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忠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河西堡第三小学 甘肃 金昌 737009)
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学生能够全面主动的发展。课改以来,每位教师都在“说”要面向全体学生,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着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去。但是,我看到的多数课堂仍旧是有形而无实。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叫的是举手的学生,训的是学会的学生,即使是小组交流也是那些少数尖子生的演讲,多数学生只是学习的陪客。这样课堂变成了优等生生动的表演课。试问: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面向全体呢?课堂教学中我尝试了这样做:
一个成功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全体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愉快的心情主动地投入到知识的探究中去。我们不难预想到一个好的开头无疑会给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开辟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然而没有味道的开头会怎样呢?那些好学生根本不必担心,因为他们在老师与同学的“众星捧月”下已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可是其他的学生呢?我想与前者比较势必会大打折扣,甚至于无心听课。
课堂上,我们要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不能急于求成。我听过这样一位老师的课,每次让学生回答问题时,总是先叫起某一位学生,然后再说出问题,给人的感觉好像问题只属于这一位学生,对于学生,教师的提问是出其不意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时候,要面临老师的什么问题,是否更多担心自己会“出丑”呢?在这样的心态下,思索的过程和结果能得多少分呢?
伸出五指有长短之分,更何况一班几十名学生。那怎样才能照顾到参差不齐的全体呢?这就必须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特别应注意鼓励后进生积极参与。一般情况下,后进生的基础薄弱,消化知识时间长,逻辑思维较其他学生慢一些,因此,课堂发言的机会容易被反应快的学生捷足先登,从而成为课堂的旁观者。因此,我在提问时,一般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尤其是复习课。当然,那些“好表现”的学生面对暂的“冷落”难免会有一些不满的情绪,这时,可以将简单的问题拓展延伸,为这些“斗战士”提供挑战的机会,如,我曾提问一名后进生“什么是互相平行”,这名学生站起来,迟迟说不出答案,于是我建议他查一查书,在答案被揭晓时,那些优等生早已等得不耐烦,这时我立刻追问“谁能说出在哪些情况下,会出现两线平行的关系呢?”这样既照顾到了后进生,又给其他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
另外,我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时,通常鼓励优等生以提问的形式和后进生进行交流,这样就使后进生也参与到了课堂讨论中,做到了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
人人都渴望得到认肯,被人欣赏,品尝成功的喜悦,优等生如是,学困生尤甚,所以,我们应该在同一时期,让每个学生都不同程度的得到表扬,当然,要特别注意不能为了表扬而表扬,要抓住时机,做出适当的评价。要利用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上进。在课上,我时刻关注后进生,当他们回答对了问题,当他们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哪怕极其微小,当他们充满信心的参与教学教学活动时,我都会及时点评,用赞赏的微笑,鼓励的眼神,轻抚的动作,温馨的评语,让他们发现自己能行。同时还采取自评、互评的形式,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也能正确面对自己的不足,如“你对你的表现满意吗?”“说说这节课你最欣赏谁”等,这样使每位学生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创新精神。
面向全体,全面提高,课堂练习不容忽视,练习的设计要面向全体。是的,我们的设计的每一个练习,全体学生都在想,都在练,表面上是面向全体,可细细品味,不难发现,基础性的问题是面向比较差的学生,一些发展性的练习题是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当讲解基础性的习题时,优等生早已轻车熟路,所以就没有再听一遍的必要了,而讲解发展性题时,差生又似雾里看花,如此以来,班里的学生总有一部分身在曹营心在汉。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尝试了这样做,其一,分层练习。在设计练习时,可以设计多套,每套题之间没有明显的过度拔高,坡度缓和,这样,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做。在讲解订正时,可以让基础差的学生讲,优等生评价,优等生讲解,基础差的学生学习,教师在旁边适时指导,这样,在课上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和提高,逐渐缩短差距。其二,设计开放性.具有弹性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水平,在练习时,基础差的学生可能设计成游乐项目比较单一的方案,优等生可以给出灵活多样的方案,一道习题既照顾了学困生又满足了优等生,使人人都有话可说。
以上仅是我个人在课堂教学中得到的一些浅显认识,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怎样更好的面向全体,仍旧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