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元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河西堡第三小学 甘肃 金昌 737009)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 近年来,我们在教学中努力追求生成的、生本的课堂,让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我们倡导“以学定教,顺学而教”的课堂,以生为本,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也是新课程赋予课堂新的活力。
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教师应设计好课堂教学,并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我在上“确定位置”一节内容时,首先用学生们熟悉并感兴趣的连连看游戏做为新课的导入,不仅缓解了学生们紧张的情绪,还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从与孩子们学习息息相关的座位入手,用鼓励和提示性的语言启发和引导孩子们用数学语言来表述某个学生所处的位置,利用小组讨论发散学生的思维来解决问题,并通过简单的提问水到渠成地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用数对来表示位置。同学们既学得轻松也学得扎实,让他们学到数学知识的同时更学会了用数学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样的课堂,也就是新课程所追求的“生命课堂”。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不仅要激发他们的智慧潜能,还要激发他们的情感潜能,营造幽默、活泼、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尊重每个生命个体,欣赏每个学生的独一无二,突出课堂教学的生命性,让学生参与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
“生成”的课堂才是真实的,充满智慧和挑战的课堂。教师要根据“动态生成”教学资源,随机调整“预设”,使“意外”变为新的教学亮点,让课堂精彩绽放。我在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学生依然按照“把圆剪拼成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来推导圆的面积”进行学习。当学生推导出公式后,我提出问题:“这种方法是课本提供给我们的,你们有没有疑问或其他的思路和方法呢?”顿时学生有了话题,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这时,我抓住了教学契机,向学生抛出引导性地问题:“用你手中的圆剪拼成你认为可以的图形来证明你的观点。”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被我进一步调动起来,这时,学生个个兴趣盎然,全身心地投入到创新的探索中,并一个个争先恐后地上台来展示自己的探究过程,从而得出“通过把圆剪拼成三角形和梯形也能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教学中的互动与生成前提是平等的师生关系下的和谐课堂,因此,教师首先要转换角色,本着和学生共同学习的心态去教学,这样互动与生成才能更好的在课堂中得到体现,也就真正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
生态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强调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欲望和意识,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现代课堂教学手段,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真正统一的课堂。我在上《积的变化规律》一课时,我让学生自己在猜想——验证的过程中发现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积也乘几或除以几。但是在“验证”这一环节时,我发现了一只胆怯的小手举了起来,“老师,我认为书上的这个规律是不对的。”听到这一句话,我既意外,又高兴。“你能说说是怎么想的吗?”“因为0×2=0,0×4=0,一个因数0不变,另一个因数从2变到4,乘了2 ,但积仍然是0不变的。”顿时,教室里一片寂静,而从他们的神态中我读到,他们的内心并没有静下来。“对这个说法你们有什么意见”?教室里还是安静,但几秒种后,议论声四起,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我觉得这个规律是不正确的”……对于这个看法,可谓是百花齐放,但最终有一个同学的发言,让大家不得不信服:“0×2=0,0×4=0,一个因数保持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了2,积从0到0,也可以看成是乘了2,因为0×2还是0,所以表面是看不出的,实际是乘了2。”听了这样的解释,大家都认可地点着头,脸上不时地露出笑容,从这笑容中,我看到了他们的欣喜与钦佩,同时也与一些同学一起分享了倾听后的收获。“真理就在互动的辩论中明了”,我想,真正的生态课堂就是这样的吧!学生没有不好的,只有不同的,没有笨孩子,只有潜力尚未发挥出来的孩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大自然因差异而美丽,学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无论我们的课堂预设如何完美,我们的教学语言如何慷慨激昂,这些都只是教师个人的精彩。而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在课堂上,我们只有关注了学生学得怎么样,即以生为本,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才可能欣赏到孩子们精彩纷呈现的见解,只有关注了学情,并顺学而导,我们才可能发现意想不到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