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动心灵之弦 聆听心花绽放
——浅谈小学生问题行为的教育策略

2018-11-29 07:01浙江省义乌市经济开发区学校陈飞燕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25期
关键词:王明心灵同学

浙江省义乌市经济开发区学校 陈飞燕

学生的过错行为和不良品德行为都属问题行为。其实,分析孩子们的这些问题行为是非常现实的。学生的成长轨迹中,始终伴随着“试误”活动。由于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行为。例如: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学生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也随之增强。而在学校或者班级里,那些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常常沦为遭老师、同学漠视的群体,处在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他们为争取自己的地位,往往通过问题行为表现不满意或叛逆,以期引起老师的注意。如果老师遇到这种情况大惊小怪,就使这些学生的不良欲望得到了满足,甚至无意中会助长这种问题行为。但如果老师对学生这种行为不闻不问,那学生这种问题行为将会愈演愈烈。作为教育者,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去感化,如何去引导呢?我们可以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解开心结,为心灵护航——分析原因,因势利导

医生治病要从诊断开始,教师教育学生也是同样的道理。首先必须要搞清楚问题是从哪里产生的。学生的问题行为主要还是由于一些不良外部条件的影响,再通过学生内部的心理活动而产生的,所以我们不仅要从客观方面找原因,也要从主观方面找原因。

笔者亲身经历过这样一则案例:最近一段时间,经常有孩子到我面前哭诉丢了铅笔、钱,甚至连课本也不见了。起初,我不以为然,只当学生是一时马虎,提醒他自己找找,也能找到。即使真丢了钱,也只不过自掏腰包,解决一下孩子的困难,外加一句:“下次小心了。”一而再,再而三,这种情况愈演愈烈。静下心来想想,不免觉得疑点重重:现在孩子的家庭条件基本还不错,同学的铅笔、橡皮,大家基本是不屑一顾的,再说,我们班拾金不昧的人还真不少,那怎么又会出现这么多的“不翼而飞”呢?展开细致的调查后才了解到,原来班里有一部分孩子爱把同学的学习用品“移花接木”,藏到其他同学的书包里,更有甚者,捡到同学的东西,明知失主是谁,却堂而皇之地交公——放到老师的讲台抽屉里。从上述这则案例中不难判断,学生藏同学东西的行为其实是一种好玩的心理状态引起的,但当这些“犯错”的孩子一一来到我面前时,我却惊奇地发现,他们这些竟都是在学习、生活上比较自觉,让老师省心,但表现力又不是特别强的孩子。那他们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呢?我进行了反思:因为他们的“省心”,我平时没有花更多的精力去关注他们。他们这样做是否是想引起我的注意呢,或是他们一直处在循规蹈矩的生活中,想寻求一点新鲜?为了证实我的猜测,我做了以下尝试:起先通过谈心,让他们知道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会造成同学生活、学习上的不便。接着我在学习和其他方面给这些“中层孩子”很多的机会去展示、发挥。一段时间后,我强烈地感受到这些孩子的热情,学习更奋进了,劳动、活动更积极了。我不禁醒悟: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关注,都需要发展。新课标的学生观就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而且学生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体。因此,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在教育中,对这些出现问题行为的孩子,要更多地去了解,寻找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解开心结,做孩子心理的导师,为放飞的心灵保驾护航。

二、抚慰心灵,让生命开花——晓理导行,润物无声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引起学生问题行为的原因往往具有长期性。比如:现在农村家长大多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但又迫切想让孩子好,方式方法上常常过于情绪化,一碰到孩子惹了祸,就大打出手。家长这种情绪化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性格发展也造成了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常常表现为:每遇到不顺心的事,孩子的情绪就会难以控制并做出过激行为(这就是我们平时看到的爱捣乱、爱打架的学生);日常生活中过分想得到别人的关注,爱表现,争强好胜,但又缺少冷静的思考,自制力非常差。所以,作为他们的导师,更应该把对他们的教育化为春风细雨般的细致引导。

案例:和往常一样,伴着悦耳的上课铃声,我心情愉快地走进教室,准备和孩子们再一次度过一节快乐的语文课。还没走进教室,就看到班长扶着班里的一个女同学向我走来,看到她膝盖上有一道长长的血痕,我急忙了解事情经过:原来,班里的王明耀又闯祸了,他是我们班的“捣蛋大王”,开学仅一个月时间,已经突破了“十项记录”(违反了学校十几项纪律,扣了几十分了),真是个让我头痛的学生。案例中的这个孩子因为有很多坏记录,已经受到班里同学的孤立。这种情况下,他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更爱做恶作剧,甚至还经常逃课。以往,因为考虑不成熟,对他一直采用批评、找家长这样的处理方式。家长每次听说这样的事情,也都是严厉地批评孩子,有时还大打出手,所以教育效果一直都事与愿违。反思其中原因,美国心理学家斯波尔丁研究发现,采用惩罚手段会增加学生的焦虑感。以批评、惩罚为主的教育方法,会使学生产生自卑,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少体验到成功感、喜悦感。长此以往,容易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缺乏动力,甚至导致心理障碍的产生。我意识到以往的教育手段及家长的教育方法已经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了极大伤害。在孩子的心目中,反正得不到肯定,不如破罐子破摔,发泄自己的消极情绪。因此这次我改变策略:在处理女孩伤口后,我绝口不提王明耀犯的错。上课时,有几个同学甚至窃窃私语:“老师今天怎么不批评王明耀?”王明耀也惊奇地看了我一眼。事情过后,我组织了一次班队会,会上我对全班同学说:“小朋友们在下课时最喜欢玩哪些游戏?怎么玩的?”过了一会,讨论又转到了“下课,你能为班级做点什么呢?”我看到王明耀竟举起手,我示意他说,“老师,我最喜欢拖地。”这时,我脑子里浮现起几天前他争着拖地的情形,而我却无视他的热情,请了几个大个子拖,当时他就失望地走开了。事情过后,我也没在意。今天,他的一句话点醒了我,因为我的疏忽,已经伤害了这颗幼小而纯真的心。于是我当即表扬了他:“原来你是个爱劳动的孩子啊!”并带头鼓起了掌。事情过后,我仍时时关注王明耀的日常表现,发现亮点就及时表扬。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他对学校生活越来越有兴趣,学习积极性也越来越高,特别令人欣喜的是,他一下课就抢着参加劳动呢!发现他爱劳动的这一特点后,我就因势利导,慢慢地把班里劳动委员的重担交到他的手上。于是,他就常常利用课外时间参加班级劳动,看到班里的卫生死角,他都能主动地去清扫,成了劳动先锋模范,同学们也渐渐对他刮目相看了。看着因为尝试成功而不断成长的他,看着他让自己的生命绽放朵朵美丽的鲜花,我的心中充满了自豪感。

三、营造温馨,让爱洋溢——以身立教,感化学生

一直以来,都是教师在督促学生的品德行为,往往不太反省自己的处事方式。俗话说: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教师日常言行的影响比单纯地说教、灌输的作用会更大。学生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信赖,往往使他们在观察教师时会产生一种放大效应。教师的一个小小的善意举动,都会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欣喜;教师的一点小小的瑕疵,都会使他们产生巨大的失望。这就更加要求我们教师走进孩子的心灵,用我们的真诚、用我们的爱牵引他们前行。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思考,完善我们的德育手段,用温暖触摸孩子的心灵触角,唤醒孩子美好的人格心灵。

案例:班里有一个爱哭鼻子的小男孩,隔三差五,准能看见他“赖”在教室地上,不管学生怎么劝、怎么拉,他也不起来,直到老师

亲临,劝慰几句才方罢休。探查其中原因,最多也是因为同学们碰到他了,或跟他开玩笑,拿了他的东西,但每次他都会不依不饶。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就懊恼万分:这样不仅会影响班级正常的上课秩序,而且说实在的,我讨厌这种娇气的孩子,常常把在父母面前的“撒泼”带到学校。虽然我清楚挑起这件事的“罪魁祸首”是班里的几个惹事大王,但是,我的工作重心往往还是放在教育这个孩子身上:已经是小学生了,那就要坚强、勇敢一些,不要动不动就哭鼻子。久而久之,班里形成了一股奇怪的风气,时不时地,总有几个同学要去欺负那个孩子,那个孩子每次的反应也越来越激烈,终于有一天,竟挥起扫把打破了同学的头,这让我不得不反思以往对这个孩子的态度。于是,课外,我把那个男孩叫到办公室,给他搬来凳子,还为他倒了杯开水,然后坐下来和他沟通。我并没有批评他,而是跟他聊了家常,我们的谈话非常愉快,孩子也渐渐放下了心理包袱。谈话中,我了解到他生活在单亲家庭,没有妈妈的关爱,原本心灵已经受到伤害,而我不但忽视了他长时间缺失的情感,甚至让他在学校也不曾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同学和集体的温暖,我真是羞愧极了。当我为以前对他关心太少而向他表示歉意时,我看到了他眼中闪现出奇异的光芒,这一丝光芒仿佛让我看到了无限的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我除了更加关注这个孩子的一言一行外,还找来班干部成立“知心小组”,主动和他交朋友。我也经常以朋友的身份、商量的口气去开导他,让他真切地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尊重、信任和期待,鼓励他寻找自己的优点,最后,和他一起制定了短期的行为目标。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这位同学变得爱和人交往了,变得乐观向上了。

从上述的案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尽量反思自身的行为,必须对自己的人格修养提出严格的要求,应当努力使自己形成一种健康、美好、完整、和谐的人格。以身立教,用我们的魅力言行引领这些可爱的孩子们。

在人生前进的道路上,人总是有犯错误的时候。教师对每位学生都应该是向前看的:没犯错误的,固然是好学生;知错能改的,同样也是好学生。没有不成器的学生,关键是教师正确地引导。同时,这种道德品格上的完善是双向的、互动的,教师自身也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审视自己的教育方法,并及时调整教育教学策略,使我们的教育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催生他们美好理想的种子,让它们在肥沃的土壤上萌芽、成长,成为祖国花园中一株株绚烂绽放的奇葩。

猜你喜欢
王明心灵同学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走过318
“看不见”的王明华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唤醒心灵
龙门这边(47)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