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晟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28)
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工匠精神”,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习总书记在2016年5月25日到黑龙江省考察工作时指出,领导干部对待工作也要有工匠精神,善于在精细中出彩。此后,“工匠精神”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热议。到2018年3月,李克强总理已是连续三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弘扬工匠精神”。
近年来,学者们对工匠精神的研究也不断增多,有挖掘工匠精神的历史演变和时代内涵,也有研究工匠精神在出版、新闻媒体、翻译等各行各业中的弘扬与培育,但将工匠精神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试图从“德育”的角度分析研究在大学生群体中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价值和培育工匠精神的路径,进而启迪学生深入理解领悟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宝贵精神财富,培养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以及持之以恒的人生态度,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早日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弄潮儿。
《辞海》中对于“工匠”一词的解释为:手艺工人;对于“精神”则解释为: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工匠精神”表意为手工艺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然后上升为工匠群体所表现出来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
通常来说,狭义的工匠精神指凝结在具有一定技艺的工匠身上和匠人制作中精益求精、视质量为生命的态度和品质;广义的工匠精神指所有人身上具有的在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品质[1]。
事实上,经历漫长历史长河的冲刷洗涤,工匠精神处于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并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历史特点。
通过对工匠精神进行多维度的剖析和解读,庄西真认为,随着人类社会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工匠精神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形成、失落和复兴三个阶段[2]。在传统手工业时期,每个工匠都有自己专长和手艺,工匠们通过自己精雕细琢、专注执着的手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逐渐形成赖以生存的品牌。同时,匠人们通过“学徒制”的教学方式将手艺和从业的原则、规矩代代相传下去。因此,精益求精、专注执着是这一阶段的工匠精神的核心特征。工业革命爆发以后,传统手工业因受到机械化大规模生产的挑战而日渐式微,这导致工匠精神一度陷入失落期。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工业制造模式变得柔性,消费者的需求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特点,使工匠精神得以复兴。这一时期的工匠精神不仅继承了传统工匠精神所倡导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价值理念,还要求匠人们勇于创新,不断提升,不能墨守成规。
工匠精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历史特点。新时代的中国正进行深刻变革,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也必然更加贴近社会需要,融入更多现代化的元素,并不再局限于“工匠”“工人”身上,其丰富的内涵和精神特质已使其适用于各行各业。
李宏伟[3]等将工匠精神概括为五种特质:尊师重教的师道精神、一丝不苟的制造精神、求富立德的创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喻文德[4]认为工匠精神的伦理意蕴是敬业(对职业的敬重)、专一(对技艺的执着)、严谨(对品质的苛求)。不同的学者有不同层面的理解,但通过查阅文献不难发现,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或者说价值意蕴可概括为: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勇于创新。
“95后”大学生已是我国高校学生的主体力量。研究表明[5],“95后”大学生整体上思想积极向上,但这一代大学生成长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成长于正经历深刻变革的中国新时代,他们思想多元化,自我意识凸显,更注重自我发展、更加关注个人价值的实现。这给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严峻挑战。而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所蕴含的精神特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勇于创新对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当代大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弄潮儿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笔者结合工匠精神的内涵,将从民族、社会、学校、个人等几个层面剖析工匠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德育价值。
我国古代优秀工匠代代传承下来的精神理念,即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以工匠为主题,以工匠文化为中心,以工匠精神为信仰,系统构建的文化体系即为中华工匠文化体系。邹其昌[6]系统分析了《考工典》范式的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建构,并指出了其当代价值。《考工典》范式的中华工匠文化体系为现世的制度管理模式、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宝贵的的参考价值。而工匠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作为一种信仰、一种生存方式、一种生活态度,已经超越工匠、工匠文化,不断驱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在大学生群体中弘扬工匠精神,实则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加深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切实将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党的十八大首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内容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近年来,全国两会中的《政府工作报告》连续提及“弘扬工匠精神”,使得工匠精神越来越受到高校学生的关注和热议。凌四立[7]等深刻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工匠精神的内涵关联性,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与工匠精神的内涵高度契合,弘扬工匠精神能够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
在大学生群体中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可以使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勇于创新的理念融入学生的生活实践,让“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念厚植于学生心中。
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校园文化,如校训、校风、大学精神等。以浙江大学为例,“求是创新”的校训是全体浙大人的文化共识,浙大校园可称之为“求是园”,浙大学生可称之为“求是学子”,浙大师生们奋斗探索的精神理念可称之为“求是精神”。
浙江大学“求是创新”的校训起源于求是书院时期的“求是”校风。在抗战期间,浙大流亡至广西宜州办学时,竺可桢老校长为了激励浙大师生在危难中奋斗,提出了将“求是”两字作为浙大校训。为了适应迅猛发展的现代科技和社会需求, 1988年5月由路甬祥校长主持的校务会议将“求是创新”定为新时期浙江大学校训[8]。创新,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求是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此后的浙大人以求是为基,以创新为魂,昂首阔步踏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
经过120年的积淀、涵养,“求是创新”的校训已根植每一个浙大人心中,从而在浙大人的身上体现出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勇于创新的精神特质。这种精神特质是工匠精神在浙大的集中体现。也可以说,求是精神是工匠精神在浙大的创新和发展。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思想的核心价值问题,是我国教育目的的重要理论基础[9]。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中指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新时代工匠精神包含的敬业、认真踏实、严谨和不怕失败的态度与精神,已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工匠、工人或工程师身上,是所有人都可汲取的职业素养,对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更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只有在具体的实践中不断磨练、提升、探索,才能真正掌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才能真正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
新时代,我国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升级,新兴产业正蓬勃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弘扬和践行工匠精神,探索自我成长成才的多元可能性,并不断适应时代需要,将推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结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和经验,笔者提出了培育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具体路径,即通过思想引领、实践养成、典型选育等多种举措,将工匠精神融入到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全方位中。
只有深刻领会到工匠精神的文化内涵和实践价值,才有可能认可、践行新时代工匠精神。高校可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对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宣传普及工作,并针对性地开展围绕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主题特色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夯实“工匠”活动新载体,营造浓郁的“匠心”文化氛围,切实在大学生群体中将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和价值传播开来。
社会实践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并且能学以致用,充分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是高校实践育人的主要措施,也是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主要途径之一。新时代工匠精神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不只是理论意义的启迪,更具有较强的实践要求。开展工匠精神实践教育,如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与传承实践,以实践育人的方式启迪学生将新时代工匠精神落实到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内化为自身习惯。
先进典型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动载体。用树立先进典型的方式教育引导学生,比枯燥的讲道理更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在大学师生中广泛选育践行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先进典型,对积极向新时代工匠精神“靠拢”或实践中取得较大进步的学生给予适当表彰,并加大对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推广,潜移默化激励更多的大学生弘扬和践行新时代工匠精神,从而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和校园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