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军芳
【摘 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但是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存在教师团队发展迟缓、教学内容和方法过于简单、网络监管存在缺陷等困境,有必要通过加快教师团队发展、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完善网络监管体系等路径来保加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
【关键词】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困境;提升路径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不仅为高校网络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为存在包括教师团队发展迟缓、教学内容和方法过于简单、网络监管存有缺陷等诸多困境。为了不断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有必要寻找到其中的提升路径。
1 加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背景及其意义
思政教育是我国高校教育体系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事关高素质人才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构建以及中国梦的尽早实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2004年国务院出台文件再三强调思政教育对中国发展重要性,并提出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要发挥网络教育重要作用,结合“线上”和“线下”思政教育,掌握网络思政教育主动权。习总书记于2016年在会议上提出,高校思政教育要利用新媒体活力与感染力,结合思政教育传统优势和当下新媒体优势,凸显时代特色,共同推进思政工作及思政教育工作。陈宝生于2017年1月强调坚定思想政治信念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当下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提升高校思政教育质量,在党和国家正确领导下结合信息技术时代特色,针对性开展大学思政教育,提升教育亲和力。各行各业在网络时代背景下有了全新面貌,作为科技与文化更新快、朝气蓬勃的高校来说更是如此。网络时代的到来方便了高校教育,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在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变得更为便捷,互联网已经成为师生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与之而来的是各种外来文化冲击,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构建主力军,如何面对外来文化冲击,坚信党和国家领导、树立正确价值观已是当下大学网络思政教育的重点工作了。
高校是建设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国内外各种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交锋、争夺的主战场。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网络媒体成为西方国家推行意识形态的重要工具,各种社会思潮良莠不齐,对道德观、价值观及信仰认同的影响和渗透更隐蔽、更严峻,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高校作为各种网络思想文化交流交锋的最前沿,构建全面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刻不容缓。
因此,新时期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首先能够不断加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其次能够不断加强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再次能够不断树立高校大思政教育的理念。最后能够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的技术性变革。因此,加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2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存在的主要困境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必须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而一起发展,否则就会是之失去实效性与针对性,进而达不到高校思政教育的目标与要求。但是,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也存在着诸多困境,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教师队伍发展迟缓
中国高校自扩招改革后得以长足发展,基本每所高校都有一支完备的教育教学团队,覆盖行政管理、教学科研、后勤管理等工作。思政教育作为一项系统教育的工作,应由行政管理、思政课程任课教师、辅导员及班主任等工作人员组成,只有这样才能树立大思政教育的理念,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目前绝大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由辅导员及班主任负责,在承担一定工作量的行政管理工作的同时,班主任和辅导员难以全身心投入思政教育工作中去。网络思政教育需要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等,把党和国家最新思想和观点教授给学生,而辅导员和班主任在高强度工作要求下难以对思政教育课程资料进行及时更新,甚至很多高校不同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课程时材料几乎没有更新,且与往年课程资料高度相似。归根结底出现此问题的原因是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队伍发迟缓,没有足够教师和行政人员致力于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内容的构建,难以满足网络思政教育的发展要求。
2.2 网络思政教育内容过于单调
当下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智能手机不断发展,网络已是当下每位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要求与新挑战。但是目前网络思政教育内容过于单调,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效率不高,其主要表现在:首先,网络思政教育手段与新时代发展不匹配,多数高校还沿用传统微信及学校官网信息推送方式进行网络思政教育,甚至有些高校明文要求学生关注微信号,并参与某思政调查,并要求学生截图上交,此方式虽说能从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学习思政内容,单从心理学角度出发,长此以往势必造成学生对强行要求变得厌烦,不再参与或者只是敷衍了事参与到网络思政教育中,这显然与网络思政教育初衷相悖。其次,网络思政教育应凸显出网络教育的灵活性,但是很多高校只是将重要讲话和会议精神进行简单杂糅在一起,让学生难以在课堂短短几十分钟难以理解并接受。第三,很多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依旧停留在理论学习阶段,未能将时事热点、军事要点、社会道德舆论、重要法律案件等学生较为关心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中,难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2.3 网络思政教育方式过于简单
网络思政教育方式选择直接关乎到网络思政教育是否能高效开展,是学生是否愿意接受思政教育熏陶的重点所在。但是很多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所选方式过于简单,主要表现在:第一,思政教学停留在理论学习阶段,未能将学生日常生活中涉及的内容通过网络信息传输渠道传授给学生,老师未能及时备课,便以简单文字和图片呈现给学生,这显然难以提高学生兴趣。第二,很多学校设立校长邮箱、书记邮箱,学生可以往邮箱投递邮件提出疑问,这是网络思政教育方式的一种。但是投递后并没有得到及时回复,缺乏互动的网络思政教育只会让成学生对网络思政教育一定程度上失去主动性和信心。这是网络思政教育邮箱方式主要缺陷所在,相关人员难以及时处理邮件内容,导致此方式仅限于形式。第三,方法定位不明晰。很多高校由于师资力量和思政教育體系构建发展不足,在网络思政教育工作中表现出“心有余力而力不足”,继而选择在校园网络和微信公众号中发布一些信息以便学生进行学习。先不论学生是否主动学习相关内容,就发布内容而言,很多高校过于娱乐化,虽然能提高学生兴趣,但是与思政教育初衷相悖,没有清晰定位网络思政教育。
3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提升路径分析
针对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存在的主要困境,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来面对困境,这样一方面改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艰难形势,另一方面解决现实中所存在的问题和提升学生辨别网络中的不良信息的能力。
3.1 加快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教师团队构建
高校思政教育教师需要扎实理论知识基础,此时还需要对国际动态、中国策略、中国实时国情等有透彻了解,在课堂上能将党和国家重要讲话和精神通过网络手段传授给学生。为了达到此目标,必须加快高校网昂罗思政教育教师团队构建:第一,聘用资深思政教育专家和时政专家定期给思政教育相关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树立思政教育教师团队正确思政学习、教育观。第二,对教师网络技术应用能力进行培训提升,让教师能在短时间内容将最新内容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去,这也将大大提高教师成就感和课堂教学积极性。第三,将行政管理人员和党建工作人员及思政任课老师结合在一起,定期组织思政教育多方主体参与到网络思政教育研讨活动中,让不同角度的不同观点有效交流,使网络思政教育方式和内容更为鲜活。第四,教育部和高校相关部门应该加大资金与技术支持,给网络思政教育教育团队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基础。
3.2 丰富网络教学内容
教育无非是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网络思政教育也应如此。教学内容约为丰富就能越发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网络思政教育内容丰富主要体现在:第一,结合大学生日常生活,使教学内容“地气”感十足。如大学生对就业较为关心,因此思政教育可以大学生就业为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思想价值观、工作价值、政治立场等内容,让学生清晰了解到思政教育与生活密切相关,是生活中不可或缺一部分。第二,搜集一些网络积极案例,在课堂上从思政角度进行分析,以鲜活例子给学生提供正确思政观树立榜样,发挥网络教育的凝聚力。第三,结合大学生兴趣,提高课堂生命力。很多大学生对大国文化、军事关系较为关心,因此在课堂上在鉴定党和国家正确领导基础上分析可大大提高课堂生命力和学生学习兴趣。
3.3 网络思政教育方法创新
创新是民族发展源泉,更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构建第一生命力。网络思政教育创新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课堂上使用积极的网络语言,继而增强课堂活力,增强师生互动型。第二,教师备课前充分了解学生课堂需求或者对哪些问题存在疑问,希望在课堂上得到正確解答。将“慕课”教学方式应用于网络思政教育中,构建“逆序”教学模式,让学生疑问能意义在课堂得以解决,教师也能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身,促进师生终身学习模式构建。第三,加强高校间思政教育交流,结合不同学校教学风格,选择多样化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网络思政学习乐趣。第四,构建不同风格网络思政教育班级。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喜欢活力四射的政治学习,有些学生认为思政教育是神圣庄严的,因此可以构建不同风格班级,多角度满足学生需求。第五,将思政教育融入生活。通过参观纪念馆、革命古迹、博物馆等旅游观光方式让学生了解党和国家的发展,坚定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信念。
参考文献:
[1] 万泱,彭映梅,田川,黄俊麟.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与提升路径[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0(03):95-98.
[2] 张志超.刍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原 则与培育路径[J].时代教育,2018(09):133-134.
[3] 秦承宽.网络环境下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 建设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04):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