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俊峰
(山西省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运城 044000)
田径项目是高职体育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改善学生身体机能、促进高职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的主要方式。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其主要包括皮肤损伤、肌肉与肌腱损伤、筋膜损伤、滑囊损伤、关节损伤、骨损伤、骨骺损伤、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和内脏器官损伤等。在高职田径教学中,运动损伤会影响学生正常参与课程训练,进而影响体育成绩和学生对运动的心理预期。因此,了解田径运动的常见损伤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不仅能够保证学生安全,还能够有效地提高体育课程质量。基于此,本文从高职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出发,结合田径运动中常见损伤,分析出现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而探究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保证高职田径教学安全有效地进行。
径赛类项目主要为不同类型的跑步运动,这一过程中对腿部肌肉、关节的屈伸能力、灵活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常见的运动损伤有:(1)短跑中运动员会出现大腿后部屈肌拉伤,足踝腱鞘炎,跟腱纤维撕裂、断裂或跟腱腱围炎等运动损伤。在短跑中由于急停等动作会造成小腿肌肉的巨大压力,因而出现髂骨前上棘的断裂、踝关节与膝关节扭伤等问题。(2)在中长跑中腓肠肌受伤的概率较高,同时由于奔跑过程中对运动员膝关节、踝关节的摩擦较大,因此会出现一些慢性损伤。此外,一些学生在中长跑的过程中由于热身效果不佳,奔跑过程中过度紧张等问题,常常出现胫腓骨过度疲劳,严重的会引发骨膜炎或者骨折等问题。(3)在跨栏跑过程中大腿后肌肉会在大幅度拉伸中出现拉伤,或者膝关节、踝关节在配合跨栏中出现韧带拉伤;此外,髋关节在运动中受到的压力也较大,内收肌受损的情况比较常见。
在田赛类项目中,运动员在跳跃、投掷等运动过程中容易造成一定的运动损伤。常见的有:(1)跳跃项目。如在跳高过程中,运动员会出现踝关节韧带损伤或骨折、足跟挫伤、膝关节的韧带与半月板损伤、前臂骨折及肩部挫伤、下肢肌肉拉伤等问题。如若出现运动意外甚至还会造成脊柱损伤、骨折等严重后果。例如,在跳远项目中,运动员需要运用腰部肌肉的力量,以及膝关节、踝关节的配合完成动作,因此,腰部肌肉扭伤、膝关节的半月板损伤、十字韧带损伤、踝关节骨折、韧带损伤、跟腱损伤等问题比较常见。(2)投掷项目。例如,在掷铁饼、掷铅球的运动中,运动员需要通过半蹲的姿势完成重心转移,而这一过程对髌腱造成巨大压力,从而出现髌内软骨病、髌腱拉伤等问题。此外,肩关节、肘关节在配合投掷动作的过程中会出现韧带拉伤、软组织损伤等问题。又如,在掷标枪的运动中,动作的流畅性要求运动员的肩关节、肘关节、腰部肌肉、膝关节等身体部位综合配合,但是如果各部位配合不当容易出现肩袖、内侧副韧带、肌肉的拉伤,肘关节的慢性病等。此外,在助跑急停后,髌骨的软骨与股骨的反复撞击也会造成髌骨软骨病或膝关节损伤等问题。
由于认识不清造成的运动损伤在高职学生田径训练损伤中占据主要位置,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于不同田径运动可能造成的损伤均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例如,高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旺盛的荷尔蒙促使其在运动中盲目冒进,缺乏安全意识,盲目挑战运动难度,并在缺少专业技巧的前提下,毛躁冲动,造成了运动损伤。而作为教师在训练中也缺少对学生的课前引导,缺乏对安全教育的有效渗透,造成学生在训练中麻痹大意,出现不必要的运动损伤。
专业的田径运动需要娴熟的技巧加以支撑,但是目前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多数学生只是停留在业余水平,身体素质还没有形成自动调动各部分身体机能以完成动作的能力,这使其在非专业的视角下,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经验,而一旦出现技术性错误,身体各部分机能没有实现灵活配合,就会出现运动损伤。例如,在跨栏运动中,学生在身体腾空和落地的过程中,如果腰部肌肉、髋关节、膝关节之间配合不当,极容易出现肌肉拉伤和关节扭伤的问题。
任何运动在开始之前都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保证身体进入兴奋状态,减少肌肉的黏滞性,增加关节的润滑度。但是一些高职生在田径运动开始之前,对热身运动马马虎虎,教师在监督中也疏忽大意,缺乏对准备活动重要性的反复强调,使得学生在大幅度运动中由于热身不到位,出现关节僵化、肌肉弹性和延展性不够,身体协调能力缺乏等问题,进而导致运动损伤。
一些教师对于学生的身体状况缺乏明确认识,盲目增加运动负荷,造成了身体的过度疲劳,在没有科学的整理运动的缓解下,这种负荷会严重增加身体负担,为慢性伤病埋下隐患。
一些高职院校在设置田径运动项目过程中,缺少对场地、器材的深入考量,使得学生在训练中由于场地不平整、器材老化、设备安装不牢固等问题造成损伤。
安全教育是体育教学中的必要环节,在高职田径教学中,教师应该避免泛泛而论的安全教育内容,结合常见的田径运动损伤,为学生讲解、渗透安全教育,以扭转学生运动中盲目冲动的态度,提高科学运动意识。在安全教育中,教师一方面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从理论上对不同的田径运动损伤进行分析,以体现科学运动的理念;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注重对课堂教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的强调,在田径训练中,制定严格的管理规范,在安全的范围内保证学生的自主运动,以体现体育教学的综合目标。
前文已经提到在体育运动中,规范的技术动作需要熟练的技巧加以支撑,在高职田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技术训练,从专业性的角度出发,改善学生的身体机能,进而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在教学训练中,教师首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性,通过专业的方法指导,明确运动项目的技术标准,纠正学生运动中的不规范动作,提高运动技能;其次,注重对训练方案的调整,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对运动技巧的掌握情况,保证运动的灵活性;最后,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运动方案,提高运动的灵活性,实现个性化训练。
不同的身体素质所能够承担的运动负荷也不尽相同,在传统的田径教学模式中,教师为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常常利用统一化的教学方案对学生提出要求,而学生的差异性在相同的运动方案中必然会出现错位,从而使得一些学生出现运动量不足或运动负荷“超载”的问题。基于此,在高职田径运动训练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层次的分析,让学生在训练中能够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合理选择运动方案,同时从发展性出发,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负荷,从而用科学训练避免学生的运动损伤。
热身训练是体育运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运动中,尤其是高强度运动中如果没有充分的热身运动,必然会造成身体负担,增加运动损伤的概率。因此,在高职田径教学中,教师、学生应该从“安全第一”的角度出发,科学进行热身运动,以确保身体为高负荷运动做好充分准备。在热身运动中,教师一方面要反复强调其重要性,提高学生参与热身运动的意识,并对学生的运动效果进行检查监督;另一方面注重对热身运动的设计,利用一些新颖、有趣的体育游戏增加学生参与热身运动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运动效果。
训练后的整理运动是提高运动效果的重要环节,在高强度的运动负荷后,通过科学的整理运动,能够有效缓解运动疲劳,消除身体的不适,调整新陈代谢的能力,确保身体逐渐恢复正常水平。例如,在田径运动后,学生可以进行膳食上的调整,保证身体热量和各种微量元素的补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温水淋浴等方式缓解身体疲劳,让身体从兴奋状态逐渐平静下来;当出现肌肉不适的情况,可以利用通过中医按摩等方式进行缓解等。
良好的教学训练环境是影响学生运动损伤的外部因素,在不断提升学生自身运动能力的基础上,学校、教师应该从外部因素入手,改善田径教学的运动场地、器材、设备的质量,以确保学生的运动安全。例如,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符合国家田径运动要求的训练场地;体育管理人员平时要做好清理及打扫工作,定期检查体育设施,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在运动中做好基本的安全防护,防止意外运动损伤的发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训练环境。
综上所述,田径训练中的运动损伤是比较常见的。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安全出发,对青少年在日常训练、比赛中常见的运动损伤进行了解,掌握相应的预防和处理运动损伤的方法。此外,在实践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的调整,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接受科学的田径训练,从而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率,促进高职学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