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体操运动员跳跃后落地损伤预防方法的探讨

2018-11-26 18:29:20商秀海
运动精品 2018年10期
关键词:体操落地教练员

商秀海



对体操运动员跳跃后落地损伤预防方法的探讨

商秀海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0)

对体操运动员跳跃后落地损伤的预防进行初步探讨,从预防运动损伤的训练、比赛中的复杂性、落地技术以及人体前馈系统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在预防损伤动作训练中要加大其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拉近训练与比赛的距离;在比赛中要克服各种不确定因素;在塑造落地方式时要根据自身能力探索适合自己的落地方式;运动员要增加比赛经验,增强身体前馈能力。

体操;跳跃;落地;损伤;预防

体操是我国奥运战略中的优势项目,但是体操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也同时困扰着我国体操项目的优势。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体操技术的发展,规则的演变难度技术的不断提高,体操训练中的损伤问题更为突出。如今,在体育界预防和降低运动损伤发生几率的方案与方法多如牛毛,但是通过研究资料发现,运动损伤的发病率并没有明显的下降。大部分的预防方法都是在一种于肌肉神经的反应速度训练,教练员应加大对其整合理论的重视,通过整合更多的随机练习提高其复杂性,增强运动员的空间控制能力。虽然有许多的训练计划是关于预防跳跃后落地损伤的,但是较多的训练计划都忽略了在训练过程中增加其复杂性。经过研究发现,通过肌肉神经的反应速度的训练,对于预防跳跃落地造成的运动损伤具有明显的成效,特别是前韧带损伤。前韧带损伤在比赛中的发生率要远远超过训练中的发生率。

1 预防损伤动作的训练

在对体操运动员进行动作训练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运动员对于动作的记忆能力以及根据实际情况对于动作的转变。运动员对于动作的记忆能力是指,在训练结束一段时间以后,能够展示前期训练成果的能力。运动员对于动作的转变是指,将所学的技术在不同的条件下,以转变成相关的、最佳的全新动作展示出来。在多种多样的训练过程当中,有许多包含了对肌肉神经反应能力的训练。在进行跳跃训练时,计划性训练安排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获得体能上的提高,但是运动员对于动作的记忆能力以及转变能力却大大的降低。例如在进行技巧中某些腾空动作落地训练时,能够提高运动员落地稳定性,但是在出现场地弹性改变、外界干扰严重等等异常情况时,不能及时的转化到合适的动作。在进行训练时,需要多进行复杂未知环境的训练,可提高其动作记忆以及转化能力。

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如果过多的去讲解一个动作,运动员在学习过程中的责任心会降低。通过研究数据发现,与运动员通过教练员回馈比较,运动员的视觉回馈系统和专家模型可以使运动员更好的探索到适合自己的最佳动作。

为了提高运动员的转化能力和训练的复杂性,教练应调整目前肌肉神经系统训练计划中相同的联系,或者当运动员在简单的任务中完成联系的能力提高时,要适当的增加其练习的难度。增加训练的随机性,还要创造训练的任意性和多样性。

2 比赛中的复杂性

随着现代体操比赛中的难度动作向着超高难方向的发展,动作技术越来越复杂,且表现出快速多变的特性,不但对运动员身体素质要求高,对运动员完成难度动作的技术的精确度也大大提高,稍有不慎,便会偏离正确技术,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正确合理的技术是生物力学原理诸要素的最佳结合,不仅可以轻松地完成高难度动作,而且能够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肌肉神经的反应在训练过程中,大多采用在可预测的环境中完成,例如在体操馆中,教练员进行指导,辅助装备进行保护。但是在体操运动中,环境是不可预测的。运动员在比赛中,遇到的器械的转变,周围环境的改变,现场观众的增加,这些因素都会改变运动员肌肉神经反应的能力。运动员心理压力的增大也会增加其疲劳程度,疲劳程度增加以后,运动员肌肉反应速度减慢从而控制能力下降,空间感知能力下降,容易造成落地不稳,身体重心偏移,腿部所受力的方向偏移,容易造成膝盖前韧带损伤等。

3 塑造完美的落地方式

较多的教练员,在对体操运动员进行预防落地损伤时,都注重于完美的落地技术,完美的落地技术强调由上至下身体三级缓冲落地,即一级缓冲曲髋、二级屈膝、三级脚尖缓冲至脚跟。当然还有外部缓冲,主要借助各项辅助器械,例如有弹性的垫子等等。理论上给出了非常清晰的细节动作做法,教练也会通过特定的组合对运动员的落地惊醒回馈。但是在现实中没有完美的落地,有意识的空间控制有可能会干扰到动作的连贯性与自动性。

在进行动作过程中,各种动作都具有波动性,并不是平稳的,不可能产生两种相同的动作。某些因素能够强迫改变动作,比如运动员肌肉疲劳、跳跃的高度以及来自于各方面的心理压力。体操运动中的跳跃动作数不胜数,没有一个动作会出现相同的第二次。完美的落地是每一位运动员都应该追求且不断努力的目标,不同的运动员的体型、力量、四肢长度、技术、经验等等都是不同的。如果高水平的体操运动员找到了他们瞬间的个人最好的状态,而且我们在一位初学者身上也找到了这种特性,那么我们就碰到了如何教授初学者适合自身的特定的动作。教练员应该帮助运动员去寻找适合自身技术的最佳训练模式。提倡个性化的的方式,而不是强迫每位运动员都去完成相同的动作。

尽管在比赛过程中情况较为复杂,跳跃后落地应该是三级缓冲落地。在落地过程中,全身肌肉都会处在一个较为紧张的程度,当接触地面,腿部肌肉迅速反应,调整所需的肌肉群以合适的力去吸收由势能转化而来的能量,从而稳定身形,以便于更好的控制重心。

4 运动控制前馈系统

对现实情况作出实时反应的动作,依靠前馈控制学习系统,进行预期判定的信息。前馈动作控制系统,根据以往的经验,对肌肉的活动提前进行预判。在体操运动中跳跃后落地时,根本就没有反应的前置时间。落地之前的肌肉活动都是根据以往的经验预期进行计划好的,而且肌肉的活性的增加,也提高了肌肉的紧张性,从而为功能的稳定性提供了动态支持。在一个可控的跳跃性练习中,也会有失败的落地,原因在于没有能力保持三秒钟的平衡。成功的跳跃落地需要肌肉活动提前做好准备,这种情况取决于前置动作学习控制系统。

5 结论

运动损伤是影响运动员运动训练的重要因素。随着竞技体操动作难度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日愈激烈,体操运动员的落地损伤现象日趋严重,已成为我国体操运动员退役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摸清我国体操运动员落地运动损伤的情况,为预防和减少运动员落地损伤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就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在眉睫。

教练员不是动作专家,在运动员进行跳跃动作失败之前不会特别注意到落地的动力学问题,这就需要广大教练员加大每一个环节的重视程度。每一个细节的疏忽都是导致动作失败和造成损伤的原因。对损伤的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落地损伤都是由于肌肉紧张度较低造成动作不到位,重心不稳,腿部受力方向改变所造成的。这就意味着日常训练必须与比赛拉近距离。

[1]孙萍,黄俊亚.里约奥运周期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损伤康复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6,33(2):236-243.

[2]刘佳,高颀.我国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邓森悦的损伤风险评估[J].中国体育科技,2014,50(2):17-23.

[3]王国庆.从冠军到冠军—我国优秀体操运动员长期保持巅峰状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

[4]霍兴华.体操运动员的损伤研究(综述)[J].辽宁体育科技,2010,32(2):36-37.

[5]杨继美,李贵庆,魏旭波,等.我国少年体操运动员关节损伤及预防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1):83-86.

[6]刘瑞峰,齐家玉,刁在箴,等.我国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创伤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3):70-71.

[7]朱娜,严翠芬.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成因及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4(2):36-37.

[8]林毅,覃志敏.对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原因的调查和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5):45-47.

Discussion obout Prevention Methods of Gymnasts' Landing Damage after Jumping

SHANG Xiuhai

(Nanto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tong 226000, Jiangsu, China)

商秀海(1989—),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

猜你喜欢
体操落地教练员
体操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美联储加息终落地沪指冲高震荡走低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思维体操
思维体操
头脑体操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
化繁为简,医保支付价可“落地”
中国卫生(2014年8期)2014-11-12 13:01:02
法律何以难落地
浙江人大(2014年1期)2014-03-20 16:20:02