究,即将学生分成3~5人的小组,每个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相同或者不同的课题,在课堂或课下进行自主研究,最后以成果展示的方式,汇报自己调研的结果。

在有些初中历史课堂上,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的互动非常少,课堂教学多偏向于识记,导致学生的学习过程相对孤立,学生不易产生成就感。而历史本身就是一门社会科学,对历史进行研究需要通过调查和展示。通过开展小组课题研究,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让教师更清楚地知道学生学到多少、兴趣如何、能力如何、思想动态如何,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之间形成爱学历史,以学好历史为荣的良好风气。学生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有时会需要得到家长的帮助,所以,开展小组课题研究也可以加强学生和家长的交流,让家长更清楚地知道孩子在学校中学了什么、要学什么。所以,根据当前初中历史课的教学任务、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课程的特点来看,开展小组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二、开展小组课题研究的方法

由于初中历史课的课时相对较少,而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因此,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内容和时间的安排。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历史课题的研究上来,而不是通过布置任务,加重学生的负担。如果学生的课业压力过大,那么分组课题研究必然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如果初中学生缺乏一定的课题调研能力,就会将这份压力转嫁给家长,造成家长的不满。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首先进行的是分组和分工。可以采取学生自行组队和教师编组两种方式,但要保证每个小组的水平相当,便于形成互超互赶的局面。在分工之后,由学生自行提出一部分感兴趣的课题,比如“林则徐为何要销烟”“卫青、霍去病谁的成就更大”“清朝最大的错误是什么”“科举制度产生的原因”,等等。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利用自身的学术能力对课题进行加工,保证课题的难度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尽可能做到有内容、任务轻、无现成答案。在分组和课题确定之后,教师进行时间安排,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将研究周期定为一个月或一个学期。在时间周期内,教师定期进行阶段性指导,掌握学生的研究动态。最后,在规定的时间,用一定的方式进行成果展示。目前效果较好的成果展示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进行PPT讲解,时间可以定为10分钟,让学生利用图画和文字讲解的方式,对自己掌握的信息进行讲解。在讲解后,其他学生提问,教师同时进行提问和对一部分问题进行解答。另外一种方式是开展辩论会。辩论的形式很适合对抗性的课题成果展示,分为观点展示、互相提问、教师和学生提问、总结几个环节。通过对抗的方式让学生更充分地准备材料,同时更全面地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分组课题研究已经有了很好的实践。通过分组课题研究活动,家长和教师往往会发现学生的潜力非常大,所进行的研究模式和研究成果都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而学生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锻炼了搜集信息的能力,将鱼龙混杂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锻炼了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在对学生观点和方法的引导中,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历史观和世界观。而最后的成果展示,既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猜你喜欢
分组课题成果
巧设美术课题 传承非遗文化
验收成果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不忘的初心 永恒的课题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2018数博会4大成果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