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对策研究

2018-11-28 10:46:40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管理体制发展教育

【内容提要】经过多年发展,老年教育取得了不菲成绩,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发展不平衡是社会主要矛盾在老年教育领域的突出表现。深化教育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正确认识并着力解决老年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认识上的差异、管理体制机制中的问题、政策支持体系的缺乏以及师资力量匮乏是导致老年教育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应通过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健全体制、构筑保障体系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推动老年教育均衡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在老年教育领域的突出表现,就是供需缺口大和发展不平衡,不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所以,深化教育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正确认识并着力解决老年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从对天津市27所老年大学的调查情况看,天津市老年大学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一是城乡之间、各区之间、不同体制下老年大学布局不均,发展规模、质量和水平不均;二是老年大学办学水平、教育质量参差不齐;三是老年大学在软硬件资源、办学资金、办学体制机制以及党组织建设等方面发展不平衡。

老年教育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一)认识上的差异

历史上,老年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形成的首要原因,在于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老年教育的认识存在差异。凡是老年教育得到重视、老年大学办得较好、老年教育投入较大的,一定是所在地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对老年教育的认识水平较高;反之,一定是所在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对老年教育认识不到位或存在误区。与此相关联的是对老年大学社会身份认同度不同。虽然在我国有关文件中早就强调要“重视老年教育”,明确规定要“把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鼓励社会办好各类老年学校”,文件不仅界定了老年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教育”,而且使老年教育具有了合法身份,但各级政府对老年教育“社会身份”的认同度仍高低不一,导致其对老年大学的态度不同、提供的公共服务水平不同。

(二)管理体制机制中的问题

对老年教育认知上的差异,必然导致发展实践的不同、管理体制机制设计不同。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各地老年大学的管理体制呈现为“五龙戏水”之状。多头管理,却又无人全面、具体管理,出现了管理上错位、越位和缺位现象,不利于老年教育质量的考核和老年教育的持续发展。由于宏观摆位、战略布局上的缺陷和着力不同,导致老年教育特别是一些老年大学的发展缺乏制度保障,体制机制不健全,发展迟缓。

(三)政策支持体系缺乏

由于对老年教育本质理解上的差异、办学体制机制中的缺陷,其结果之一就是使原本属于终身教育体系的老年大学缺乏政府统一的政策体系支撑,进而导致各老年大学发展的不平衡。

(四)师资力量匮乏

师资力量匮乏也是导致老年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老年教育需要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热情高、服务好的师资队伍。然而,调查显示,天津老年大学普遍聘用兼职教师,从事老年教育的教师待遇相对较低,甚至有些是无偿劳动。导致老年大学聘请教师困难,教学质量难以保障。聘用的退休教师年事已高,身体状况决定他们不能在老年大学讲授过多课程,老年大学师资队伍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解决老年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对策建议

解决老年教育不公平的问题,既是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更是新时代老年教育及其载体老年大学深化改革的突破口。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化解不均衡的思想根源问题

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只有认识统一,行动才能一致,结果才能平衡。认识统一是老年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保障。首先要统一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对老年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这是更根本、更关键的;二要统一全社会公民的认识,要努力使关心、支持和参与老年教育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要把对老年教育的认识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关于老龄事业、老年教育的政策规定以及十九大报告精神上来。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这为新时代加快发展老年教育指明了方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也明确指出,老年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和老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老年教育,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学习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办好老年教育是新时代赋予教育的光荣使命。因此,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一思想,充分认识老年教育的重要意义,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推动老年教育特别是老年大学加快发展,均衡发展。

2.解放思想,确立现代教育理念。解放思想就是打破以往那些对老年教育的不正确观念和思想束缚,摒弃对老年教育的误判。首先要明确老年教育的本质是教育,老年大学是提高广大老年人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的重要阵地。这是我国宪法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给老年教育的法律定位,也是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必须具有的教育理念。其次是确立公平正义观。这是治理现代社会须有的理念。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有机构成,是继续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唯有坚持“公平正义”理念,各级政府才会在改革过程中把老年大学纳入所应提供公共服务的范畴之内,使广大老年人具有接受继续教育的条件,使老年大学得以均衡发展。

(二)建立健全管理体制,以管理改革促均衡发展

应进一步理顺老年教育管理体制。《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统筹,教育、组织、民政、文化、老龄部门密切配合,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老年教育管理体制。天津市贯彻落实老年教育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指出,到2020年,天津要基本形成老年教育法规制度逐步健全,职责明确、主体多元、平等参与、管办分离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得到完善。目前,天津已建立由政府领导牵头,各涉老机构负责人等组成老年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老年教育管理体制,市教委成教处作为各级各类老年教育机构的指导单位,统筹、协调全市各级各类老年学校的具体管理,管理体制建设日益健全。

(三)构筑经费保障体系,以资源配置推动均衡发展

构建政府投入与社会力量支持相结合的多渠道老年教育保障体系。要把老年教育纳入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老年教育财政投入和增长机制,将其作为一项制度性安排,逐步加大对老年教育“有形投入”的投资规模。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明确老年教育资金使用要求、标准,严格审批、加强监管。要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公民捐资助学,支持和参与老年教育发展。鼓励建设基层老年教育专用设施、成立老年教育基金组织、建立老年人学习津贴。要探讨老年大学等老年教育机构税收减免政策,运用财政、税收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事业。对民办老年教育机构可以探讨参照养老服务业标准,享受房租水电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一些老年教育项目可以由政府购买服务。今后,政府支持政策和财政拨款应向农村和基层倾斜,增加政府和社会力量对农村、基层社区老年教育的关注和支持,优先向边远地区、贫困地区、薄弱学校配置教育资源,尽快补齐发展中的短板。

(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推动老年教育均衡发展

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老年教育师资队伍可持续、均衡化发展。一是增设老年教育教师编制,鼓励高校、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及相关行业优秀青年人才到老年教育机构工作。要研究落实相关机制,使专职老年教育教师在薪酬福利、业务进修、职务(职称)评聘、绩效考核等方面享有同类学校工作人员的同等权利和待遇。二是健全考核机制。各级各类学校要鼓励教师参与老年教育相关工作,并纳入本校工作考核,支持教师到校外老年教育机构兼职任教或从事志愿服务。三是建立老年教育教师岗位培训制度,支持老年教育机构教师、技术和管理人员的专业发展,鼓励专业社工等参与老年教育工作。四是培养、选拔有一定特长的老年学员做教师助理或教师。五是建立老年教育师资库。加快培养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素质优良,以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人员和志愿者相结合的老年教育教学和管理队伍。

解决老年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是新时代老年教育的使命和任务,让我们为此共同努力。

广东省老干部大学 王修逵

猜你喜欢
管理体制发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6
论各地高新园区管理体制
中国市场(2016年45期)2016-05-17 05: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