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之以恒推进党的作风建设

2018-11-26 18:27张学聪
共产党员·上 2018年6期
关键词:党的领导作风改革开放

张学聪

观点提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执政党如果不注重作风建设,就有失去民心、丧失政权的危险。我们党作为一个在中国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作风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始终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不懈奋斗的结果,也是党继续团结奋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新开端。在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总体要求下,党的建设工作将更加深入,特别是党的作风建设更需始终如一地加以推进,在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基础上注入新的时代要求,以崭新的精神风貌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持之以恒推进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坚持改革创新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党的作风建设体系中,思想作风建设是基础的,也是根本性的建设,对其他作风起着引领和支配作用,是树立良好作风的前提保证。改革开放40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改革的突破、经济的发展、各项事业的进步,都离不开思想解放、改革创新。我们抓工作、抓发展,首先必须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化,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将会越来越突出。如果处理不好,不但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难以实现,而且影响政治大局的稳定。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不畏困难的意志品质,勇于改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奋力破解各种难题。一方面要在理论武装上下功夫。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思想作风建设的核心内容,准确把握理论的精神实质、思想内涵,进一步增强转变思想作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另一方面要在思想解放上不断寻求突破。改革开放的历程就是思想不断解放的历程。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带头解放思想,勇于改变落后僵化的思维模式,敢于突破制约科学发展的观念障碍,树立“创新就是守业、改革就是发展”的意识,以开拓进取的锐气破解难题,推动工作,促进发展。

持之以恒推进党的学风建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学风和文风,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之一。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学风,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充分体现了坚定的唯物主义立场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目的就是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坚持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使思想行动与不断发展的形势相契合。

历史与现实证明,搞主观主义、教条主义不仅不能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且会影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向前发展,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因此,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加强学风建设,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是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学习中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汲取提升思想境界的精神营养。二是要明确“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要善于应用所取得的理论研究成果,进一步解决好深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实践,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三是要不断实践,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谋求新突破。

持之以恒推进党的工作作风建设,坚持密切联系群众

密切联系群众一直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而脱离群众则是党执政后面临的最大危险。党要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就必须始终密切联系群众,努力让人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始终坚持立黨为公、执政为民。

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重大变化使党群联系的状况发生了变化,党群关系建设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和压力。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党群关系建设的经验得失,探索党群关系建设的规律,始终是坚持党的领导和执政的重大课题之一。广大党员干部一要做好表率、率先垂范,带头改进工作作风,带头密切联系群众,带头解决实际问题,把改进作风情况作为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领导干部述职述德述廉的重要内容,定期检查党组织决议的制定、执行过程中是否存在违背群众意愿的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查找出并解决好存在的突出问题。二要改进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多到基层一线,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的地方,多同群众交谈,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把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真正研究透、解决好。三要改进宣传工作,及时把握人民群众的利益关切和价值取向,紧跟形势发展的需要,避免宣传形式单一、内容生硬、脱离群众。

持之以恒推进党的领导作风建设,坚持维护好、巩固好党的良好形象

党的领导作风,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在领导活动中态度和风格的集中体现,是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和领导者素质的综合反映,是树立党的良好形象的根基。党的领导作风好,党的形象就好,党群干群关系就好,社会风气就好。因此,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党的领导作风建设。这是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社会主义建设得以顺利进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重要保证。

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作风建设,“四风”问题必须去“根”。当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在一些地方和单位问题还比较突出。如果不彻底根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党的形象就会持续受到损害。对此,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应做好三点:一是在思想上不唯上、只唯实,坚决反对欺上瞒下、华而不实、弄虚作假、好大喜功的行径;二是在行动上脚踏实地、稳扎稳打,把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始终放在增进人民福祉上;三是在选人用人上坚持正确导向,为德才兼备、埋头实干、勇于攻坚的干部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其真正做到一心为公、一切唯实、一身正气,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维护好、巩固好党的良好形象。

持之以恒推进党员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坚持艰苦奋斗、清正廉洁

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是折射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文化涵养和思想素养的“一面镜子”,是党员干部价值观、权力观、利益观在其态度和行为上的综合反映。党员干部生活作风的好坏,不仅事关其自身形象,同时也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当前,党员干部生活作风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但是,也有少数党员干部在生活作风上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强化党员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就是要求党员干部时刻向党章看齐,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牢记党的宗旨,踏实做事、清白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加强党员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必须常抓不懈。一是要加大思想理论教育力度,包括健康生活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勤俭节约教育等,督促党员干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二是要引导干部严格自律,最重要的是管住小节。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小节非小事,这就要求党员干部时刻保持严谨的生活作风,慎独自律,于生活点滴细微处狠下功夫。三是要以严明纪律为手段,加大对党员干部生活作风问题的惩戒力度,使生活作风不正者常有“众目睽睽”“如芒在背”的感觉和“伸手必被捉”的心理压力,督促自己拒绝、摒弃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艰苦奋斗、健康向上的优良作风。

(作者单位:辽宁省直属机关工委党校)

猜你喜欢
党的领导作风改革开放
好的作风从哪里来
科技看百年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朱景文: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
张荣臣:党的领导是最根本的保证
作风建设要“攻坚战”与“持久战”统一
作风建设贵在“抓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