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传钩 周美娟
[摘 要]随着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海量信息和数据挖掘为特征的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公安机关的警务管理也在向新的概念和形式发展。智能治安、治安防控、警务治安等警务工作逐步成为警务改革和发展的新浪潮,利用技术手段进行管理和创新已成为警务改革的新趋势。本文主要分析了适应智慧公安信息化项目管理的流程再造模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项目管理;智慧公安;信息化评估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18.069
[中图分类号]D6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8)18-0-02
1 信息时代公安部门电子政务面临的挑战
结合国内外信息化项目管理的相关情况,在云计算、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研究符合上海市公安局信息化项目全过程管理规范。在符合公安部及市级单位对信息化项目管理要求的同时,梳理现有的信息化项目管理规范和验收规定, 合理简化信息化项目管理的验收过程,以提高上海市公安局科技司信息化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在公安信息化条件下构建综合作战体系,可以有效提高公安机关的核心作战效能,是保障和发挥警力资源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也是公安机关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的方向。在国家大数据战略发展的背景下,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型信息技术被应用于公安信息化建设。公安机关开启了以大数据整合、融合、应用为标志的智慧警务新模式,上海市公安局信息化项目的数量逐渐增多、技术要求不断提高、复杂程度日益加深,从而增加了信息化项目管理的难度。
2 公安内部流程的管理现状
随着智慧公安建设的推进,上海市公安局的项目由原来各业务警种信息系统建设各自为政、数据孤岛普遍存在的散乱模式向市局建设“一个数据中心,一个综合服务平台”基础上,开发、改造、完善一批适用公安不同类型警务活动的应用系统,研发建立一批满足不同实战场景的数据分析模型。一中心、一平台、多系统、多模型共同构成上海公安“智慧警务云”。因此,原有一事一审的项目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智慧公安的绿色生态建设方式。
3 智慧公安信息化项目管理流程的梳理过程
3.1 流程组织
正確的流程管理不是做一个短期的梳理过程,公安业务在发展变化,所以流程也需要持续匹配,所以需要专门的部门负责持续改进。流程管理(制定、执行、检查、改进、流程绩效评估)应该是各级管理人员的事情,但流程也涉及部门内各个职位的协作。它不仅涉及部门之间的合作,还涉及部门(技术部门、警察局、审计处和其他业务部门)之间的协作,所以这些流程管理需要一个组织负责。
流程组织的方法大致如下。第一,组织专门人员负责流程管理,并成立智能公安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二,建立一个深化的应用领导小组,以包括该委员会各个业务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和中层管理人员。让每个人都分担过程管理的责任,并且由一个部门负责推进。智能公安建设成立了由大学、企业、研究机构和政府机构等相关行业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委员会。第三,在定义各级管理职位的职责时,确定职位负责流程的制定、执行、检查、改进和流程绩效评估,并评估年度流程效率是否提高。第四,智能公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提出过程改进、讨论、制度评审、计划推进和责任分配等方面的建议。第五,定义各级管理岗位,包括流程改进和流程效率改进。 根据智慧公安建设的职责分工,智慧公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设置了8个工作组和若干重点项目组,工作组包括综合组、规划组、经费组、专业推进组、模型应用组、标准规范组、安全管理组、对外协作组和项目组。
3.2 流程梳理方法
目前,公安部门的项目管理与公安机关目前的组织结构和决策模式有关。具体梳理的方式如下。
(1)从公安发起的业务线开始,梳理各业务线的各个流程环节。梳理过程应从现有的组织结构、岗位职责中分离出来,但是需要知道组织结构会因业务而改变。工作职责也会由于业务而改变,所以仍然将业务作为主要线索。智慧公安根据业务需求成立了20个项目组,这些项目组按业务需求抽调相关警种、民警组成了项目组。
(2)平衡每个职位的项目职位数量。根据粗线梳理过程中的项目位置,从项目立场的角度,从各个过程环节收集项目的过程,根据责任的相关性和工作量的多少,以及职责分类和分层,努力平衡每个职位的项目职位数量,以平衡工作量和合理的等级(高、中、低人才岗位)。
(3)确定职位的质量要求和工作技能要求。根据这些新项目职位和工作职责,确定这些职位的质量要求和工作技能要求。在梳理质量要求和技能要求的过程中,项目组还将补充项目职位的分类和项目职位等级。
(4)根据新的项目立场和新的水平,进一步完善流程并创建新流程。创建的新流程只是1个协作流程,不包括控制流程。 一个完整的流程是几个并行过程的组合,在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叠加和深化改进流程:计划/认证、分配/执行、控制检查点/报告、审查评估/改进和绩效评估。智慧公安建设此项工作由专业推进组负责。
(5)根据业务流程,重叠质量保证流程,并由标准组负责此项工作。只有这样,组织、业务、协调、管理、控制以及财务才能整合到一个整体中,而不是彼此表现出来,这样的流程才是有效流程。
3.3 流程诊断方法
工作流程已经完成后,项目管理流程需要进行检查和优化。这就涉及流程诊断,有以下一些原则方法。第一,是否有多头开始、多头结束、没有结束的流程。
第二,是否存在死循环和相互死锁的过程。第三,是否存在重点不平衡的岗位。这将成为未来流程效率的瓶颈,而且似乎仍然需要对岗位进行细分。第四,是否有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可能需要将流程图变为二级过程并将其保持在两个层次。
3.4 流程与战略规划
该过程的核心是业务,公共安全的总体规划策略是不同的,业务会发生变化,流程和组织将不得不改变。为了紧密整合流程和战略,流程和战略需要结合起来。
流程与战略规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机关的业绩目标或者规划中锁定的战略目标。第二,实现目标业务的定位、分类。第三,针对目标管理模式的定义。
第四,针对目标系统、数据、业务流转的流程协同定义。
4 提升能效流程再造全过程管理
公安信息管理部门将在信息化过程中承担项目管理和审批评估工作。为了实现项目整合和优化,提高各个警种各级系统或项目的质量,信息管理部门应不断完善规范化、透明化、全方位的项目管理体系。
按照《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上海市市级建设财力项目管理办法》(沪府发[2015]11号)、《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国发[2016]51号),开展單位指定信息化项目可研报告或符合可研报告编制体例及研究深度方案的技术及投资预算评估。项目评估过程应遵循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的原则,不受外部干扰。本文的研究成果将可用于上海市市公安局的信息化管理部门和业务应用部门,促进其信息化项目规范管理,从而保障项目建设目标顺利实现。
5 信息化项目管理是流程不断发展的过程
(1)信息化技术迅速更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警务信息化频繁更换和更换新功能远远超出了规划的范围。
(2)对警务信息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快速变化的不仅仅是信息技术,而且公安机构对智能警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上海“智慧公安”建设,进一步促进传统警务模式向现代警务模式转变,由此造成的业务流程和警务管理变化,必然要求信息化建设管理不能墨守成规。
(3)实施时间长、实施难。 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实施时间一般较长,不同系统互联互通或相互依赖的情况较为常见,导致信息管理工程施工管理更加不确定,施工期难以控制。
(4)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的制度规范。信息化项目管理通过流程管理调整、流程优化,甚至绩效体系的变化,实现了公安战略和智能治理。信息化项目管理需要紧密围绕业务目标以及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信息化项目管理制度。
(5)满足未来公安规划并保持一致。项目管理的变革依托于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目前,上海市公安局已制订了明确、清晰的“智慧公安”规划,但由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现代警务模式的不断创新,要求信息化项目管理不能僵化地死守固有框架,必须同步发展和创新,以迎接长期规划的挑战。
6 结 语
信息化项目管理的目标,是对现有的信息化项目管理规范及验收规定进行修订完善,形成一套符合信息化项目管理及验收的工作规范。为了适应新时代信息化工作的发展需要,信息化项目管理的关键技术,是管理信息化项目的全过程规范要求,主要包括项目的应用、审查评估、项目建设、项目验收和绩效评估等。
主要参考文献
[1]周平,庞杰.IT运行维护管理标准化现状及趋势[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8(1).
[2]王念新,仲伟俊,梅姝娥.信息技术战略价值及实现机制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1(7)
[3]万天翼.基于ITIL的运维管理系统的设计[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0(9)
[4]林海敏.政府信息化的系统软件设计及实现[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2009(3).
[5]董维明.对深化铁路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以上海铁路公安局为视角[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17(6).
[6]王宝昌.运用流程再造构建信息化支撑下现代审计模式的可行性分析[J].审计文摘,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