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铁成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印痕,也关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未来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是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民族艺术和体育传承与创新的一个源泉,是人类体育的宝贵财富,对提高民族人民的身体素质,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交往,促进社会文化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
有利于丰富和发展独竹漂的理论知识,丰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有助于增强独竹漂的“丰满度”和“活性”,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独竹漂这一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事象在现代社会存在的意义。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网络、期刊、报纸、书籍、文件通知、影像视频等查阅本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并加以整理分析,为本研究的顺利开展和完成打下基础。
1.2.2 实地研究法
实地研究是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下,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这些材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研究方法。
1.2.3 访谈法
首先,对独竹漂老艺人、运动员、教练员、群众的访谈,采用座谈和个别谈话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次,对相关组织、部门和单位的领导的访谈,采用正式与非正式的访谈方式。访谈的资料采用记录、录像、录音和回忆的方式进行收集整理。
独竹漂又称独竹舟,俗称划竹竿、划楠竹,是一项脚踏漂浮在水面上的单棵楠竹,依靠小竹竿划动实现水上漂行的民族民间体育运动。独竹漂流行于黔北地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浓厚的文化内涵。有关独竹漂的较早记载,出现在1975年的《人民画报》第2期上[2]。2011年第九届全国民运会60米竞速赛进行了现场直播,使更多的人对独竹漂产生了兴趣。然而,这些仅仅是对独竹漂的实时新闻介绍和宣传,还不能上升为学术理论层面。
目前,关于独竹漂的学术成果为数不多,仅有少数几篇期刊论文和一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书籍中涉及独竹漂的内容。通过对前人成果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独竹漂的学术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成果数量积累较少,研究视域较为集中,诸多问题未曾涉及,许多问题有待深入探索,不仅缺乏对独竹漂基本理论知识的研究,而且缺乏应用层面的系统研究。总之,本研究以发展的眼光,动态的视角,着重实际,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开展研究,希望能够开辟独竹漂系统研究的先河,填补该领域有关研究的空白。
2.2.1 独竹漂山地文化的特征
在文明未发达的时代,活动是受地理、自然条件限制的。独竹漂赖以产生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是高原山地之域,山高谷深,地面崎岖,交通不便,因此,必然会受到山地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其不可避免地、不同程度地打上“山”的烙印,并表现出山地的某些文化属性和特征。
2.2.2 独竹漂河运文化内涵
河运文化的特征之一,就是其迁移性和交流性。一个水系如果有了河运活动的产生,上游和下游的沟通和交流就会日益频繁,沿着这一水系就会自然形成一种生活方式的梯次渐变态势。我国著名的人工水系——京杭大运河就是典型例证。上起燕京,下至苏杭,由于有了大运河的河运活动,才使得滔滔千里的经济和文化逐渐靠拢,变得联系紧密起来。
独竹漂集山地文化、河运文化等多种文化于一身,承载着黔北丰富而深厚的地域文化内涵,表达着抽象而复杂的文化信息,多种文化元素与独竹漂水乳交融。我们认识和理解独竹漂的文化内涵,需用联系的眼光,整体加以审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认识独竹漂所承载的文化含义[4]。
2.3.1 市场化开发模式
要实现独竹漂市场化模式的开发,要做到“三个结合”。第一,与旅游相结合。旅游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是在物质生活条件获得基本满足后出现的一种需求。现代社会,旅游越来越被人们所喜爱,旅游产业已成为世界第一产业。与旅游结合起来,独竹漂既可作为单独的表演项目向游客展示,也可以与有关景区结合起来进行演绎,使两者产生精彩互动。第二,与节会相结合。节会是指政府或者其他团体为了扩大影响、推动经济发展或者宣传文化等目的而举办的一系列节庆活动。节会的表象是文化,其本质是经济效益,节会的经济效益应隐含在节会的文化氛围中。我国节会种类繁多,将独竹漂与节会结合起来,既可以为节会增添绚丽色彩,增加节会气氛,满足节会的宣传需要,助增节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借助节会的社会影响也可扩大独竹漂的知名度,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为其开拓市场提供有利条件。第三,与全民健身相结合。现代工业社会的机器大生产,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现代社会的“文明病”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使得“生命在于运动”“花钱买健康”的观念日益增强,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自身的健康,体育消费意识也逐步提高。因此,将形式新颖、具有强健身心功能的独竹漂,融入全民健身项目行列,使之成为人们健身的选择项目,为其赢得广泛而稳定的消费群体,既可丰富全民健身的内容,也可促进人们对独竹漂的消费。
2.3.2 教育开发模式
学校是开展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开展体育教育的重要场所。当体育从潜文化形态中剥离出来,融于日臻完善的教育体系之后,便具有了生生不息的恒久生命力,使得各种竞技项目从朦胧的无序躁动状态走向有秩序的轨道。学校教育是体育从原始形态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普及化的必经之路。将独竹漂纳入学校教育轨道,走教育化开发模式之路,也是借鉴其他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开发推广的成功经验之举。韩国开发推广跆拳道的成功经验也许能够带给独竹漂一些启示。韩国在推广跆拳道项目进入奥运会的过程中,通过学校、俱乐部等进行教学和训练,促进跆拳道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开展,甚至还专门建立了一所跆拳道学院,对跆拳道的教学、训练和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可见,韩国开发推广跆拳道运动的过程中,是十分重视教育这一环节的。作为与跆拳道具有相同事物属性的独竹漂的现代开发,同样也不应忽略教育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3.3 “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模式
将独竹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开发,是使其搭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车促进自身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开发模式,也是赢得尊重和提高重视程度的有效途径。如果一个项目能够被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头衔,则将会大大提高其社会关注度和知名度,而且这种关注度和知名度也将会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级别的提高而增加。如新疆的木卡姆艺术、贵州的侗族大歌、苏州昆山的昆曲等,在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后,逐渐成为众所周知的民间艺术,社会影响不可同日而语,当地政府对其重视程度也前所未有。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序展开,自2006年起独竹漂相继被列入县级、市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引起当地人们的关注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为其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4]。
目前,独竹漂已有一定程度的开发,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进行的开发还很少,其所蕴含的多种遗产价值远未被挖掘、开发出来,其身所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命未能较好发挥。为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的开发,挖掘和展示其“非物质文化遗产”风采和价值,无论是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还是对于独竹漂申报更高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自身发展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均有意义。
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也存在过重于静态保护、缺失人文关怀,过重于项目保护、缺失自我造血等问题。应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变成作为居民享用遗产、享受生活的一种态度,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我造血功能和生命力的延续。
加强社会宣传,提高大众认知度;充分借助民运会定期展示开发成果;纳入贵州山地户外体育旅游运动的建设内容;做好“三个融入”,开发多种价值;加强科学研究,为现代开发提供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