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娟娟
【摘 要】皖南是一个风景秀丽,物产丰饶的地方。千百年来这里孕育着劳动人民创造的多姿多彩的诸如文房四宝、徽商、徽菜、徽剧、徽派建筑等文化艺术遗产。皖南花鼓戏正是以它独特的风姿和浓烈的乡土芬芳独树一帜,成为安徽戏曲百花园中一枝瑰丽的奇葩。
【关键词】皖南花鼓戏;形成;发展
中图分类号: 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3-0028-01
皖南花鼓戏主要植根于皖南和江、浙三省毗邻地区。长期在皖南的宣城,宁国,广德,郎溪及苏南的高淳,句容,江宁和浙江的长兴,湖州,吴兴,孝丰等地流行与传佈,深受民众的喜爱。有句民谣说得好“花鼓一来,洗脚穿鞋”。可见,农民朋友对花鼓戏何等的热爱。
一、皖南花鼓戏的源和流
皖南花鼓戏来源于湖北沔阳花鼓戏和河南灯曲子。沔阳花鼓戏俗称“花鼓子”,又名“中路花鼓戏”。是江汉一带备受群众欢迎的传统戏曲剧种,是湖北三大剧种(汉剧,楚剧,花鼓戏)之一。沔阳位于湖北江汉平原中心,有“放马平川,沃野千里”之说,自古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是“楚声”和“南风”的发源地。早在清道光年间,沔阳花鼓戏就在这块土地上孕育成形,早于皖南花鼓戏诞生100多年。到咸丰,同治年间,沔阳花鼓戏已进入鼎盛时期。艺人们活跃在广大城乡,田头地边,甚至还有班社远去河南、湖南巡回演出,到处都有花鼓戏的身影,形成了“五里三台”的规模。民众喜爱花鼓戏,花鼓戏倾诉民众的心声,艺人创作上演了很多优秀剧目。沔阳花鼓戏得到空前发展。
沔阳地区,地处江汉平原低洼地带,每年雨水季节,时有洪水泛滥成灾。人们流离失所,弃家外出,有乞讨为生,有演唱花鼓小曲为生的。《沔阳州志》就有“穿街过市流浪苦,沿街乞生唱花鼓”的记载。
咸丰年间,太平天国战败退出江南,湖北、河南等地有大批灾民迁移至江南生活。这样,湖北花鼓调和河南灯曲子(河南灯会时演唱的民歌小曲)就随移民流传到江南,并与皖南民歌和流演唱。在成长过程中,还广纳众多剧种唱腔,表演之长,经过一百多年演化发展,形成了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植根于皖南民间的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剧种。
皖南花鼓戏来源于湖北花鼓戏即沔阳花鼓戏,还有其它一些佐证。
(一)传统剧目惊人相似。沔阳花鼓戏传统剧目在皖南花鼓戏中屡见不鲜,沔阳花鼓戏传统剧目中有小戏《送香茶》《补背褡》(打补钉),《思凡》即(小尼姑下山),《掐菜苔》以及《站花墙》《劝姑》《访友》等。这些大戏,小戏也都是皖南花鼓戏的传统剧目。看来,沔阳花鼓戏中的传统剧目,也是随着移民南下,流入江南,成为了皖南花鼓戏的经典传统剧目。
(二)唱腔也有许多相似之处。沔阳花鼓戏的唱腔分为四大主腔;即《高腔》《圻水腔》《四平》和《悲腔》及两百多种花腔小调。而皖南花鼓戏的唱腔也分为四大主腔;即《北扭子》《淘腔》《四平》《悲腔》以及几十种花腔小调。
花腔小调也有相同之处,如;沔阳沔阳花鼓戏唱腔中一曲叫《沔阳调》,皖南花鼓戏也叫《沔阳调》又名《打补钉调》。
沔阳花鼓戏中有一曲名叫《掐菜苔》的花腔小调,皖南花鼓戏的花腔小调中也有《掐菜苔》等。
(三)两剧种唱腔的演唱方法也完全一致。沔阳花鼓戏在演唱唱腔时,采取的是“一唱众和,锣鼓伴奏”的方式来完成的。這与皖南花鼓戏的演唱方法一模一样。直到解放初期,皖南花鼓戏的演唱才引进了二胡,三铉乐和笛子,唢呐等为演员伴奏。后来,又加入了音乐过门,使唱腔更加完整。
(四)沔阳花鼓戏与皖南花鼓戏的声腔同属“青阳腔”体系。它们应是同宗同源。
(五)沔阳花鼓戏在说白,演唱时,采用的是湖北方言。皖南花鼓戏在说白,演唱时采用的也是湖北话。尽管混杂了一些皖南方言和声韵,但湖北话似居主流,这恰恰佐证了皖南花鼓戏是来源于湖北,溶合于皖南,植根于皖南。
二、皖南花鼓戏的形成与发展
皖南花鼓戏的形成与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移民与灯会;二是打五件与地摊子;三是四季班与二棚子;四是解放后的专业剧团及巡回演出。经历了一个由歌舞演唱(民间玩灯唱会),到民间说唱(即“打五件”)及到以人物扮演故事,“生 旦 丑”“三行八角”的逐步出现,最终完成了剧种演变进化的全部过程。
皖南花鼓戏在演进过程中,由于受到皖南风土乡情,农民思想情感,性格特征,风俗习惯以及生活语言的影响,经过长期的艺术升华,在戏曲文学,音乐唱腔,表演艺术等方面,逐渐形成了粗犷,朴实,明快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它是安徽五大剧种之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