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视域下论高职学校体育与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2018-11-27 13:37:29陈新平叶巧舟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核心职业高职

陈新平,蒯 放,叶巧舟

健康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健康中国”已成为了国家战略。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式下,国民体质健康成为“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成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载体。“健康中国”的概念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的。2016年10月25日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行动指南,是新时期体育发展的理论指导,给学校体育赋予全新的时代意义和历史使命。在高职院校的学校体育教育中,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学会一至两个体育项目的运动技能,能用这一两项体育技能锻炼身体,增进学生的体质。激励学生自觉参加课余体育竞赛,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热潮中,职业核心能力在职场中的地位日趋凸显。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其社会竞争力。高职院学校体育教育内容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有很多相近之处,可以结合起来学习培养。在体育教学内容选取时,可选择与职业特点相关联职业运动技能、职业体能素质和职业保健知识等融入体育课堂,通过体育教育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深度融合,来培养学生的职业化体育技能、身体保健知识和终身体育意识。高职学校体育与职业核心能力进行交叉联合培训,既可以补充高职院校职业能力教育力度,也可丰富学校体育的内涵,进而实现学校体育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双丰收。

1 高职学校体育的特征

体育教学是一项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体育教育过程。学校体育是指在校学生通过参与体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习惯、知识能力、思想道德和意志品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学校体育由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竞赛三部分组成。学校体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增强学生体质,并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高职学校体育具有以下特性:1)基础性。学校体育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属于基础类教育,具有基础教育的特征。高职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非常重要的阶段,良好的体育教育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高职学生也正处在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体育教育内容中的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力争上游、遵守规则、尊重对手等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2)普及性。学校体育服务的对象为全体学生,以传授体育知识、教授体育技能为目的,普及体育运动为宗旨。3)系统性。学校体育教育尊重教育教学规律,遵循人成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任务的安排都是根据教学教育规律办,教学活动的过程教师循序渐进原则有计划地指导学生。

高职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不仅是要教授学生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使其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增强其体质;也是要培养学生具有一技之长和全面掌握文化知识及灵活运用知识能力,以适应现代经济飞速发展,为学生自身就业择业开辟更广阔的空间,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起促进作用。众所周知,近二十多年来,学生体质健康成下降趋势,使体育运动的开展和学校体育教学面临挑战和机遇。最近几年来,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使得体育得到空前的重视,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健康中国”的提出,更是使得体育事业发展站在排头兵的位置,推动着青少年也更加喜爱体育运动。高职院校喜爱体育运动的学生成良好发展趋势,但运动水平整体低下,这是由于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运动场,学生人数密度等因素影响的。

2 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核心能力的特性

职业核心能力是指除岗位专业技能之外的职业能力,它是一种基本能力适用于各种职业,是一种可迁移、可培养、可持续发展且伴随终身的能力。职业核心能力主要包括:解决问题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等。人社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提出:把职业核心能力作为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促进素质型人才就业的技能振兴的战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伴随人的一生,学习生活经历不同、学习方式和历练过程不同,都会使对核心能力知识的获得与职业核心能力的认识和运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而,职业核心能力需要有钟对性和有组性的培养和训练。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劳动力的基地,近年来,在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

职业核心能力的主要特点:(1)普遍性适用性。职业核心能力与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有很大的差别。它是任何一种职业、任何行业的工作岗位都需要的能力,它不仅在每一个职业领域很重,还能影响人的一生的发展。(2)可迁移性。职业核心能力可以随着从业人员工作的变动而迁移,属于个人能力的一部分。一个人具有职业所需的职业核心能力之后,这个能力便会储存起来,在工作需要时就可以顺其自然的运用到实践之中。(3)独特性。职业核心能力是一切职业能力的基本,是一种基础性能力。它与专业技能和技术的区别在于,受专业的局限性小,职业核心能力普遍存在于各种能力之间,具有人的综合能力基因,这是它非常独特之处。(4)可培养性。职业核心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是通过后天的培养和训练而形成的。如果在人生学习敏感期通过合理的方法培养与训练这种能力,就会使其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大的成功。例如,与人交流能力,在各项专业技术技能以及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中,有意识的注重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虽说这这种能力与人的性格有所关联,但通过学生后天的努力学习和勤于实践一样可以弥补其天生的不足,同样可以获得与人交流的技能。

3 高职学校体育与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提出,“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已从业人员的必备能力,也是职业竞争的重要指标,也必将成为综合素质考量的重要指标。因此,在高职教育中加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社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举措。高职学校体育不但有传授学生体育技能,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的重任,也有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职责。

3.1 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是高职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劳动生产与管理的一线工作实用型人才。也就是说,高职教育应具有职业性,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与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灵活运用,发展或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这就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也是职业教育的中心工作。大学阶段是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过渡对接阶段,对其进行身体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疾病的预防教育和运动疲劳的消除方法教育,使学生树立良好的体育保健与卫生意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预防处理简单的职业病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这是高职学校体育重要内容。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数字应用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将这些职业核心能力融入到体育课堂中,在体育项目教学中培养,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学生走向社会后,能很快适应高强度、快节奏的劳动生产和管理工作。

3.2 学校体育具有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功能

2015年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发展体育事业,推广全民健身,增强人民体质”的18字方针。全民健身,全民健康,健康中国成为新时代的旋律,使之体育运动深受群众的喜爱,得到蓬勃的发展,学校体育也与之受到良好影响。体育运动是锻炼身体、休闲娱乐、自我展示、宣泄情感的重要方式,成为学生学习生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师选取一些新时代的新生事物、未来即将发生变革的动态变化事物、社会职业竞争法则的新诠释方法融入体育教学内容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体育教学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关联,重新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目标,强化体育教学活动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关联,通过体育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体育运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参与每一项体育活动的过程都是一次亲身体验过程,学生通过参与各项体育锻炼,来提高自身的体质健康水平,而许多体育教学活动和运动训练与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活动是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学习方法习得和锻炼身体手段具有迁移性。体育运动训练、体育竞赛与将来从事的职业活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例如,在参加体育活动时,态度非常重要,良好精神面貌、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强健的体魄,都是直接影响着自身水平的发挥,技能技巧的掌握和技术战术的应用,参与体育锻炼的效果。通过体育运动、教学等相关的体育活动,不但实现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增加了学生职业体能的储备,也在体育活动中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提高了学生对不利环境的承受力和适应能力。

3.3 学校体育教学是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有效手段

信息时代,社会发展速度惊人,社会竞争无处不在。体育运动场上相当与一个小社会,机遇与挑战同在,胜利与挫败同在,竞争意识在此淋漓尽致的体现其中。因此,体育运动场上成为学生进行竞争意识培养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的良好场所。在体育运动和体育竞赛中,学生要表现自我,展现自己过人的身体素质,超强的运动技能技巧,就必须参与到激烈的竞争中去。而竞争的结果只有两个,即成功与失败。这种训练对于失败者来说,更多是一种挫折训练。在体育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外,还可以培养学生在逆境中如何克服困难,发扬顽强拼搏精神,最终取得胜利,享受胜利果实的喜悦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和抗挫能力,为适应将来职业环境打下基础。

学校体育运动也是培养学生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良好场所。在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中,有篮球、排球、足球和团体合作项目等集体项目,在参加体育集体项目时,队友之间的相互配合,队员之间的相互鼓励,队员个人特点之间的优势互补和个性展示的利用成为合作是否愉快,比赛胜败的关键因素。因此,参与体育团体活动,既能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和与合作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实践证明,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普遍都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学校体育运动还是培养学生良好社会道德规范意识的场所。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体育课堂常规、体育项目、体育游戏和体育竞赛都有相应的规则与要求,要想参加这些项目,就必须在游戏规则的约束下进行。谁也没有在规则之上的权利,如果违反了游戏规则,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良好的体育道德规范和自我控制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规范,良好的行为规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而通过体育教学和体育竞赛,是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良好行为规范的,而这种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意识直接影响学生走向社会,影响学生参与激烈社会竞争。

4 结束语

高职学校体育教学肩负着教授学生体育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锻炼身体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的重任。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与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进行融合,使学生在学会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培养了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已经成为人们就业、择业和升职所必备的能力,也是在校学生、已就业和即将就业人群重要能力之一,也必将成为用人单位在职人员综合素质考量的重要内容。“健康中国”作为新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概念,对高职学校体育在新时代发展中产生了很大的启示。如何建立和实现高职学校体育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共生互惠关系,需要我们从多个层面、多个维度进行研究和探索。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载体,体育教师要加以重视体育具备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功能,在体育教学、课余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中加以引导,为在高职人才培养工作加砖添瓦。

[1] 陈新平等.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体育课教学的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1)11-12.

[2] 蒋新萍.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5(11)54-58.

[3] 郭俊朝,陈晗.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演进与重构[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9)90-94.

[4] 许为民等.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实用性体育课程改革探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7(5)86-89.

[5] 杨玲.高职“两课”教学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2009(1)44.

[6] 张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职业能力的渗透[J].教育与职业,2010(8)131-132.

[7] 杨明.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策略和方法[J].职业技术教育,2007(22)17-21.

[8] 汪胜.论体育对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意义和作用[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104-106.

[9] 王英杰.体育对职业能力形成的促进作用及实现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09(20)30-31.

[10] 段晚英.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职业技术院校体育教学模式[J].当代体育科技,2013(19)48,50.

[11] 曾红卒等.大学生体质与职业能力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6)89-91,100.

[12] 陆志伟.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4)16-17.

猜你喜欢
核心职业高职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40
近观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22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 03:12:18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我爱的职业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30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