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鹃
【摘 要】中国钢琴作品体现了中华民族音乐独特的风格魅力,具有强烈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不仅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钢琴曲库中的音乐瑰宝,也是我们钢琴演奏及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释了学习中国钢琴作品的重要性、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风格特征及演奏要领,提出了应重视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学习,洋为中用,建立发扬中国钢琴学派,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音乐之观点。
【关键词】中国钢琴作品;创作风格;演奏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3-0044-02
钢琴源自欧洲,作为西方音乐文化的优秀成果,几百年来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创作、演奏、教学体系,被称为“乐器之王”。20 世纪初,钢琴传入中国,伴随着赵元任的一首《和平进行曲》的诞生,标志着中国钢琴曲的创作拉开了序幕。经过几代作曲家的努力,创作出一大批具有浓郁的中国音乐风格、神韵的钢琴音乐作品。这些作品,采用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思维方式、素材,以及中国民族特色的旋律、节奏、调式与和声等,与钢琴这件纯西洋乐器完美融合,体现了中华民族音乐独特的风格魅力,具有强烈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因而,中国的优秀钢琴作品不仅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钢琴曲库中的音乐瑰宝,也是我们钢琴演奏及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学习中国钢琴作品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建立发扬中国钢琴学派
中国钢琴音乐从20世纪初诞生至今,历经几代音乐家的辛勤创作,已经积累了一大批具有中国风格特点的钢琴作品,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流派。新世纪以来,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包括钢琴教育民族化的呼声日渐高涨,其重任必然历史性地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中国钢琴作品大多是由中国民间乐曲或民歌改编而成的。作为中国本土的学生,他们自幼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对本民族音乐有着天然的感受力。学习中国钢琴作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情怀,并通过钢琴演奏进一步发扬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为中国人,我们有义务为建立发扬中国钢琴学派乃至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音乐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有助于提升钢琴演奏技巧
作为“乐器之王”的钢琴,有着丰富的演奏表现技巧,但是现有的西方钢琴作品还远没有将钢琴表现力发挥到极致。从演奏技术角度来说,中国钢琴作品的出现,大大丰富了钢琴演奏的技巧。比如中国钢琴作品有许多是由民族器乐曲改编的,为了模仿琵琶、古筝、竹笛等传统民族乐器的音色和特有技法,作曲家就必须采用更为多样化的创作手法,这就直接导致了演奏技术的提升。又如中国钢琴音乐中的散板、五声调式、各类装饰音等这些不同于西方音乐的独特处理,极大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有助于钢琴演奏技巧的提升。
(三)提高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
西方钢琴音乐作品的美是毋庸置疑的,而中国钢琴音乐也同样具有独特的魅力。如果在钢琴教学中一味采用西方钢琴作品,而没有中国作品的植入,势必是不全面的,是单一的。《北风吹》《浏阳河》《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一首首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作品,更易被中国学生接受理解,弥补了西方音乐文化差异的不足,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激发了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
二、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风格特征
(一)分类
1.以传统音乐、古曲为素材编创的。例如《梅花三弄》,这首古曲在唐朝就已在民间广为流传了。作曲家王建中改编的同名钢琴曲创作于1972年,此曲旋律质朴、优美、清雅,运用了钢琴多变的织体结构和丰富的音色,借用钢琴所固有的高、低音区音色的强烈反差,塑造出梅花清新秀丽、高洁不屈的品格与气节,以其鲜明的音乐形象和独特的魅力,为当今人们所喜爱。
2.根据民歌创作的。以《陕北民歌四首》之一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为例,这首作品就是以传统民歌《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为基础加工而成的。乐曲开头模仿陕北竹笛的音色,歌唱出明亮、高亢的信天游曲调。中间部分主题陈述后,又作了三次变奏处理,随着音区的扩大、力度的加强,情绪不断高涨,表现了陕北人民喜迎人民子弟兵的热烈场景。曲尾,乐曲又回归到了宽广的信天游曲调,但变为热情澎湃的歌唱。
3.根据民族器乐曲写成的。例如《百鸟朝凤》,就是根据我国民间的一首优秀的同名唢呐曲改编而成的。此曲模仿了唢呐明亮特有的音色,以丰富的想象力,细腻地模仿各类飞禽的啼啭,描绘出一幅百鸟争鸣、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成为西洋键盘乐器与我国传统民族吹奏乐器在技巧和音色上完美结合的成功典范。
4.作曲家新创作的作品。这类作品数量相对较少,如贺绿汀的《晚会》、丁善德的《快乐的节日》等。但这些新创作的钢琴作品,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钢琴音乐,将中国传统音乐进行了很好的传承发扬,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二)创作风格特点
1.创作题材、风格丰富多彩。多姿多彩、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造就了中国作品的风格是多样的。在这些中国钢琴作品中,有古老传统音乐的韵味意境;有亲切的故乡民歌小调;有少数民族异域的旋律音调;也有当代人的时代情怀,创作题材极其丰富多样,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具有独特的意境和韵味。中華文明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山水意象、善美精神”对中国传统音乐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在各类题材的中国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有许多与山水有关的标题作品。这种特有的意境、韵味,正是中华文化、中国美学的精华所在,呈现出中国音乐特有的东方智慧和含蓄美,具有独特的魅力。
3.大多具有强烈的标题性。不同于西方音乐的“练习曲”“奏鸣曲”“托卡塔”等无标题音乐,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大多具有强烈的标题性。这种标题的“意向性”绝非偶然,是与我们传统音乐的审美相吻合的。这些标题可以帮助我们更为准确地理解领会作品的曲旨,开启想象的天地,展开艺术的联想,进而更为精准地表达出乐曲的精髓。
三、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
(一)节奏
中国钢琴作品由于经常会借鉴戏曲音乐,因此节奏一般都比较自由,偏好选用散拍子,弹性较大。演奏时应适当处理好节奏的自由弹性与伸缩,切忌机械呆板地按照乐谱上的死拍子弹奏。例如《北风吹》的开头引子部分,要用散板的板式来演奏,演奏者可根据对音乐的理解,在正确严格的节拍基础上,进行较为自由的节奏处理,模仿长笛的音色,描绘出过年时雪花纷飞的画面意境。
(二)音色
在中国传统音乐里,音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对形成音乐的神韵具有重要的表现作用。有位美国音乐家曾感慨说:“世界上旋律最发达的国家是印度,节奏最发达的国家是非洲,而音色最发达的国家是中国。”由于中国钢琴作品大多是根据中国民族器乐曲改编而成的,每种乐器都具有各自的独特音色和个性,例如,笛子悠扬清脆、箫哀伤怡美、琵琶圆润坚实……各种乐器的音色都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在演奏中国钢琴作品时,一定要控制好触键的力度、速度、音量等,运用不同的指触,模仿出不同的乐器所特有的音色。
(三)意境、韵味的把握
明代陆时雍说:“有韵则生,无韵则死,有韵则雅, 无韵则俗,有韵则响,无韵则沉,有韵则远, 无韵则局。”①“韵”是中国音乐的生命之所在,中国审美意识最终就是要求创作出有韵味的音乐。这种“韵”亦即西方艺术中的“美”, 是美学的最高范畴。因此,在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中要注重意境、韵味的把握,要追求神、形、意、声的统一结合,在整体把握乐曲意境之后,设计好旋律的律动起伏,讲究气的贯通流转、自然流畅,强调气韵、把握好韵味,是弹好中国钢琴作品的关键。
(四)装饰音的演奏法
在中国钢琴作品中,大量装饰音的运用是其重要的创作手法之一,也是民族韵味、民族风格得以形成的基本要素之一。中国钢琴作品中的装饰音尽管从形态构成上来看与西方作品无异,也有倚音、上波音、下波音、颤音等,但在装饰的方式、位置、性质与速度上有着不同的特点。在许多乐曲中,装饰音已不简单是对主音、旋律起到装饰作用,它还是乐曲整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意境、韵味的重要表现手段。比如乐曲《百鸟朝凤》中就巧妙运用了大量的倚音、颤音、琶音等装饰音手法,惟妙惟肖地再现出唢呐演奏的独特风格,模仿出鸟鸣、蝉鸣和自然界的音响色彩效果,表现出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使得这首乐曲成为雅俗共赏的经典之作。
综上所述,中国钢琴音乐作品采用了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思维方式、素材,以及中国民族特色的旋律、节奏、调式与和声等,与钢琴这件纯西洋乐器完美融合,具有强烈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体现了中华民族音乐独特的风格魅力,不仅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钢琴曲库中的音乐瑰宝,也是我们钢琴演奏及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特有的意境和神韵,要求我们需不断提高自身文化内涵、音乐修养,积累深厚的文化底蕴,学习民族音乐素养方面的知识,积极探索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民族风格。在钢琴演奏教学中,应重视中国钢琴作品的植入学习,洋为中用,为建立发扬中国钢琴学派乃至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音乐作出自己的贡献!
注释:
①陆时雍.《琴学丛书》.
参考文献:
[1]陶敏霞.琴音缭绕——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教学与欣赏[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2]曹莉芳.论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J].中国音乐,2009(03).
[3]薛锋.试谈不同风格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4]杨树.简论中国钢琴作品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意义[J].中国音乐(季刊),2009(02).
[5]吴琼.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意义及应用[J].大舞台,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