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铁装备行业智能制造发展方向

2018-11-27 02:38李光宇
消费导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智能制造发展方向

李光宇

摘要:目前,智能工业设备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升级改造的基础,发达国家已将制造业升级作为新工业革命的首要任务。中国的高速铁路装备产业需要依靠不断的创新,走上国际发展的高地,依靠智能制造,将中国的高速铁路技术和高端装备产业推向世界。分析了高速动车组制造过程中高速铁路制造企业实现智能制造的初步探索和构建思路,分析了国外智能制造的现状和发展。总结了我国高铁装备制造业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智能制造发展提供了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高铁装备 智能制造 发展方向

引言:目前,智能工业设备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升级改造的基础,发达国家已将制造业升级作为新工业革命的首要任务。例如,美国的“再工业化”趋势,德国的“工业4”和“互联工厂”战略,以及日本和韩国制造业的转型都不是传统的制造业回归,伴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生产方式的创新和新产业的发展。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转型的背景下,中国的高速铁路装备产业需要依靠不断的创新,走上国际发展的高地,依靠智能制造,将中国的高速铁路技术和高端装备产业推向世界。

一、我国高铁装备行业的智能制造发展现状

1.供应链深度广度有待提高。采购平台与企业ERP系统的集成应用并不深入。需要加强企业采购需求、查询、招标、合同、执行的一体化运作,企业的网络购买力不强。集中采购的比例非常低,企业的材料编码不统一,不利于整个行业的业务数据分析。

2.智能制造基础薄弱。智能制造基础理论和技术体系的发展滞后,有必要建立轨道交通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多品种小批量定制需求快速增长,企业的生产能力和资源灵活性有待进一步提升。企业生产制造信息和自动化应用水平不高,没有形成高效的闭环控制机制,需要进一步提升精益制造。

3.基础体系有待完善。行业内的所有企业都有自己的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的集约化程度较低。在这个行业中只有少数企业超过了20000,以客户为中心的IT服务需求、开发、运维管理体系尚未形成。根据全球最具权威的IT研究与顾问机构gartner咨询公司2012年发布的全球IT報告,可见,工业制造业的信息输入严重不足,缺乏信息人才。

二、高铁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制造建设思路

1.高铁智能制造实施流程思路探索。结合高速铁路车辆制造企业智能制造的发展现状,实现了高速铁路车辆制造企业集团的智能制造。首先,我们需要研究和制定整个集团的智能制造的顶层规划思路,在对整个集团和子企业进行智能制造过程的标准体系,对不同层次的子企业进行评价。评估完成后,可在智能制造过程中进行子企业的试点示范。最后,将好的智能制造方法、技术和管理应用模块化,并逐步推广。

2.高铁智能制造业务顶层构架思路探索。目前,高速铁路车辆装备制造企业数量庞大,部分资源由统一集团控制。要实现智能制造的全面实施和推广,必须大力推进智能制造,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多企业智能制造高层体系结构。顶层框架可面向与高铁装备产业相关的所有高铁装备制造企业和社会群体。而一些有兴趣提高高铁装备产业的技术和制造能力的人则以参与建设高铁装备制造企业为核心的公共包装智能制造系统。基于以上内容,智能制造顶层架构的主要思想是建立三层核心管理层。即智能制造资源聚合集团层、智能制造研发协同管控层、智能制造实施层。

3.高铁车辆之前企业智能制造落地实施思路。高速铁路车辆制造企业和其他行业在实施智能制造方面有相似之处,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有基础。我们必须首先完成信息、数字化和标准化,才能实现智能化。过去,设计、生产、物流、服务等部门都是分散的,实现智能制造就是把这些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实现智能制造后,企业可以进一步挖掘和提高企业的制造能力,确保生产质量和控制生产成本。减少能源消耗、原材料消耗,满足法律法规对环境和安全的需求,形成企业知识体系,推动企业不断创新。

三、我国高铁装备行业智能制造发展方向

1.标准化。产品及数据标准化以“一个行业,一套标准,一套数据”为总体目标。规范各企业的产品模型、分类、状态等信息,制定企业间数据交换标准。产品信息高效、低传输、低利用率,缩短产品开发周期,节约成本,实现国内产品与行业数据的统一共享。

2.精益化。以精益管理为目标,围绕市场、设计、流程、生产、销售、安全和环保等核心业务,促进信息与企业管理的深度融合,优化内部运营管理流程,为企业核心管理业务的整合与合作运营创造信息支持平台。全面覆盖企业内部业务管理,促进企业管理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为企业规范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持。基础好、附加值高的企业可以开发智能化水平和精益信息化建设。企业开展智能管道、智能车间、智能企业试点建设,经过总结和推广积累了经验。达到降低30%次品率、降低30%能耗、提高40%劳动生产率的目标。

3.电子商务。供应链可视化,以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为契机,重点推进战略采购管理、供应商管理和供应商合作。供应链可视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在供应链中收集、传递、存储、分析和处理订单、物流和库存的信息。根据供应链的需要,以直观的方式显示。供应链可视化主要体现在商业资源可视化、流程处理可视化、仓库可视化、数据分析可视化、物流跟踪可视化五个方面。

4.国际化IT。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海外业务管理信息平台,为高铁装备产业国际化提供支持。包括海外财务管理平台、海外It基础设施与治理、海外项目管理平台、海外人力资源管理平台、海外客户管理平台、海外供应链平台、海外重点项目业务合作管理平台。海外信息平台主要体现在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平台、统一运维。

结语:本文分析了国内高速铁路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国外先进制造业企业的发展以及智能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建议我国高铁装备制造业向标准化、精益化、产品智能化服务、电子商务、国际化It等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智能制造发展方向
浅析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探讨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分析医药市场营销的策略与发展方向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