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水污染,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工程院水污染控制国际高端论坛在杭州闭幕

2018-11-28 06:30李雪敏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中国工程院浙江大学院士

文/本刊记者 李雪敏

论坛现场

水污染是一个国际性议题,全世界许多国家都面临着水资源污染的重大问题。水又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了进一步推动《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建设“美丽中国”,由中国工程院主办的“中国工程院水污染控制国际高端论坛”于10月25日~26日在杭州召开。

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周国辉,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院士,中国工程院潘徳炉、侯立安、刘文清、段宁、杨志峰、朱利中、李家彪、邓铭江等10位中方院士,以及加拿大工程院 David Z Zhu院士,乌克兰国家农业科学院 Sergiy Melnychuk院士,美国工程院 Glen T.Daigger院士,西班牙皇家科学院Damia Barcelo Cullers院土和加拿大工程院 Edward A.Mcbean院士等5位外方院士出席了本次论坛,来自浙江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高峰论坛。

本次论坛主要由一场主论坛及四场分论坛组成,主论坛围绕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文化、水经济的最新前沿进展相关主题进行了精彩的主旨报告;分论坛主要包括生态健康与优化理论、黑臭水体综合整治理论技术与工程、工业污水源头控制技术、河长制及流域水生态管理等4部分。

侯立安院士主持论坛开幕式

中国工程院二局高中琪局长致辞

浙江省政协周国辉副主席在大会上发言

邓铭江院士作主旨报告

在开幕式上,侯立安院士首先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说,论坛旨在汇聚海内外水污染控制领域具有影响力的院士、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分享水污染控制领域的国际研究成果、学术前沿动态,探讨水污染控制在工程与技术方面的创新发展方向,破解我国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文化、水经济的约束,推动《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河长制”的实施,进一步提升我国水环境保护科技支撑能力。

中国工程院二局高中琪局长在致辞中提道:“随着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影响的深入,水资源问题成为越来越严峻的问题。利用科技创新推进水污染控制已经是我国工程科技界的重要研究方向,也是本次论坛所赋予的丰富内涵和新的科技使命,我相信借此论坛的机会,一定能够进一步加强我国水污染控制和水资源保护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该领域的科技创新,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美丽中国做出重要的贡献。”

吴朝晖校长在发言中,代表浙江大学对工程院将此次论坛交由浙江大学承办表示感谢。他表示,浙江大学积极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永做生态文明的深度参与者,绿色发展的坚定推进者,以及绿色教育的高端提供者,为解决水污染问题贡献了浙大的力量和智慧。

浙江省政协周国辉副主席致辞说:“水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要素之一,浙江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浙江通过接续的治水实践,不仅收获了美丽的绿水青山,而且促进了发展理念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同时还推广应用了一批水生态防治方面的技术和工程成果,创造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如正在全国推广的河长制。”

我国对于水污染的治理有着较长的过程,当然在治理的过程中也在逐渐强调技术在水污染控制中发挥的重大作用。2002年,我国启动“水污染控制技术与治理工程”项目,此项目全面分析了我国当前水污染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重大科技需求以及国外水污染控制技术最新发展趋势,提出了“研发先进技术、支撑重大课程,创建运作模式、带动机制转变、实现跨越发展”思路,按照这一思路,该项目突出强调关键技术突破、系统集成、示范应用和机制创新。

2015年2月,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水十条》(即《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指出在治理水污染方面,要强化科技支撑,推广示范先进适用技术,加强基础研究和前瞻技术研发,规范环保产业市场,加快发展环保服务业。由此可见,科技对于水污染控制的重要性。而此次高峰论坛与会专家分别分享了水污染控制的前沿理论、模型工具、技术突破、推广应用等方面的最新进展,探讨水污染控制,并提出相关治理措施,必将对我国未来水污染的治理产生深远的影响。

EdwardA McBean 院士作主旨报告

Sergiy Melnychuk 教授作主旨报告

杨志峰院士在论坛闭幕式上致辞

浙江大学校长吴朝辉致辞

在本次论坛上,段宁院士以《实时原样分析技术及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为题作了详细介绍,从色度学、光度学解释如何来代替对环境的化学反应和物理过程的实时更精准的测量,目前的水质分析技术需要较长的时间稀释,氧化、还原才能够进行监测,实时原样分析技术的研发与使用可以避免对样本进行任何处理,只要谁流过去,便知道浓度。最大程度节省了时间、减少了误差,避免二次污染等。

水污染控制技术离不开生物技术与物理技术的支持。来自美国的GlenT.Daigger在《中国独特的废水管理挑战和机遇》中讲道,需要一个生物技术的管理,通过废水的处理循环,获取沙类生物固体,对能源、水源的转换做出贡献。而这种新式的废水处理技术能够很大程度上改善中国的废水污染问题,并且可以实现循环再利用。

施汉昌教授在《黑臭水体治理的盲区及技术对策》主旨报告中介绍道,随着黑臭水体污染的加重,治理黑臭水体已经成为重中之重。治理黑臭水体必须从四方面出发,一要明源,二要治点,三要控面,四要清河。而在诸多方面中最难治理的就是治点问题,所以在治理过程当中投入工作最多的是治河,在明确污染源和监控污染源上投入较少。目前来看,我国对黑臭水体的污染源处于一个找不到、抓不住的状态,这主要与监测技术有关。现行的监测系统叫做断点监测,而这种监测手段无法清晰明确的监测污染源,要想能够控制住这些污染源,要想改善监测的方法,必须增加移动监测和小型的自动在线监测机器。监测是控制水污染的眼睛,没有一个好的监测水污染是很难控制的,水污染治理的盲区就是在黑臭水体治理上缺乏监测力度。一旦加强力度,我国的黑臭水体治理能够得到很好的改善。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水污染控制的基础研究、技术设备研发以及工程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在水污染防治、水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等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工程与技术方面,探讨水污染控制的创新发展方向,有助于破解我国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文化、水经济的约束,推动《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河长制”的实施,进一步提升我国水环境保护科技支撑力。

杨志峰院士在论坛闭幕式上讲道:“我们不仅要重视末端管道的水污染治理,还要通过消费管控来预防水污染。为了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中国将与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尽最大力度维护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健康,为实现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最大贡献。”

猜你喜欢
中国工程院浙江大学院士
追思本刊前主编茆智院士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做人首先要勤奋”——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建勋的长寿经
浙江大学农业试验站简介
浙江大学作物科学研究所简介
中国工程院院士题词
欢迎订阅《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中国工程院院士题词
La jeunesse chinoise d'aujourd'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