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40年缩影:从鸡毛换糖到全球电商

2018-11-28 06:21
时代邮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小商品鸡毛义乌

在义乌廿三里街道的拨浪鼓广场上,有一组“鸡毛换糖”的铜像,这里是闻名世界的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源地。从手摇拨浪鼓走街串巷的敲糖换鸡毛,到如今万商云集的国际性小商品集散中心,义乌的40年,成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进程的缩影,更是中国融入全球化、影响全世界的缩影。

60岁的何海美是义乌的第一代摊贩,也是义乌商贸城发展的见证者和亲历者,她看着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自己也从一个偷偷摸摸摆摊的小商贩,做到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长。

和何海美一样,一代又一代义乌人的前赴后继,换来了从贫穷到富裕的艰难迁徙,最终汇聚成了创业打拼的一股洪流。

拨浪鼓带来的生意

“这是老的吗?”李克强总理问何海美。何海美赶紧回答说:“是老的。”总理笑了,将拨浪鼓高高举起:“那这是文物啦,得放到博物馆里。”

2014年,李克强总理造访义乌商贸城,何海美作为商城代表之一,给总理献礼。她费尽心思,终于淘来一个老旧的拨浪鼓。她觉得意义非凡,最能代表义乌商户。“义乌人经商的故事,还要从拨浪鼓说起。”何海美说。

拨浪鼓是义乌第一代商人的“身份证”。早年间,义乌一带农民每年冬春农闲的时候,肩挑两个担子,手里摇着拨浪鼓走街串巷,用自家土产的红糖或饴糖做成的糖饼、糖块,去别家换鸡毛一类的毛发。

鸡毛在义乌的历史上扮演了两个角色:商品和肥料。农民们发明了用鸡毛沤肥的方法。把收上来的好看鸡毛挑出来绑成鸡毛掸子,叫卖换钱,差一些的插在稻子下面做肥料。

糖担的拨浪鼓声响遍大街小巷,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上世纪70年代末期,“糖担们”发现,小百货比糖块更有市场,还能从中赚点小钱。由此,糖担的命运拐了弯,而演绎这种变化最生动的场景是在廿三里。

廿三里集市是大家自发组织的。逢“一四七”上午九点到十一点开市。当时义乌县政府对小百货经营态度是“上面没有开口,农民经营不支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进退两难的情况下,采取“明管暗放”的办法来管理集贸市场的小百货经营。因此,当时经营户没有固定摊位,他们露天经营、提篮叫卖、沿街沿路摆流动地摊。廿三里的商贩主做批发生意。“糖担们”从廿三里上货,走街串巷换毛发。

“赚钱这么容易”

廿三里集市是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的雏形,很多义乌企业家从这里淘到了第一桶金。

廿三里集市出现后,何海美就成了这里的第一批摊贩。她在集市上卖电影剧照和明星照片,很快就成了“万元户”。

何海美的老公在工厂上班,一个月工资只有三十几块钱,何海美没有工作。一家人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1978年,在部队当兵的哥哥回来探亲,带了几张古装电影《红楼梦》的照片和明信片。当时,义乌电影院正在热映《红楼梦》,一天5场,“《红楼梦》这么火,我们搞几张照片去卖卖?”一句玩笑话,立刻引起了何海美的兴趣。

但当时做生意并不是可以光明正大的事。小摊小贩处处面临“封杀”。何海美把十几张照片放在信封里,往怀里一揣就出门了。她看准电影院门口的位置,让门口看自行车的小孩代卖,每张1元,两人分成。

刚刚看完电影的人意犹未尽,看见电影剧照,喜欢得不行。第一天开张,何海美就赚了6元钱。这是她第一次觉得赚钱这么容易。以前她帮别人做衣服,一天要做5件,才能赚8毛钱。《红楼梦》放了3天,何海美赚了30多块钱。“赚钱竟然这么容易!”

到廿三里市场之后,她的生意做得更大了。她把照片贴在一张纸上,纸往供销社墙上一贴,就把客人吸引来了。她到廿三里的第一天就赚了30多块钱。 在廿三里的两个月,何海美家的门槛快被订货的客人们踏破了。那时候,万元户都很少见,到1980年,何海美已经有5万元存款。

1979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在各地农村试行,明确指出:“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不得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加以取缔”。商品经济在一些地方逐步解冻,手工制品、农产品摆上了集市……

何海美也感到了变化,虽然还是要偷偷摸摸地卖东西,但已没有人再割她“资本主义尾巴”了,她开始拓宽经营渠道,什么好卖就卖什么。

市场来了

1982年,何海美已经做了4年小生意,但一直是流动摊贩,还经常被有关部门赶着跑。她渴望能光明正大地做生意。

一天,何海美卖的尼龙袜子被没收了。沮丧之时,她在街上看到了时任县委书记谢高华。何海美一路小跑追过去。“谢书记,我找你有点事。”何海美把货被没收的事情讲了一遍。谢高华说回去调查一下。

谢高华后来回忆,由于长期以来受“左”的思想影响,小商小贩常常被斥为“刁民奸商”,当时由于没有新的政策出台,有关部门一如既往地对小商贩采取禁、阻、限、关的政策和措施。

在深入调研之后,谢高华决定开放义乌小商品市场。何海美参加了那场由县政府召集全县乡镇干部和200多名经营户参加的会议。谢高华在会上说:农民要富裕,就是要允许农民参与经商。大家都要支持!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何海美没鼓掌,她激动得哭起来了。

1982年9月5日,在一条臭水河边上,用水泥板搭起了简易摊位。政府将原来流动的摊位统一集中,让商贩们名正言顺做生意。义乌第一代马路市场——湖清门小百货市场悄然开张。何海美成了市场的第一批商户。湖清门的生意非常红火,经营大军从湖清门向新马路两头延伸。

1984年,义乌正式提出“兴商建县”的发展战略,义乌市场的发展驶上了快车道。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给义乌小商品市场又带来了春风。1984年12月6日,第二代义乌小商品市场——新马路市场建成,正式更名为义乌小商品市场。两年后,市场第三次搬迁,投资440万元,占地44000平方米,设固定摊位4096个,临时摊位1000多个,当年的市场成交额就突破亿元大关。1992年,市场第4次移址扩建,第四代义乌小商品市场“篁园市场”正式建成。也是在那一年,“义乌小商品市场”二次更名,改为“浙江省义乌市中国小商品城”。

如何让奇迹延续

义乌创造了奇迹。小商品市场成交额已经连续26年名列全国榜首,号称世界“小商品之都”。

但如何让奇迹延续,成为义乌这座小商品名城必须破解的一道难题。义乌是个“巨人”,但“大”却始终受制于“小”——拥有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但市场以经营低档次、低技术含量、低品牌附加值产品为主,一直处于产业链低端。

商户刘萍娟时刻都有危机感。“义乌没有自己原创的东西。如果不创新,早晚会被淘汰。”她应沙特阿拉伯客户邀请,前往当地进行考察。回到国内,刘萍娟根据当地建筑风格,设计了一款花纹木柄锅,沙特阿拉伯客户看到样品后,当场就下了订单,价格是同类产品的10倍。和刘萍娟一样,很多商户开始改变产品定位,转而发展高端定制和高质量商品,也有人创出了自己的品牌。在义乌,“转型”是常被人们挂在嘴边的词,走到哪儿都能看到“新丝路新起点”“鸡毛换糖再出发”。

一位商户坦言,不断增加的人力成本、来自新兴国家的竞争、电子商务的影响……随时都在竞争,随时都需要变革。一个可喜的变化是,通过加快自身转型,义乌市场已经找到一条与电子商务和谐共处的发展之路。毛绒书包店主王许雪就尝到了甜头。她把商品照片挂在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的官方网站“义乌购”上,很多客户看到图片专门找来进货。如今像王许雪这样既坚守实体商铺又尝试电子商务的商户越来越多,融合发展正成为广大市场商户的标配。

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董事长朱旻表示,义乌小商品城正在打造数据电商平台、文创平台、“一站式”金控平台及新型供应链平台。而要保持义乌核心市场的地位,进口市场则是义乌紧抓不放的一块蓝海。数据显示,义乌现在各大电子商务平台网商账户总数超过27.8万户,义乌外贸出口从2010年220多亿元增长到2017年2300多亿元,份额约占全省1/8、全国1/50。

从线下到线上,从“鸡毛换糖”到“全球电商”,义乌已连续4年位列“中国电商百佳县”榜首,并获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猜你喜欢
小商品鸡毛义乌
下车镇赴义乌招商引资
义乌展
中国最大小商品市场的另一面
鸡毛鸭当树
捐鸡毛
小商品产业集群发展策略分析
印度鼓动本国商人远离义乌
小商品名称中的成功修辞
张飞丢鸡毛(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