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私立大学国际化:动因、方式及成效分析

2018-11-28 03:04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新教育 2018年26期
关键词:学分马来西亚国际化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万 钰

马来西亚自1957年独立以来,政府就力求通过教育的发展来带动国家整体发展,但受多国殖民和国内族群政治的影响,其高等教育机构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发展状态,马来西亚逐渐形成了“固打制”的高等教育特点,即非马来人不可享受与马来人相同待遇的教育,公立大学教育供给远远少于教育需求。为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马来西亚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逐渐提倡高等教育开放政策,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然而,相比于公立大学而言,马来西亚的私立大学更加具备国际化发展的条件,因此,马来西亚私立大学逐渐走上了开放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简·奈特曾提出“以动因、利益相关者和国际化活动三个维度分析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所尝试的是关于国际化的定义在大范围语境中的使用并且在国家(地区)之间进行比较的可行性”。[1]笔者也借用这一分析框架,以动因、国际化活动方式和成效三方面来分析马来西亚私立大学国际化进程。

一、私立大学国际化的动因

首先,从整体国际大背景来看,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造就了马来西亚私立大学国际化的道路走向。其次,“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s,简称GATS)明确地把教育,包括私立部门提供的高等教育视为一个服务领域”。[2]这一政策将全球的高等教育融合为一体,为全球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提供了支持,马来西亚的私立大学当然不会错失良机。马来西亚私立大学国际化的利益参与者除了国内外合作学校,还包括政府、学生、教师等等。在此,笔者将着重从国家、学校和学生三个方面分析私立大学国际化的动因。

1.国家层面。

首先,马来西亚私立大学国际化有利于教育输出国获取较大的商业利益、解决本国剩余的教育资源、传播本国教育文化和促进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其次,对于马来西亚本身来说,有利于促进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提高整体经济和国家竞争力,也有利于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1991年,马来西亚政府在大力发展私立大学之后提出‘2020愿景’,即至2020年将马来西亚发展成为一个发达国家。1996年,联邦政府颁布的《国家五年计划》宣布马来西亚将致力于成为亚太地区的教育枢纽(Regional Hub)。2007年高等教育部发布《面向2020年国家高等教育战略规划》,将高等教育国际化确立为建设区域卓越高等教育枢纽的基础”,[3]这一系列的政策也说明了私立大学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程度。

所以,马来西亚私立大学国际化可同时满足教育输出国和教育输入国的需要,而这种需求也是马来西亚私立大学国际化的动因所在。

2.学校层面。

私立大学国际化是马来西亚私立大学蓬勃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私立大学作为公立大学的补充需要去完善整体高教系统和提高整体教育质量,因此私立大学国际化势在必行。

“截至2012年底,马来西亚现有获政府批准的私立大学和外国分校60所,私立学院357所”,[4]而在马来西亚独立初期,整个国家的私立学校数量屈指可数。马来西亚独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期间,政府不支持私立大学的发展,在国内形成了“固打制”的教育特点,造成了大部分有一定经济基础的非马来人选择出国留学,尤其是印度人和华人;20世纪80年代后为完成“2020愿景”计划,马来西亚政府开始鼓励私立教育机构的发展;而私立大学真正蓬勃发展始于199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整体经济的下滑导致很多家庭难以支付国外高额的留学费用,所以通过不断建设私立大学来满足需求,而且很多国外的学校也来马来西亚建立分校,在此期间整个国家的私立大学数量激增;进入21世纪后,马来西亚的私立大学开始走出国门,在他国设立分校,也就逐步完成了私立大学从“引进来”至“走出去”的国际化历程。由此看出私立大学的国际化是随着其自身蓬勃发展而发展的。

除却本国高等教育学校的自身发展这一动因,国外教育机构也可通过提供国际课程、教员输出、学历认证等教育服务来获取利益,同时又可提高其学校的国际知名度,促进自身的发展。

3.学生层面。

学生是私立大学国际化直接的受益者,也是私立大学国际化发展的主要动因之一。私立大学国际化一方面能够为本国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另一方面学生可以获得国际认可的学位文凭,减少出国时间,降低学习成本,同时私立大学的国际化也可吸引大部分亚洲区域的国际学生,满足国际学生的学习需求。“联邦政府统计的数据显示,2002年至2013年,马来西亚近500所私立院校总共招收了近51万名国际学生,平均每年招收的本科层次国际学生占全体国际学生的比例约为70%。”[5]教育的本质在于人的培养,学生的学习需求是教育发展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基于此,马来西亚私立大学的国际化必不可少。

从以上三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马来西亚私立大学国际化是马来西亚高等教育领域的实力体现,也是马来西亚与全球互动的必然结果。而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服务型贸易领域,国际化过程中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相信伙伴国和高校的权利将收获实实在在的利益,这些利益不仅仅是就国际生招生数量增长而言,还将作为无形的回报,比如在区域内外施加更大的地缘政治影响力。”[6]因此,所有与私立大学国际化相关的参与者都是以各自国家、个体的利益和整体世界的高等教育发展为基本目标的,从而进一步塑造全球高等教育界对本国教育的信任,以此加强本国在某区域内的作用。

二、私立大学国际化的方式

马来西亚私立大学国际化主要通过引进国际课程和海外分校两种方式发展,而国际课程也是本土私立大学吸引国际学生的主要特色之一。马来西亚私立大学的特色课程有七类,但居于主导地位的是双联课程和学分转换课程,下面着重分析这两种课程模式。

1.双联课程。

马来西亚私立大学的“双联课程”是最为常见的课程之一,是马来西亚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倡导的一项大学国际化措施,学生通过考试则可以获得由国外认证的合作学校的学位证书。

“双联课程”大致可分为三种模式。其一,“1+2”课程,即通过协议合同,学生在马来西亚学习一年课程后再到国际合作学校学习两年,考试合格后获得国外合作学校认证的学位证书。其二,“2+1”课程,即学生在马来西亚学习两年课程后再到国际合作学校学习一年获得学位证书。其三,“3+0”特许课程(Franchised programmer),即所有需要在国际合作学校学习的课程都置于本国合作私立大学里学习,学生可以不出国就能拿到国际学位证书,这是对前两类课程的进一步发展。马来西亚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制度并且“成立相应机构,对此类课程的质量进行评估、控制、监督,并聘请英国高教品质保证机构和澳—马联合委员会协助评定”。[7]可以说,无论从课程的设置还是学位的评估来说,马来西亚私立大学都有一套完整且成熟的国际化发展模式。“截至2015年,马来西亚有150余所院校提供‘1+2’、‘2+1’的双联课程,另有多所院校提供‘3+0’双联课程,部分高校还提供‘1+3’(国际本科)和‘1+3+1’(国际本硕连接)项目,为本国学生或外国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和机会。”[8]当然,马来西亚的私立大学更多的集中于本科国际化教育,而公立大学例如马来西亚大学,更加侧重于研究生国际化教育,两者在马来西亚高等教育体系中相得益彰。

总而言之,马来西亚“双联课程”有以下几个特点:(1)学生在马来西亚私立大学和外国合作大学同时注册,可以享受不同环境下的学习,获得国外合作学校的学位证书;(2)“‘双联课程’的教学大纲在马来西亚与外国相同,但有时马来西亚的教学内容包含一些马来西亚政府要求必须开设的个别科目”;[9](3)为本国和国际学生减少了学习成本,提高了学习质量。

2.学分转换课程。

“学分转换课程”的合作对象不止一所国外学校,而是一组学校。此类课程是针对学位课程而设置的,即一所马来西亚私立大学与不同的国外学校合作,当学生积累某些学科的学分到一定程度时(这些学科是被国外合作院校所认同的),就可以申请去往国外继续学习。学生有一定权力相对自由地选择国外大学,但是同样,国外大学也有相应的权力去通过考核选择学生,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一个学生通常需要120个学分才能获得学位,学生可以在马来西亚私立学校修得60个学分再继续去往国外学习修完剩下的学分。”[10]

与“双联课程”不同的是,学分转换课程最初是与美国大学签订合作协议的。“创建于1983年的伯乐学院(KUD),就是第一所设立学分转换课程的私立学院,该校与美国布劳沃德学院(Broward College)等美国大学签订协议合作实施该课程计划。在目前,学分转换计划已经扩展到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国的大学。”[11]在伯乐学院与众多美国大学合作的学分转换课程中,有一门KUD-Northwood大学转换课程(与美国Northwood大学合作的项目)值得注意。“KDU-Northwood课程是一门学制短且费用低廉的商业课程,共有14个专业(单专业或双专业)供学生选择。学生需要在KDU学完60-90学分(为期大约16-24个月)的课程并获得准商业文凭(ABD),然后再转学到Northwood大学继续另外9-18个月的学习,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所选的专业。结业后,合格的毕业生将获得工商管理学士学位。”[12]

总之,这种学分转换的形式灵活、选择性强,且多是与欧美国家学校合作,所以更受意愿留学欧美的学生的欢迎。

三、私立大学国际化的成效

自20世纪80年代马来西亚政府推行高等教育开放政策以来,私立大学国际化逐渐走向完整且成熟的道路,在此,笔者将从外国留学生人数、出台政策、国际合作课程三方面呈现马来西亚私立大学国际化的成效。

1.外国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加。

受“固打制”影响,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国际化主要依托于本土学生出国留学,直至1995年,在马来西亚的外国留学生仅有2691名,自1996年后,马来西亚外国留学生规模基本呈稳步上升的态势。以1995年-2012年以来的数据来看,进入20世纪以后,马来西亚外国留学生人数迅速增加(见表1)。

表1 1995年-2012年马来西亚外国留学生数(第三级教育)[13]

“截至2015年,至马来西亚留学的外国学生由1995年的千余人增加11万余人,平均每年招收的本科层次国际学生占全体国际学生的比例约为70%。”[14]另外,从表2可以明显看出,相比于公立大学,私立大学更加吸引外国留学生。

表2马来西亚高等教育机构招收国际学生数量统计表(2002-2013年)[15]

除了外国留学生数量上有明显增长,其留学生来源国也逐渐丰富,不再集中于某一国家,比如印尼。自1996年以来,中国、印度、马尔代夫、泰国、孟加拉国、伊朗、尼日利亚、巴基斯坦、也门等国家都相继有学生留学马来西亚。虽然,外国留学生来源国越来越丰富,但仍较集中于中东和亚洲、东南亚地区,对欧美国家的学生缺乏吸引力。

2.政府不断出台支持性新政策。

马来西亚私立大学的国际化发展离不开开放的高等教育政策,高等教育政策的出台既是国际化发展的条件,也是国际化发展的结果。20世纪80年代以前,马来西亚政府并不完全支持私立大学的发展,1971年《大学学院法》强调通过高等教育来加强民族团结和国家的完整统一,基于此目的,政府将高等教育主体置于寥寥无几的公立大学。1985年经济危机的到来和20世纪90时代“2020愿景”的提出促进了私立大学的发展,马来西亚政府于1996年颁布《私立高等教育院校法》《国家高等教育委员会法》扩大了私立大学的自主权,给予其很大的发展空间,另外,政府还通过修改《大学法》来实施大学法人化政策。

马来西亚政府于1996年颁布的《私立高等教育院校法》在私立大学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该法规定政府对所有私立高等院校进行监管,教育部除了设立高等教育司来监督所有公立大学之外,还设立私立教育司来管理所有私立大学。在财务方面,财政部的直接拨款没有要求列出所有的细目,并且允许大学自主决定投标一些有利于大学发展的校外服务”。[16]而这种种规定都为私立大学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撑,同时,私立大学国际化的发展也促进了支持性政策的不断出台和改革。

3.学校国际课程迈向多样化。

就“学分转换课程”而言,从伯乐学院的一枝独秀到现在多家私立大学均有设置,该课程已经成为马来西亚私立大学国际化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在众多开展“学分转移课程”的私立大学中,英迪大学较为典型。作为马来西亚首家教育上市公司,在2005年就与美国多所大学签署学分转换协议。“目前,英迪已经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的合作院校数目分别达到255所、24所、12所、8所和6所。”[17]表3则是英迪的部分课程设置表。

表3马来西亚英迪大学部分课程设置一览表表[18]

相比于“学分转换课程”,马来西亚的“双联课程”发展速度更为迅猛。比如泰莱大学,“泰莱大学的每一个学位都有双联课程,泰莱大学的传插、商科和计算机专业的学位是双学位,完成课程后即可以获得泰莱大学的学位还可以获得英国西部一所大学的学位(部分合作课程见表4)”。

表4泰莱大学部分学位合作课程和院校一览表[19]

再比如精英大学,该大学目前与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大学和格里菲斯大学,英国的伦敦大学、利物浦大学和布鲁克斯大学,美国的爱荷华大学和普渡大学都有合作。表5则是精英大学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合作的学位课程。

表5精英大学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合作的学位课程一览表[20]

私立大学国际化在提高了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声誉的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国际学校参与到与马来西亚的合作中。以中国为例,“2012年中国厦门大学正式宣布在马来西亚建设分校,15年开始招生,开设12个专业,2016年2月22日正式开学,在校人数为1300人左右,预计到2022年,全球学生规模达到5000人左右”。[21]

然而在马来西亚私立大学国际化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困境。首先,私立大学的国际化必须处理好两对矛盾:国际化与本土化(国际文化与本国传统文化的冲突)、市场化与公益化(学校间的积极竞争和学生学习机会的保证两者之间的平衡)。其次,马来西亚私立大学着重于本科国际化,尤其是市场型、职业程度较高的专业,缺少对学术层面的国际化资源引入,如何处理市场和学术之间的矛盾也是马来西亚私立大学国际化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与难点。最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渐深入,世界经济体系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马来西亚这种对国际教育机构依赖程度高的发展模式必须注意规避经济问题所带来的连带经济危机,以防国内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全面崩溃。

四、结语

目前,我国积极倡导“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发展,海南省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更应该积极吸取马来西亚的先进经验,着力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为海南岛建设国际旅游岛和自由贸易港插上双翼。然而,海南省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理念落后,缺乏国际性发展的长远规划,一些高校不重视国际化课程的开发工作,留学生培养只停留在语言领域,国际化师资储备不充分等问题亟待解决。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鼓励国内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在海南设立分支机构、鼓励海南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举办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支持海南开展国际人才管理改革试点,允许在中国高等院校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优秀外国留学生在海南就业创业,扩大海南高校留学生规模”。[22]习主席的讲话为海南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为迅速推进海南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政府层面要做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顶层设计工作。如抓紧制定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培养规划、出台中外合作办学法令法规;二是高等学校层面,要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做好国际化课程的研发工作和小语种人才的培养工作;三是充分发挥海南侨乡的作用增进民间经贸、文化和教育往来,即充分发挥海南籍华侨在东南亚各国经贸界的影响力,因其爱国、爱乡的赤子之情,积极搭建海南与东南亚各国高等教育友好交往与合作的桥梁,促进海南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色发展。

猜你喜欢
学分马来西亚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你在可真好呀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学分美食
新马来西亚十大必买
闺蜜之旅 游走马来西亚
感受马来西亚的高效急救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