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浩波
追溯网球运动的起源,可以回归到12-13世纪的法国教堂娱乐游戏。网球历史的“轮”经过无尽沧桑岁月的打磨,就会撵出不同的“痕”。网球曾经属于宫廷贵族独享的温文尔雅的绅士运动,如今已经逐渐演变成为适合社会各阶层人士参与的一项大众运动。在追逐竞技体育更高、更快、更强的舞台上,为了适应社会经济潮流的发展和满足人类余暇生活方式的需求,以“四大网球公开赛”为代表的追逐个人最高网球荣誉与最高奖金的职业网球赛事应运而生。在国际网球界,其影响力与受重视的程度远远高于奥运会的网球项目。网球孕育在法国,诞生在英国,开始普及和形成高潮在美国,现盛行全世界[1]。
虽然网球的国际史悠久,现代职业网球的发展也有几十年的光景,但是作为现代职业运动进入中国公众视野还不足十年的时间。如果说李婷、孙甜甜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获得女双冠军使国人认识网球,郑洁、晏紫2006年的澳网勇夺女双冠军促进国人了解网球,那么李娜在2011年的法网和2014年的澳网两度女单封后所创造的亚洲奇迹更是鼓舞人心,令大部分人群爱上网球,加速了中国职业网球的探索之路进程[2]。然而随着李娜的退役,郑洁萌生退役念头,如今唯有彭帅在国际大赛中苦苦独撑中国女子网坛的颜面。以张帅、郑赛赛、徐诗霖、王蔷等为代表的中国小花迟迟没有成长起来令人揪心。以张择、吴迪等为代表的中国男子网坛也经常在四大网球公开赛打不破“一轮游”的魔咒。中国绝大部分的网球选手职业化之路依然徘徊与游离于国际顶级赛事的边缘,国内的一流在国际网坛挺而不拔,拔而不尖。队伍的更新换代出现青黄不接,后继乏力的困境不禁令人心酸。
网球运动的国内现状可以概括为群众基础薄弱,尚属于小众的体育运动,在学校体育中还没有地位,学校和社会的场地设施严重不足,社会培训机构和网球学校的水平参差不齐,专业人才型的师资队伍严重缺乏,后备人才培养的体系缺乏系统性,职业网球处于起步阶段[3]。痛定思痛,筹谋全局,回顾过去,做好现在,展望未来。重新审视与思考中国职业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迫在眉睫,调整与修正青少年人才培养的路径理念,做到有的放矢,注重效率势在必行。
网球运动引入我国的时间不算晚,然而受限于落后的经济状况和人们拮据的生活消费水平,网球一直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行之有效的发展。网球闯进公众视野的时间屈指可数,成为我国竞技体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时间尚短,走职业网球的道路还处于摸索前行阶段。相对于人们早已耳熟能详的“三大球”职业联赛和“三小球”当中的乒乓球、羽毛球而言,网球还是属于鲜为人知的小众体育项目。随着国家的富强和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网球运动由“小众化”向“大众化”扩展的条件已经成熟,把网球运动及其相关产业做大做强有利于其发展。
日本1.27亿人口拥有600万网球人口、5000座球场、50-100万青少年经常参与网球、1500家俱乐部[4],中国与其相比还任重而道远。目前首要任务就是要在全社会做推广与普及网球运动的工作,全方位增加网球人口基数。网球人口的覆盖面不能仅局限于青少年群体,更要拓宽到儿童、中年人乃至老年人。让更多的人群认识网球,了解网球,参与网球,奠定网球融入生活方式的基础。首先,网球运动走进校园。加大网球在普通校园宣传,大力推进网球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开展,还要让它真正融入学校体育,网球也会像其它球类运动一样普及化。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多找软着陆点,要落户在更多有能力、敢担当的大、中、小学校园。其次,网球运动走进社体。网球要走进社会,加大力度推进网球运动在群众体育的开展,融入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普通群众也能参与网球健身,使它像其它球类运动一样平民化[5]。作为家长的成年人群喜欢网球,能切身体会到网球运动带来的乐趣和身体的健康,就会把自己的孩子领进网球的世界。成长于网球家庭环境的儿童、青少年得到熏陶后也会对网球运动感兴趣,加入网球运动的行列就是水到渠成。家长喜欢网球从而带动小孩喜欢网球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当学校的学生和社会的人群对网球的需求成为主流声音的时候,后备人才的选材渠道就会更多元化,选材面自然就会更广泛。只有更多的人群,特别是青少年参与到该运动来,才能夯实职业网球的基础。无源之水是难以延续的,中国网球运动的人才培养机制一定要变成“一眼泉”,才能源源不断的涌现“新水”。 筑宽塔底的工作必须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毕竟网球人口的培育与增加,后备人才的培养乃至成才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建立在宽厚的塔底、牢固的塔中之上探讨如何把我国的职业网球的塔顶削磨尖才显得更具实质性的意义。
校园是广大儿童、少年和青年接受通识教育的主阵地,以培养健全的人格为终极目标。育人目标:培养身心健康、品德优良的技能型人才;育人原则:健康为本、德育为先、技能为重、人人成才;育人措施:文化育人、教学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制度育人[6]。运动员是社会成员之一,要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也要面临角色转换的变化。因此,运动员除了重视专项运动技能的训练之外,还要通过人文科学教育,让准运动员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成为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社会责任感与事业心的社会人,成为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人。校园网球首先应当承担促进健康、锻炼身体,作为身体活动的媒介接受对身体的教育活动的责任,从而达到健康成长,帮助培养健全的人格的目的。
以往的体育运动学校和专业队训练基地,只重视培养运动员的运动技能,而轻视人文科学教育,使人文科学教育呈现边缘化的趋势。在这样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运动员,往往只能是有技能无知识、有规范无品德、有欲望无理想的社会成员。把体育当做伟大事业的人才培养之路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重体育轻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体育人才除了专项运动技能以外,其它知识几乎一片空白,社会适应能力存在重大缺陷,被戏称为“动物标本”,尤其是运动员退役以后很难适应社会,没有办法融入社会,二次就业问题无所适从。举重冠军邹春兰当搓澡工,马拉松冠军艾冬梅卖金牌,举重冠军才力守大门,技巧冠军刘菲一度失业, 一位大名鼎鼎的世界冠军居然连汉语拼音都不会,一位亚洲冠军的学历仅是小学六年级……身处竞争如此激烈的“文凭”社会,由于运动员从小身处体校环境,对社会环境不熟悉,仅有竞技体育方面的一技之长,在就业中显然处于劣势地位,脱离普通校园的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是舍本逐末的表现。反思以往的育人理念和实践,有些现象确实令人不堪回首,因此提高后备人才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是育人之本。
浙江大学老校长竺可桢曾说过,“如果仅仅是学习一种专业,掌握一门技术,就不会拥有清醒的头脑,也不会融会贯通,最后是难成大器。”[7]没有知识、没有文化、没有道德、没有修养的运动员其运动生涯的上升空间是非常有限的。对于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而言,网球的功能首先是成长过程的教育手段。在此基础上,如果身体素质条件、兴趣爱好、家长鼓励继续深造等因素全面成熟的学生则可以尝试朝网球成才的道路走下去。健康的成长环境能为大器的成材提供夯实的基础,职业网球的后备人才培养必须以校园网球为依托,植根于校园,只有在校园网球播下优良的种子,才能在职业网球收获丰硕的果实。职业网球的常态化反过来又可以推动校园网球的深入开展,从而达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目的。体教结合的模式是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主导方向,教书育人,教球育人,学知识学做人,学球学做人,成长于校园网球,成才于职业网球,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也必须遵循规律。
青少年经过一段时间的网球学习以后,就会渴望打教学比赛。因为单一性、重复性的网球技术训练会产生厌倦情绪,适时的比赛能激发青少年对网球运动的兴趣,比赛的平台也可以检验训练的效果。通过比赛可以发现不足之处,在日后的训练中明确目标,训练做到有的放矢,训练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为了避免片面追求“锦标主义”,必须打造全新的不同年龄阶段的比赛交流平台。小学阶段的网球赛事活动应以本市为中心的局部交流为主,初中阶段的网球赛事活动应以本省为中心的区域联盟交流为主,高中和大学阶段的网球赛事则可以过渡到以全国精英汇集、同场竞技、决一高下的锦标主义。在此比赛过程中如果发现希望之星,就可以效仿日本网协的“45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把他们送到国际一流的网球集训营进行培养[8]。另外也要加强校园网球、社会网球、准职业网球三大板块交流平台的联动,三大板块表面上看起来是相对独立,毫不相干的,但是如果我们深究一层就会发现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闭门造车只能停滞不前。每个省市、每个地区的每一位教练员经过多年的教学训练都会总结出属于自己独特的训练方法。具有创新性的教学训练方法经过实战的检验获得成效以后,就应该向全国的同行交流与分享,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教练员业务水平的提升也必须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要把国际先进的教学训练理念融合到中国网球的青训体系[9]。传统的技术层面的教学训练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高水平网球运动的发展,运动生理、运动生化、运动心理等全面介入进行监控已经常态化。我国的教学训练科研手段也要与时俱进,全力打造涉及击球技术、日常训练、陪同参赛、营养饮食、理疗恢复、体能储备等专业团队才能有所突破,有所超越。
长期以来我国的竞技体育都是政治挂帅,以省运会、全运会、亚运会和奥运会等争金夺银为终极目标。网球运动的发展有其独特的轨迹,国际网坛高水平运动员不是以奥运夺冠为最高目标,而是以“四大网球公开赛”为职业的最高理想追求,因此网球运动职业化的程度非常高。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曾这样分析中国运动员与西方运动员的差异[10]:“在西方人眼里,体育运动是一个职业,运动员要靠这个养家糊口;而在中国,体育运动是一项事业,运动员不惜一切代价来争取的事业。”在中国网球人才的培养体系中,运动员进入省级或国家队后,教练团队几乎包揽球员所有的训练和比赛计划,个人的自主权相对较少。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无形中已经把自己贡献给国家网球事业,国家伟大的竞技体育事业,很明显这种传统的模式与国际职业网球运动严重脱轨。
中国常见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是网球学校。正如日本著名网球教练所言:“中国是那种要打网球就专门打网球,要学习就专门学习的那种,但日本则是到15、16岁高中毕业之前,打网球的同时学习也得兼顾,成天训练的网球学校几乎没有。”这就是中国和国际主流网球青训理念中最大的不同之处。目前国际上比较通行的网球俱乐部模式,在有一线职业队的同时,也有自己的梯队。欧美的运动员必须自己承担训练和比赛费用,因此青少年选手的训练和比赛也就能更加自主。去哪里训练,跟谁训练,参加什么比赛,这些都由自己来决定。如果选手的成绩越来越好,就可以去找企业商谈赞助事宜,达到共赢的目的。例如日本的网球大俱乐部教练既教授业余球员也教授职业球员,80%的学员是业余的,以兴趣为主,20%是打比赛的专业队[11]。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时候就要分清楚到底是“鱼”重要还是“熊掌”重要,必须做出合理的取舍。因此要转变观念摒弃脱轨的现行理念,接轨国际网球理念。
职业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其实没有任何所谓的捷径可言,不可能一蹴而就。投机取巧、拔苗助长、借鸡下蛋等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只会昙花一现,终究不能长久。唯有遵循网球运动的规律,树立科学发展观,在摸清国际职业网球运动员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客观规律基础上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从而在实践之路上及时修正、充实和完善理论。只要在一定时期内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就一定会再次培养出“李娜”,一定会培养出中国的“费天王”。做好一切准备工作,网球人才辈出仅是一个时间的等待,究竟如何,静观其变,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