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帅
花灯剧《云上红梅》是贵州省花灯剧院近二十年推出的大型剧目,曾在第六届贵州省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中荣获了剧目金奖、最佳导演奖及最佳表演奖三项大奖,随后入选了2018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并在全面的提升后于6月下旬上演。《云上红梅》在给剧院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困难与挑战。
众所周知,戏曲受到自身程式化的限制,比较擅长演绎传统故事与近代故事,而对于贴近观众的现实题材还缺乏大量的探索与经验。因此,花灯戏中的常用戏曲手段与手法都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与调整,其中就包括花灯打击乐。
打击乐是花灯戏的灵魂,它可以在音乐中加入花灯套打,这是中国其他戏种所极少具备的。这样特色鲜明的套打方式,带有浓郁的花灯特色,具有丰富的层次感与视听效果。它还善于通过锣鼓点来展示人物的情感、推动情节发展,如果没有打击乐,再精彩的戏都会黯然失色。而在《云上红梅》中,为了让打击乐的运用更加符合现实题材的创作要求,我们对该剧的故事,包括演员的唱念做打,台词及唱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时,剧中的花灯打击乐借鉴了其他戏种打击乐的打法,让打击乐的呈现更为丰富和多元。下面我将结合实践,以《云上红梅》中热闹欢快、神秘庄重、紧张惊险等三种气氛为例,简要地谈一谈花灯打击乐在剧中是如何渲染和烘托气氛的。
一、热闹欢快
《云上红梅》的故事绝大部分发生在苗寨中,这个苗寨保守封闭,经济落后,人们的思想不开放。寨中以妇女为主,她们经常带着孩子三五成群聚在一起闲聊,东家长西家短,场面热闹而嘈杂。如在该剧的第二场开头是苗寨的早晨,妇女们正在议论刚刚来到寨子的李红梅,不知她是来干什么的,而一旁的阿华嬢与玉卡孃煞有其事地介绍并数起板来:
阿华孃:(白)新鲜新鲜真新鲜,
玉卡孃:(白)东边太阳出西边。
阿华孃:(白)山旮旮整起卫生间……
玉卡孃:(白)哎哟,是卫生室!
阿华孃:(白)对对对,免费送药这几天。
在第一段数板中,不仅有演员的台词,还有乐队的伴奏音乐。如果打击乐运用不当,整个场面会显得非常嘈杂和凌乱,什么都无法突出,会扰乱观众的视听。因此,这里的打击乐没有花哨吵闹的打法,没有盖过演员的表演,单纯地使用了中音小锣、小钵体现出轻松欢快的感觉。
众嬢嬢:(嬉笑)这个热闹要去看,这个便宜要去占。
免费送药不要钱,不是疯的就是癫。
而在第二段中的群众数板中,我们又恢复了由低虎锣、大钵、小马锣、高音小锣组成的花灯套打,并加快了节奏,与之前的轻松欢快形成了对比,正面烘托出了妇女们的热闹、家长里短的气氛。
二、神秘庄严
普嘎老爹是《云上红梅》中的重要角色,他是苗寨中的法师,利用驱邪与草药为村民们祛病消灾。普嘎老爹代表的是传统陈旧的迷信思想,但这种迷信思想在农村极为盛行,村民们往往把像普嘎老爹这样的法师看作是神灵的化身,非常敬重。因此,为了展现出普嘎老爹这类人物的特点,剧中专门设计了一场戏。
该剧第三场中嘎娃崽病重,普嘎老爹开坛作法为嘎娃崽驱邪。普嘎老爹身穿法袍,头戴法冠,执行起各种仪式,显得神秘而庄严。为了突出这种气氛,我们使用了小锣、小马锣和川锣。值得一提的是花灯戏的曲牌和锣鼓经并不适合这类场合,而更适合展现花灯歌舞场面。对于这种作法的场景,我借鉴了川剧锣鼓。但借鉴的不是川剧中的锣鼓经,而只是川剧锣鼓中的部分锣鼓音色。因为这种特有音色与贵州传统的地戏、傩戏,尤其是贵州民间地方流传的丧葬活动中的锣鼓音色尤为相似,非常适合用于烘托普嘎作法时神秘、装神弄鬼的气氛。我进行一定的融合与改进,并没有完全的照搬照用。我们的打法显得比较灵活,根据普嘎老爹作法时的动作与身段来设计。在剧中达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三、紧张惊险
普嘎老爹代表的封建传统与李红梅代表的现代医学形成了强烈的冲突,为了化解这个冲突,编剧设计了一场高潮戏份。在《云上红梅》第三场中,普嘎老爹得了伤寒,他不肯医治导致了休克,危在旦夕。李红梅及时发现后,不顾自己弱小的身躯,扶起普嘎老爹在风雨中行走,送他去医院。
这个场景中,我们在运用花灯套打的同时,借鉴了京剧锣鼓经中的马腿和长锤,将三者融为一体,保留了浓郁的花灯韵味。不仅如此,我们还使用了在地方戏中罕见的花灯双钵。花灯双钵分为前钵和后钵,它们与川剧中的大钵相似,但后钵要稍微大一些,这一区别,让前钵呈现出中音音色,而后钵呈现出低音音色。而后钵又主要出现在后半拍中,并在速度150的情况下,保持連续16分音符速度演奏,让整体紧凑、紧张的气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综上所述,以花灯打击乐通过对热闹欢快、神秘庄重、紧张惊险等三种气氛的渲染与烘托为例,我们可以看出花灯打击乐的传统性、灵活性和融合性。花灯打击乐完全能够适应现实题材剧目的要求,并表现出良好的效果。这次《云上红梅》中的花灯打击乐运用,为今后花灯戏现实题材作品的打击乐运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当然,作为第一次接触到这样的题材,剧中打击乐的设计还存在一些不足,相信经过不断的探索,收集更多中肯的建议,未来花灯打击乐的运用将会更加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